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病娇皇子的逆袭
本书标签: 古代  炮灰逆袭 

第十七章 朝堂交锋

病娇皇子的逆袭

翌日清晨,天刚蒙蒙亮,东宫的马车便载着太子与墨寒笙往皇宫驶去。车内,太子捧着那叠账本残片反复查看,墨寒笙则闭目养神,指尖却无意识地摩挲着袖中那枚银哨——昨夜暗卫已传回消息,户部侍郎的外宅已找到,私藏的赈灾银也尽数起获,此刻正由东宫属官押往大理寺。

车驾抵达宫门时,朝堂上的气氛已如绷紧的弦。文武百官分列两侧,皇后的亲信们频频交换眼神,看向太子的目光带着几分敌意。墨寒笙随太子步入大殿,刚站定,便见太监高声唱喏:“陛下驾到——”

皇帝身着龙袍,端坐于龙椅之上,目光扫过殿内,沉声道:“今日召集众卿,是因太子奏报,户部侍郎私吞赈灾银,可有此事?”

太子上前一步,将账本残片与暗卫的证词呈上:“父皇,儿臣已查明,户部侍郎借赈灾之名,私吞银两共计五万两,藏匿于城外外宅,现将证据呈上,请父皇过目。”

户部尚书——皇后的另一位亲信,立刻出列反驳:“陛下,太子殿下所言不实!户部侍郎忠心耿耿,怎会做出这等贪赃枉法之事?定是有人故意栽赃陷害,还请陛下明察!”

皇后坐在殿侧的凤椅上,适时开口:“陛下,老臣也以为此事蹊跷。七皇子刚从冷宫归来,对朝堂事务不熟,怕是被奸人利用,误将假证据当成真凭实据。太子殿下素来仁厚,怕是也被蒙蔽了。”

她话音刚落,墨寒笙便躬身出列:“陛下,臣弟所言句句属实。昨日臣弟亲见户部侍郎在破庙焚烧账本,若不是东宫暗卫及时赶到,证据早已化为灰烬。如今暗卫已起获他私藏的赈灾银,大理寺的官员正在清点,随时可呈给陛下查验。”

“一派胡言!”户部侍郎的党羽立刻高声反驳,“七皇子无凭无据,仅凭几片残破的账本,便诬陷朝廷命官,此乃大不敬!”

殿内顿时吵作一团,皇帝皱着眉头,敲了敲龙椅扶手:“肃静!凡事需讲证据,既然说有赈灾银在大理寺,传大理寺卿上殿!”

片刻后,大理寺卿匆匆赶来,手中捧着一本账册:“陛下,臣已清点完毕,从户部侍郎外宅起获的银两,共计五万三千两,与账本残片上记录的私吞数额完全吻合,且银两上的火漆印,正是户部赈灾银的专用印记!”

此言一出,殿内瞬间安静下来。皇后的脸色变得苍白,户部尚书等人也哑口无言。皇帝拿起账册,翻看片刻,怒火渐起:“好一个户部侍郎!竟敢在赈灾之事上动手脚,置百姓生死于不顾!传朕旨意,将户部侍郎打入天牢,交由大理寺严加审讯,彻查此事!”

“陛下英明!”太子与一众正直的官员齐声应和。

皇后见大势已去,却仍不甘心,又道:“陛下,户部侍郎虽有错,但念在他是老臣的表亲,且初犯,还请陛下从轻发落……”

“从轻发落?”皇帝打断她,语气冰冷,“灾区百姓流离失所,他却私吞救命钱,此等恶行,若从轻发落,何以服众?何以对得起天下百姓?此事不必再议!”

皇后被皇帝怼得哑口无言,只得悻悻坐下,目光扫过墨寒笙,眼中满是怨毒。

朝会结束后,太子与墨寒笙刚走出大殿,便见内侍前来传旨,皇帝召墨寒笙前往御书房议事。墨寒笙心中一动,知道这是皇帝对他的认可,也是一次新的考验。

他随内侍步入御书房,皇帝正坐在案前批阅奏折,见他进来,抬眸道:“墨寒笙,此次查案,你立了大功。朕听说,你在冷宫中待了三年,却仍能明辨是非,沉稳果敢,实属难得。”

墨寒笙躬身行礼:“陛下谬赞,臣弟只是做了分内之事,不敢居功。”

皇帝点点头,又道:“东宫需要你这样的人才,往后你便多辅佐太子,帮他处理朝堂事务。只是……”他话锋一转,“皇后对你已心生怨恨,你往后行事,需更加谨慎,切不可大意。”

“臣弟谨记陛下教诲。”

离开御书房时,阳光透过窗棂洒在地上,暖意融融。墨寒笙抬头望向皇宫的飞檐,心中清楚,此次朝堂交锋,他虽帮太子赢了一局,却也彻底得罪了皇后。往后的路,只会更加艰难。但他没有退路,只能握紧手中的筹码,一步一步,朝着权力的中心走去——唯有站得更高,才能查清母亲的死因,才能让那些作恶之人,付出应有的代价。

上一章 第十六章 凤颜震怒 病娇皇子的逆袭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十八章 暗箭难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