秋游的大巴车在盘山路上颠簸,车窗框住一路的秋景:枫叶红得像火,银杏黄得像金,远处的山影在雾里若隐若现。许池听靠在窗边,手里捏着本历史小册子,指尖划过“古代栈道”那页——刘老师说这次秋游的山坳里有段老石阶,传说是明清时的商道,让他们留心观察。
“看什么呢?”云雨凑过来,嘴里嚼着口香糖,“杨鑫霖刚才往你这儿看了三眼,别装没看见。”
许池听的耳尖有点热,把小册子往脸上挡了挡:“看地形呢,免得待会儿爬山迷路。”
石枳意坐在前排,正举着相机拍窗外的红叶,镜头转过来时,刚好拍到许池听泛红的耳根,她笑着按下快门:“池听,你脸红的样子得存下来,比红叶还好看。”
车厢里爆发出一阵笑,许池听伸手去抢相机,被石枳意灵活躲开。她看着石枳意眼里的光,突然想起刚分班时,这姑娘连拍照都会下意识低头——现在她敢举着相机到处拍,连杨鑫霖被拍到时,也只是皱皱眉,没像以前那样躲开。
大巴车停在山脚下时,李天一背着个大大的登山包走下来,里面塞满了水和零食。“我妈非让我带的,”他把包往地上一放,拉链拉开,露出各种包装,“大家分着吃,别客气。”
江瑞第一个冲上去抢了包薯片,嘴里嚷嚷:“可以啊李天一,够意思!”
李天一的耳朵红了,挠挠头往杨鑫霖那边走,递给他一瓶运动饮料:“你上次说这种电解质水好用,我妈给我买了两箱。”
杨鑫霖接过水,点了点头:“谢了。”他的声音依旧淡淡的,却没像以前那样拒人于千里之外。
爬山时,石枳意走在最前面,相机举得高高的,嘴里念叨着“这里的石阶有磨损,肯定是老物件”,活脱脱个小导游。许池听跟在后面,时不时帮她扶一下差点歪掉的背包,两人的笑声在山谷里荡出回声。
到半山腰的观景台时,刘老师让大家休息,顺便讨论“古代商道与现代交通的联系”。李天一蹲在石阶旁,用手比划着:“你看这凿痕,规规矩矩的,肯定是官府组织修的,像历史里说的‘驰道’。”
“有点道理。”杨鑫霖蹲下来,指尖碰了碰石阶的边缘,“但这宽度窄,更可能是民间商队集资修的,方便运货。”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起来,江瑞在旁边插科打诨:“管他谁修的,能让咱歇脚就行!”被云雨笑着拍了后脑勺。
许池听坐在栏杆边,看着他们讨论的样子,忽然觉得这场景很像历史课本里的插画——不同性格的人聚在一起,为同一个话题认真着,吵吵闹闹,却透着股让人安心的热闹。
下山时,石枳意脚下一滑,“嘶”地抽了口气,脚踝瞬间红了一片。许池听立刻上前扶住她的胳膊,半蹲下来看她的脚:“能走吗?我扶你。”
“没事……就是有点麻。”石枳意咬着唇,想把重心往自己这边挪,却被许池听稳稳按住。
“别逞强。”许池听架着她的胳膊,调整好姿势,“我劲儿大,带你慢慢走。”
杨鑫霖从背包里掏出个小小的急救包,里面有绷带和喷雾,递给许池听:“先喷点这个,能缓解疼。”他的指尖碰到许池听的手背,凉得像山涧的水,却带着点说不出的稳妥。
李天一跟在旁边,时不时伸手想搭把手,嘴里念叨:“不行就说一声,我来背也成。”
江瑞和云雨走在最后,江瑞背着石枳意的相机包,云雨手里拿着两瓶水,嘴里还在念叨“让你别跑那么快,这下好了吧”,语气里的关心藏都藏不住。
许池听扶着石枳意,一步一步踩着石阶往下走。石枳意的体重轻轻压在她胳膊上,像片羽毛,却让她觉得踏实——这姑娘终于不再事事往后躲,愿意依赖身边的人了。
“你看,”石枳意低头看着两人交叠的影子,忽然笑了,“咱俩像不像历史里说的‘相互扶持’?”
“像。”许池听也笑了,“不过咱可比那些商队轻松多了,至少不用背货。”
到山脚下时,夕阳把所有人的影子拉得很长。李天一买了冰棍,分给每个人,递到许池听手里时,冰棍已经有点化了,他挠挠头:“不好意思,没拿稳。”
“没事。”许池听咬了一口,甜丝丝的凉意漫上来。
杨鑫霖站在旁边,手里的冰棍没动,却弯腰帮许池听系了系松开的鞋带——她刚才扶人时没注意,鞋带蹭到了泥,他动作自然,像在做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
“谢了。”许池听的声音有点轻。
他“嗯”了一声,低头舔了口冰棍,嘴角沾了点白霜,像落了片小小的雪花。
大巴车返程时,车厢里安静了许多,有人靠着窗户睡着了,有人在小声聊天。许池听翻开历史小册子,发现里面夹着张纸条,是杨鑫霖的字迹:“你扶人时也崴了下脚,回去用热水泡泡,急救包里有药膏。”
她抬头往后排看,杨鑫霖正靠着椅背闭目养神,阳光落在他的睫毛上,像停了只安静的蝶。
许池听把纸条夹回册子里,指尖划过“古代商道”那页的插画——画里的人们背着货,沿着石阶慢慢走,虽然辛苦,却朝着同一个方向。她忽然觉得,72班的这些人,就像画里的赶路人,从最初的磕磕绊绊,到现在的互相扶持,脚印交叠着,在这秋山里,走出了属于他们的路。
车窗外的晚霞红得像火,把天空染成一片温暖的橘。许池听知道,“分班与暗礁”这卷故事,该在这里落下最后的帷幕了。那些曾经的矛盾、恐惧、不安,都被这秋日的阳光和山风,吹成了遥远的回声;而留下的,是掌心相触的温度,是并肩走过的石阶,是72班每个人眼里,比晚霞更亮的光。
大巴车驶进市区时,路灯次第亮起。许池听望着窗外掠过的灯火,忽然想起第一次走进72班的那天,阳光也是这样暖,只是那时的她,还不知道会遇见这么多人,会拥有这么多闪闪发光的故事。
而这第七十二页的盛夏,早已在秋天的风里,长成了最饱满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