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安澜满周岁那天,营区的木麻黄又落了一地针叶。路昭昀早早起来,把浅粉色的碎花小袄找出来给孩子穿上——这是她怀孕时画好样子、秦母亲手缝的,如今穿在蹒跚学步的安澜身上,刚好合身。秦景然难得休了整天假,正蹲在院子里,用树枝在地上画小火车,引得安澜扶着他的膝盖,咿呀学语地喊“爸爸”。
“景然,快别玩了,老张他们说要过来吃午饭呢。”路昭昀把蒸好的山楂发糕端出来,放在石桌上。秦景然应声起身,顺手把安澜抱起来,让他坐在自己肩头:“走,咱们去门口接张叔,看看他给你带了什么好东西。”话音刚落,就听见院外传来老张的大嗓门:“小安澜!张叔给你带了海边刚捞的小螃蟹!”
午饭时,桌上摆着清蒸螃蟹、虾皮炖豆腐,还有路昭昀新做的红枣小米粥。安澜坐在专属的小木椅上,手里拿着半块山楂发糕,吃得满脸都是。老张看着孩子的模样,笑着对秦景然说:“想当年你俩刚结婚,我还跟你说要早点生个小子,现在可算盼着了。”秦景然给路昭昀夹了一筷子螃蟹肉,又擦了擦安澜的嘴角,眼里满是笑意:“多亏了昭昀,把家里照顾得这么好。”
转年开春,营区组织家属去附近的渔村体验生活。路昭昀抱着安澜,秦景然拎着帆布包——里面装着给渔民孩子准备的糖果和小画册,跟着队伍往渔村走。渔村的码头停满了渔船,渔民们正忙着卸渔网,看见他们来,热情地递上刚晒好的鱼干。安澜趴在秦景然怀里,伸手去够渔网,引得大家都笑了。
渔民阿婆拉着路昭昀的手,带她去看自家晒的海带:“姑娘,这海带泡软了炖排骨最香,你给孩子做着吃,补身体。”路昭昀谢过阿婆,顺手从帆布包里拿出两本画册,递给阿婆的小孙子:“小朋友,这个给你,里面有好多好看的画。”秦景然则被几个渔民围着,听他们讲出海捕鱼的趣事,时不时点头应和,眼里满是认真。
傍晚离开渔村时,渔民们给他们装了满满一袋鱼干和海带。安澜趴在路昭昀怀里,已经睡着了,小手里还攥着阿婆给的小海螺。秦景然接过路昭昀手里的袋子,又把她的外套往上拉了拉:“风大,别冻着。”路昭昀靠在他身边,看着远处渐渐沉落的夕阳,轻声说:“这里的人真好,以后咱们常来看看。”
日子一天天过去,安澜渐渐长到了上幼儿园的年纪。每天清晨,秦景然去训练前,都会先送安澜去营区的幼儿园。安澜背着小书包,挥手跟秦景然说“爸爸再见”,又转头对路昭昀说“妈妈早点来接我”,模样格外乖巧。路昭昀站在幼儿园门口,看着父子俩的身影,直到秦景然的军绿色背影消失在训练场方向,才转身回家。
有天傍晚,秦景然带着安澜回来时,手里拿着一个小小的贝壳手链——是他特意去海边捡了贝壳,学着当年给路昭昀串手链的样子,给安澜做的。安澜举着手链,跑到路昭昀面前,兴奋地说:“妈妈,你看,爸爸给我做的!”路昭昀蹲下来,看着孩子手腕上歪歪扭扭却满是心意的手链,又看了看身旁笑着的秦景然,眼眶突然热了。
夕阳透过窗棂,落在一家三口身上。安澜坐在地毯上,玩着秦景然给他做的小火车;秦景然靠在沙发上,看着路昭昀缝补安澜磨破的衣角;路昭昀手里拿着针线,偶尔抬头,与秦景然相视一笑。海浪声从远处传来,像是从未改变的背景音,陪伴着他们走过一个又一个春秋。
原来这山海之间的幸福,从不是轰轰烈烈的瞬间,而是孩子的笑声、爱人的陪伴,是每一个寻常日子里的烟火气,是岁岁年年,始终不变的相守与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