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影视同人小说 > 小巷人家:芝芝向图
本书标签: 影视同人 

分房

小巷人家:芝芝向图

六年光阴,足够一场大雪融化又落下六个轮回,也足够一个皱巴巴的红皮小猴,长成白净俏丽、眼睛里藏着星星的小女孩。

宋芝芝六岁了。

这六年,林家依旧挤在纺织厂那栋灰扑扑的筒子楼里。走廊即是厨房,家家户户的煤球炉、碗橱、菜筐挤作一团,终日弥漫着油烟、煤烟和各家饭菜混杂的复杂气味。公共厕所永远湿漉漉,蹲坑之间只有半人高的矮墙隔开,早上洗漱时间,水房里挤得转不开身,脸盆撞着屁股,牙刷碰着牙缸,叮当作响,人声鼎沸。

林家的屋子依旧只有那一大一小两间。大间是林武峰宋莹的卧室兼客厅,小间则塞下了两张单人床——属于林栋哲和宋芝芝。

林栋哲已经8岁,进入了看谁都不顺眼、尤其看自家妹妹哪哪都碍眼的叛逆期。他渴望拥有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能锁上门、贴满海报、不用听妹妹背唐诗算奥数的独立空间。

而宋芝芝,则用六年时间,将她“别人家孩子”的光环发挥到了极致。她不仅是学校里连续跳级的学霸,是巷子里孩子王,是少年宫老师的宠儿,更是这筒子楼里一道格格不入的风景线——她会在嘈杂的公共水房里,垫着板凳,就着昏黄的灯光安静地看英文小人书;会在邻居为谁家多用了水龙头吵得面红耳赤时,脆生生地背出“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她甚至能用清晰的逻辑和甜美的笑容,调解吴家和庄家为了门口一堆破烂引发的旷日持久的“领地纠纷”。

但这所有的“神通”,在“房子”这座大山面前,都显得有些无力。

厂里终于要分新房子了。

消息像一颗投入死水潭的巨石,瞬间在这栋住了几十户人家的筒子楼里炸开了滔天巨浪。红榜贴在厂办门口那面斑驳的墙上,名单不长,名额少得可怜,条件却列得密密麻麻:工龄、职称、家庭人口、有无贡献、是否双职工……

每家每户的算盘都在噼啪作响,空气里弥漫着一种前所未有的紧张、期待和若有若无的敌意。平日里还能点头招呼的邻居,此刻眼神里都带上了审视和算计。

林家饭桌上的话题,也几乎全被这件事占领。

“老吴家工龄比我们长两年,这次估计悬。”林武峰扒拉着饭,眉头拧成个疙瘩。

“双职工加分多,可惜我就只是个临时工。”宋莹叹了口气,给芝芝夹了一筷子青菜。

“凭什么按工龄?应该按贡献!爸你去年还是厂先进呢!”林栋哲把碗筷一放,声音拔高,带着少年人特有的愤懑,“那破筒子楼我是一天都住不下去了!晚上想多看会儿书都不行,芝芝老吵我!”

正埋头认真剔着鱼刺的宋芝芝动作一顿,抬起小脸,黑葡萄似的眼睛平静地看向她哥:“哥,昨天晚上是你偷听《岳飞传》到十一点,被妈骂了。我八点半就上床背圆周率了。”

“圆周率圆周率!显摆你能!”林栋哲被戳穿,脸一红,梗着脖子,“反正就得换房子!必须换!我要自己一间房!”

“栋哲!”林武峰低喝一声,“这事是吵吵就有用的吗?”

家里的低气压持续了好几天。林武峰跑厂办跑得更勤快了,烟也抽得多了。宋莹眉间的愁绪就没散过。连林栋哲都消停了不少,只是看着对面墙上他家那张“五好家庭”的奖状发呆。

唯有宋芝芝,似乎并没受太大影响。她依旧上学、跳级、去少年宫、带着一帮小豆丁在巷子里“行侠仗义”。只是偶尔,她那双过于清澈的眼睛,会落在厂办方向,滴溜溜地转上几圈。

这天傍晚,筒子楼里爆发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激烈争吵。是为了公共走廊堆放的杂物谁家多占了半尺地盘。几家人吵得脸红脖子粗,脏话都蹦了出来,孩子们吓得哇哇哭,劝架的、看热闹的挤作一团,几乎要把本就狭窄的走廊挤爆。

林武峰和宋莹也出去劝了,毫无作用。

混乱中,没人注意到,一个小小的身影灵巧地钻出了人群。

宋芝芝径直跑向了厂党委书记老刘家。刘书记就住在这栋筒子楼的一层,他家门口也堆着东西,但稍微整齐些。

小姑娘跑得小脸红扑扑,额角带着细汗,站在刘书记家门口,也不进去,就脆生生地、用她朗诵课文般的语调开始说话,声音不大,却奇异地穿透了走廊上的喧嚣:

“刘爷爷,楼道好吵啊,王阿姨和李伯伯快要打起来了。”

屋里正在看报纸的刘书记皱了皱眉,没起身。家属区吵架是常事。

宋芝芝继续往下说,条理清晰得不像个六岁孩子:“他们吵的是门口的地方。可是刘爷爷,书上说‘祸患常积于忽微’,走廊堆那么多东西,万一谁家煤炉子倒了,或者小孩子玩火掉了火柴……我们楼都是木头楼梯老房子,烧起来可快了,大家都跑不掉,多吓人啊。”

刘书记放下报纸,站了起来。

“而且,”宋芝芝眨着大眼睛,语气带上了一点恰到好处的担忧,“上次街道来检查卫生,就说我们楼隐患最大,要通报批评呢。这次分新房,不是说要综合考评吗?环境卫生、邻里和睦算不算考评呀?要是吵得厉害了,被厂里领导都知道……”

她没再说下去。

刘书记的脸色已经变得严肃起来。他推开门走了出来。

走廊上,争吵正进入白热化,几乎要动手。

“都给我住手!”刘书记一声吼,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像什么样子!都是几十年的老工友了!为这点鸡毛蒜皮,脸都不要了?!”

人群瞬间安静下来。

刘书记锐利的目光扫过那一张张或愤怒或羞愧的脸,扫过走廊里挤挤挨挨的破烂家什,最后落在角落里那个安安静静、仿佛只是路过看热闹的宋芝芝身上。

小姑娘仰着脸,眼神干净又无辜。

刘书记心里跟明镜似的。他清了清嗓子,开始训话,从安全生产讲到集体荣誉,再从分房考评讲到个人素质……

一场风波暂时平息了。

但由这场争吵引发的、关于筒子楼安全隐患和邻里矛盾的讨论,却在厂领导层面悄然传开了。分房考评细则里,似乎真的多加了几条关于居住环境和平日表现的模糊条款。

上一章 出生 小巷人家:芝芝向图最新章节 下一章 分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