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现代小说 > 被甩后,病娇大佬她不装了
本书标签: 现代  女频开学季更新  现代言情 

第14章 现在轮到我来写规则

被甩后,病娇大佬她不装了

电话那头的声音一如既往地沉稳,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急切:“小姐,周导向教育局实名举报楚氏集团‘非法雇佣在校生’,指称陈默以实习名义长期处理机密文件,涉嫌泄露学生隐私与学术成果。”

我滑开手机,苏晚连夜整理的舆情简报已经静静躺在屏幕上。

举报信被同步发给了三家主流媒体,标题赫然写着《豪门继承人的校园影子兵团?

》,用词极尽煽动,仿佛我楚昭在A大一手遮天,将无辜学生当成了攫取利益的工具。

窗外天色未明,晨曦的微光勾勒出城市冰冷的轮廓,与我此刻的心境竟有些相似。

我并未动怒,反而看着那刺眼的标题,唇角勾起一抹冷笑。

周导,她还是不信,有些人,是自愿站在我这边的。

这份信任,远比任何雇佣合同都更加坚固。

我将手机搁在耳边,拨通了陆屿舟的电话,声音平静得听不出一丝波澜:“今天董事会你要做战略汇报,但现在,有人想让你的‘班底’先塌了。你怎么处理?”

电话那头沉默了两秒,随即传来他清冽而决断的声音,只回一句:“给我陈默过去三个月的工作日志和权限记录。”

没有一句废话,没有一丝慌乱。这便是我欣赏的陆屿舟。

上午十点,法学院报告厅。

这里被陆屿舟以“学术合作项目答辩”的名义临时征用,台下坐着新闻系、计算机系十余名参与项目的学生,还有闻讯赶来的各路媒体记者。

闪光灯此起彼伏,空气中弥漫着紧张与审视。

陆屿舟一身简单的白衬衫,站在讲台前,神色沉稳。

他没有急于辩解,而是直接将电脑连接到投影仪上,一个复杂的系统原型界面出现在众人眼前——“校园舆情智能分析系统”。

他拿起激光笔,点向屏幕上的模块,语气清晰而有力:“这不是雇佣,是楚氏集团与A大计算机系、新闻系共同发起的跨学科实践课题。所有用于分析的数据,均来自公开渠道,并在录入系统的第一时间进行脱敏处理,绝不涉及任何学生隐私。”

他随手调出一段后台代码,展示给台下的计算机系教授看:“为保证学术的公开透明,系统核心源代码已开源托管在GitHub,欢迎随时审查。此外,所有参与项目的学生,在最终发布的每一份阶段性研究报告中,都会根据贡献度明确署名。”

他的话音掷地有声,将“影子兵团”的污蔑,轻巧地化解为一场严谨的学术合作。

台下的学生们眼中露出了然与钦佩,而记者们的笔尖则在飞快地记录着。

高潮在最后。

陆屿舟点开一份加密的PDF文件,投影幕上赫然出现了一份详细的实习签到记录,以及对应的薪酬发放凭证。

台下一片骚动,以为他要自曝其短。

“这份记录,属于A大导演系周芷柔教授的儿子,周凯,他在大三学年于某影视公司实习的签到表。”陆屿舟的声音陡然转冷,“如果按照周导的标准,以实习名义参与公司项目、接触内部资料就算违规,那么,全A大至少七成有过实习经历的学生,都应该被教育局立案调查。”

满座哗然。

他没有理会台下的议论,而是转向角落里正对着他进行直播的镜头,目光锐利如刀:“我们不藏秘密,我们做的每一件事,都经得起推敲。真相就在这里,我们只求它能被看见。谁想查,随时欢迎,下一次项目组会时间是周三下午两点,地点不变,我们恭候旁听。”

坐在第一排的苏晚,在无人注意的角度,悄悄对我比了个大拇指。

我通过她手机传来的实时监控画面,看到报告厅的门外,周导那张保养得宜的脸早已铁青一片,嘴唇翕动,却终究没敢踏入这个由陆屿舟一手构建的、属于“真相”的绝对领域。

这一仗,赢得漂亮。

然而狗急了会跳墙,人被逼到绝路,则会不择手段。

深夜,办公室里只剩下我一个人。

一封来自陈默的加密邮件,验证了我的猜想。

邮件内容很简单:周导今晚秘密拜访了赵明川的辩护律师,并且递过去一个U盘,里面是一份伪造的“楚氏实习生薪酬流水”,每一笔都精准地打到了陈默的私人账户上。

赵明川,那个因商业欺诈被我亲手送进去的叔父辈,他的律师,显然不是什么善类。

这份伪证一旦呈堂,配合媒体造势,足以将学术合作彻底扭曲成商业贿赂。

我指尖在光滑的桌面上轻轻敲击,发出清脆的声响,像是在为敌人的下一步棋计算着节拍。

片刻后,我给技术部门下达了指令:“把陈默那份真实的、作为学术补贴的流水,连同银行系统的官方验真码,匿名打包,发送到市律师协会的纪律监督举报邮箱。附言只有一句:‘请核查伪证来源,维护行业声誉’。”

与其自证清白,不如釜底抽薪,让那个敢于接下脏活的律师,先尝尝被内部调查的滋味。

做完这一切,手机屏幕亮起。

是陆屿舟发来的一张照片——深夜的服务器机房里,他与陈默并肩站在巨大的机柜前,屏幕上跳动着密密麻麻的数据流,正是我们最新上线的“信息溯源追踪程序”在实时运行。

他配了一句简短的文字:“你说过,清白不能靠施舍,得自己一寸一寸挣回来。”

看着照片里那两个年轻而坚毅的背影,我回了他一个言简意赅的“✓”。

然而,就在放下手机的下一秒,我心底某个尘封已久的念头,却被彻底激活。

我起身,走到办公室最深处的保险柜前,指纹、虹膜、密码,三重验证。

柜门缓缓打开,我从一堆机密文件中,取出了一份已经泛黄的旧合同。

牛皮纸的封面上,用钢笔写着几个苍劲有力的大字——“青年法律人才培养协议”。

签署人,是我的父亲,以及另一个我许久未曾想起的名字:韩松。

我摩挲着纸张粗糙的边缘,那些被周导、赵明川之流奉为圭臬的所谓“规则”,此刻在我眼中显得无比可笑。

他们以为能用这些条条框框困住我,困住我身边的人。

我低声自语,声音轻得仿佛会融化在空气里:“你们都想用规则困住她……可现在,规则,该换人写了。”

父亲的这盘棋,埋得太深,也太久了。

或许,是时候去看看,他当年除了这份协议,还为我留下了些什么。

我拨通了张叔的内线电话,声音恢复了一贯的冷静:“张叔,备车,去集团档案室。”

上一章 第13章 董事长,您儿子在等您签字 被甩后,病娇大佬她不装了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15章 姐姐,你漏掉了一个活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