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考试中,空气仿佛被拉至极限的弓弦,绷得人喘不过气来。教学楼内弥漫着一股独特的气息,油墨的冷冽与焦虑汗水的湿热交织成无形的压力,无孔不入地渗进每个人的心底。学生们脸上写满了紧张,或浓或淡,却无人能幸免。走廊上,随处可见抱书疾读的身影,有人倚着墙,有人蹲在角落,他们手中的课本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被紧紧攥住,似乎稍一松手,就会被这无形的洪流吞没。
林珩走进考场时,手心依旧冰凉。他下意识地握紧了口袋里那块光滑微凉的砚台,坚硬的触感带来一丝奇异的镇定。找到座位坐下,他深吸一口气,没有像以往那样死死盯着桌面或紧闭双眼,而是抬眼看了看窗外——初夏的阳光明亮却不灼人,香樟树的叶子在微风里轻轻摇晃。
监考老师分发试卷的窸窣声让他心脏猛地缩紧,但预想中的窒息感并没有完全淹没他。他接过卷子,首先快速浏览了一遍。题型熟悉,难度似乎比月考略有提升,但并没有出现完全无从下手的怪物题。
哥哥的声音仿佛在耳边响起:“别贪快,从有把握的开始。”“遇到卡壳的先跳过,别死磕。”
他拿起笔,从选择题开始。笔尖划过纸张,起初还有些微颤,字迹略显僵硬。但随着一道道基础题被顺利解决,一种细微的信心开始一点点累积。
遇到一道中等难度的函数综合题时,他卡住了。熟悉的恐慌感瞬间探头,胃部开始抽搐,冷汗渗出额角。他几乎要习惯性地陷入自我攻击的循环—
就在这时,他摸到了口袋里的砚台。冰凉的触感让他一个激灵,哥哥那句话无端浮现:“心浮气躁就出不了好墨。”
他猛地吸了一口气,强迫自己停下毫无意义的焦虑。他放下笔,拿起水瓶喝了一小口水,目光重新投向那道题,尝试着用哥哥上次教过的另一种思路去拆解它……忽然,一个被忽略的隐含条件跃入脑海!
思路瞬间贯通!
他迅速拿起笔,流畅地写下了推导过程。虽然比最优解法多了一步,但逻辑清晰,答案正确。
一种前所未有的、实实在在的成就感,像一小股暖流,冲刷过他被恐惧冻僵的神经。
接下来的考试,他依旧会紧张,会遇到难题,但那种灭顶的、想要彻底放弃或逃离的冲动,再也没有出现。他学会了在焦虑袭来时短暂停笔,深呼吸,摸摸那块砚台,然后继续前行。
最后一场考试结束的铃声响起时,林珩放下笔,竟有一种恍惚的不真实感。他第一次,完整地、依靠自己坚持完了所有考试,没有崩溃,没有空白。
他随着人流走出考场,阳光有些刺眼。陈浩从后面追上来,一把搂住他的脖子,哀嚎着:“完了完了!最后那道大题我肯定解错了!林珩你做得怎么样?”
若是以前,这样的肢体接触和直接询问会让他瞬间不适。但此刻,他只是微微僵了一下,并没有推开,只是摇了摇头,声音有些干涩:“……还好。”
“唉!你肯定没问题!林老师最近给你开小灶了吧?”陈浩挤眉弄眼,语气里是纯粹的羡慕,没有任何恶意。
林珩没有回答,心里却微微一动。哥哥没有“开小灶”,他只是……换了一种方式陪着他。
等待成绩的日子不再像月考时那样煎熬。林珩依旧会不安,但那种恐惧已经褪色了许多,变成了一种更接近寻常考生的、对结果的普通期待和忐忑。
他甚至开始尝试着整理这段时间的笔记和错题,而不是将它们视为耻辱的标记束之高阁。
林烬则将他的细微变化尽收眼底。他没有急着询问考得如何,只是默默调整着家中的氛围。饭桌上的话题更多地围绕着周末去哪里散步,或者新发现的哪家面馆味道不错。他甚至在周六早上,罕见地没有早起,而是和林珩一起赖了会儿床,听着窗外淅淅沥沥的雨声。
成绩出来的那天,是个晴朗的早晨。林珩站在公告栏前,心跳依然加速,但他这次是从上往下看的。
目光扫过前十名……没有。 前十五名……没有。 心脏一点点沉下去。
终于,在第十八名的位置,他看到了自己的名字。
班级第十八名。
比月考还倒退了一名。
一瞬间,失望像冰冷的潮水涌上,几乎将他吞没。果然……还是不行吗?之前的平静和努力,都是假象吗?他几乎要立刻转身逃离。
就在这时,一只温暖的手搭上了他的肩膀。
林烬不知何时来到了他身后,目光也落在那个排名上。他的表情很平静,甚至带着一丝……研究般的专注?
“第十八。”他念出声,语气里听不出喜怒,反而像是在分析一个数据,“总分比月考提高了七分。数学单科排名进了前十五,物理化学小分也有进步……嗯,语文和英语拖了点后腿,尤其是作文和阅读理解,扣分有点多。”
他像是在自言自语,又像是在给林珩做着一场极其客观冷静的试卷分析。没有一句评价,只有事实。
林珩愣住了,呆呆地听着哥哥精准地报出他各科的成绩和得失。
“走吧,”林烬揽过他的肩膀,转身离开拥挤的公告栏,语气轻松得像是什么都没发生,“上次那家生煎包好像出新口味了,去尝尝?顺便聊聊你语文阅读那块,我感觉是不是理解偏差的问题……”
他没有问“你觉得考得怎么样”,也没有说“没关系下次努力”,而是直接跳过了情绪反应,进入了最实际的问题分析和解决层面。
仿佛成绩和排名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从中学到了什么,下一步该如何调整。
阳光暖暖地照在身上,周围是同学们关于成绩的喧闹议论声。林珩被哥哥揽着,听着他絮絮叨叨地分析着阅读理解的可能误区,甚至开始讨论生煎包是猪肉馅的好吃还是虾仁馅的划算……
那一刻,心中那点冰冷的失望,忽然间就被这琐碎而真实的暖意驱散了。
他忽然明白,哥哥不在乎那个数字排名的升降。
哥哥在乎的,是他能坚持完考试没有崩溃; 在乎的是他的总分在进步,哪怕只有七分; 在乎的是他具体哪个知识点还没掌握; 在乎的是……他此刻饿不饿,想吃什么口味的生煎包。
试玉需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真正的评判,早已不在那张冰冷的成绩单上,而在这一点一滴、琐碎而坚韧的日常里,在他逐渐挺直的脊背和重新燃起微光的眼眸里。
此身仍是璞玉,淬火未必成殇,细琢之下,渐显温润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