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户家的院子里挤满了人,哭声震天。凌然跟着王都头冲进内屋,只见个约莫五岁的男孩躺在炕上,四肢抽搐,脸色青紫,嘴唇抿得紧紧的,喉咙里发出“嗬嗬”的声音。一个穿着长衫的老大夫正捻着胡须,愁眉苦脸地说:“是急惊风,邪气入体,怕是……”
“让开!”凌然拨开人群冲过去,多年的急诊经验让她瞬间判断出状况——这不是什么“邪气入体”,是典型的喉梗阻,可能是异物卡住了气道,再耽误下去会窒息致死。
她跪在炕边,无视周围人惊愕的目光,一手按住男孩的额头,另一手食指和中指并拢,沿着下颌骨向上摸到甲状软骨,迅速判断气道位置。接着,她用膝盖顶住男孩的腹部,双手在他肚脐上方两指处快速向上冲击——这是现代急救里的海姆立克急救法。
“你干什么!”张大户气得发抖,“哪有女子对孩子动手动脚的!”
王都头拦住他:“让她试试!死马当活马医!”
就在这时,男孩突然咳嗽起来,一口带着黏液的枣核从嘴里喷了出来。他猛地吸了口气,青紫的脸色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褪去,虽然还在哭,却已经能顺畅呼吸了。
满屋子的人都看呆了。老大夫张大了嘴,手里的药箱“哐当”一声掉在地上。
凌然松了口气,额头上全是冷汗。她摘下脖子上的听诊器,刚想听听男孩的心肺音,却被张大户一把抓住手腕:“你……你这是什么妖法?”
“不是妖法,是急救的法子。”凌然解释道,晃了晃手里的听诊器,“这物件能听见人内脏的声音,我看看他还有没有事。”
她把听诊器的耳塞塞进耳朵,将胸件轻轻按在男孩的胸口。清晰的“咚咚”声传来,规律而有力——心肺功能正常。
“他没事了,只是刚才枣核卡了喉咙。”凌然站起身,看向目瞪口呆的众人,“以后给孩子吃带核的东西,一定要当心。”
王都头走上前,目光复杂地看着她:“你当真会看病?”
凌然点头:“我是急诊科医生,专门救急症。”她顿了顿,补充道,“来自……很远的地方。”
“很远的地方?”王都头若有所思,“莫不是海外?”
凌然含糊地应了一声。她知道,从这一刻起,她这个“来自远方的女大夫”,要在这座北宋的汴京城,开始一场完全未知的求生。而那个裂开的罗盘,还在她的口袋里微微发烫,仿佛在提醒她——这一切,或许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