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明星同人小说 > 张真源:爱与旋律的乐章
本书标签: 明星同人  张真源  梦女   

夜色的和弦

张真源:爱与旋律的乐章

离开苏然的工作室,冰凉的晚风扑面而来,却吹不散张真源心头的郁结。他漫无目的地走着,城市的霓虹在他眼中模糊成一片晃眼的光晕。

“低估市场的残酷...”苏然的话反复在他脑海中回响,每一个字都像一根细小的针,扎在他的自尊和理想上。他原以为苏然是不同的,是能理解他音乐追求的人,没想到最终她还是站在了市场那一边。

一辆出租车在他身边减速,司机探询地看着他。张真源摇摇头,继续向前走。他需要冷静,需要思考。

不知不觉,他走到了江边公园。深夜的公园几乎空无一人,只有江水拍岸的声音规律地响着。他在长椅上坐下,拿出手机,插上耳机,点开了《溯》的demo。

在寂静的夜色中,那段戏腔与电子乐的融合听起来格外清晰。他闭上眼,努力跳出创作者的身份,试图以一个普通听众的角度去感受。

一遍,两遍,三遍...

突然,他坐直了身子。在没有任何干扰的情况下,他注意到了之前被忽略的细节——戏腔切入的瞬间确实有些突兀,过渡不够平滑,就像苏然说的,像是硬缝在一起的两块布。

一股复杂的情绪涌上心头。羞赧于自己的固执,惊讶于苏然的精准判断,但更多的是困惑:既然她听出了问题,为什么不能直接指出具体哪里需要改进,而是全盘否定这个创意?

与此同时,苏然仍留在工作室里。她反复听着那段引起争执的片段,越听越觉得那大胆的融合中蕴含着一种难得的灵气。她想起自己刚入行时的坚持,想起那些因为妥协而留下的遗憾。

“我是不是太武断了?”她自言自语,手指无意识地转动着铅笔。

她打开抽屉,翻出一张旧照片。照片上,年轻的她和几个乐队成员站在一个小型livehouse的舞台上,笑容灿烂而无所畏惧。那时的她,曾经为了一个和弦的使用与制作人争得面红耳赤,也曾通宵达旦只为寻找最合适的音色。

从什么时候开始,她变得如此谨慎甚至保守?是经历了太多市场的起伏,见证过太多才华横溢却因不懂变通而黯然离场的音乐人吗?

苏然叹了口气,拿起手机,点开张真源的聊天界面。输入又删除,反复几次,最终还是没有发出任何消息。

“给他一点时间冷静吧。”她对自己说,却忍不住担心那个固执的年轻人会不会一气之下做出什么冲动的决定。

第二天,张真源没有出现在工作室。苏然等了一上午,桌上的咖啡凉了又热,热了又凉。下午,她终于忍不住给他发了条简短的消息:“今天还过来吗?”

一小时后,她才收到回复:“抱歉苏老师,今天身体不适,请假一天。”

生疏的礼貌让苏然的心沉了一下。她回复:“好好休息,身体要紧。”然后补充了一句,“关于《溯》,我有了些新想法,等你回来我们可以再讨论。”

这条消息石沉大海,没有回音。

第三天,张真源依然缺席。苏然从公司那边得知,他去了公司的录音棚,正在独自录制专辑中的其他歌曲。

一种莫名的失落感攫住了苏然。她发现自己竟然已经开始习惯那个年轻人专注的神情,习惯他提出大胆想法时眼睛发亮的样子,甚至习惯了他偶尔固执己见的倔强。

当晚,苏然加班到很晚。当她准备离开时,意外地在公司后台遇到了刚从录音棚出来的张真源。他看起来有些疲惫,眼下有着淡淡的阴影。

两人对视的瞬间,空气有些凝固。

“苏老师。”张真源先开口,语气平淡。

“听说你在录其他歌,还顺利吗?”苏然问道,尽量让声音保持自然。

“还好。”简短的回答,听不出情绪。

一阵尴尬的沉默。

“关于《溯》...”两人几乎同时开口,又同时停住。

“您先说。”张真源礼貌地让步。

苏然深吸一口气:“我重新听了那段融合,我觉得你的想法很有价值。我之前的反对太武断了。我们可以一起想办法解决过渡生硬的问题,而不是全盘否定这个创意。”

张真源惊讶地抬起头,眼中的疏离感消退了些许:“其实...我后来也仔细听了,您说的有道理,过渡确实有问题。”

又一阵沉默,但这次的氛围缓和了许多。

“吃晚饭了吗?”苏然突然问道,“我知道附近有家还开着的小馆子,他们的馄饨不错。”

这个邀请出乎张真源的意料。他犹豫了一下,点了点头。

小店藏在一条小巷里,几乎没有什么装修,但很干净。热腾腾的馄饨端上来,香气扑鼻。两人相对而坐,气氛依然有些微妙。

“我不是要否定你的创意,”苏然搅动着碗里的馄饨,率先打破沉默,“我只是...见过太多有才华的音乐人,因为太过坚持自我而撞得头破血流。我不希望你也这样。”

张真源抬起头:“但如果没有一点坚持,音乐还有什么灵魂?只是流水线上的商品而已。”

“你说得对。”苏然的爽快承认让张真源愣住了,“所以我后来想通了,好的制作人不是要磨平创作者的棱角,而是要让这些棱角以最恰当的方式闪耀。”

这是张真源第一次听到苏然说这样的话。他看着她,发现她眼中没有往常那种专业权威的距离感,而是带着一种真诚的反思。

“那...您觉得《溯》该怎么改?”他小心翼翼地问。

“我做了几个demo,”苏然拿出手机,插上耳机递给他一半,“你听听看。”

张真源接过耳机,熟悉的旋律响起,但苏然做了一些调整:她在戏腔进入前加了几个小节的环境音效铺垫,降低了戏腔的音量但增加了回声效果,让它更像是一个遥远的呼唤,与主旋律交织却又不会喧宾夺主。

效果出奇地好。既保留了他想要的碰撞感,又使过渡变得自然流畅。

“怎么样?”苏然问,语气中带着一丝罕见的紧张。

“太好了!”张真源由衷赞叹,“这就是我想要的感觉!您怎么想到的?”

看到他的反应,苏然松了口气,嘴角微微上扬:“这就是制作人的工作啊。不过,”她正色道,“这仍然是一次冒险。市场反应如何,谁也无法保证。”

“我明白。”张真源点头,“但我愿意承担这个风险。谢谢您,苏老师。”

“叫我苏然吧,”她说,“在音乐面前,我们是平等的合作者。”

回工作室的路上,两人的距离明显拉近了。他们讨论着专辑中的其他歌曲,交换着对音乐的理解和看法。张真源发现,褪去“知名制作人”的光环,苏然对音乐的热情丝毫不亚于自己;而苏然也再次确认,张真源对音乐的执着并非年少轻狂,而是源于深刻的理解和热爱。

回到工作室,他们迫不及待地开始修改《溯》。夜深人静,只有音乐在空间中流淌。当最终版本完成时,天边已泛起晨光。

两人听着成品,相视而笑,一种默契与成就感在空气中流转。

“饿了吗?”张真源问道,“我知道有家早餐店刚开始营业,他们的豆浆油条不错。”

这个似曾相识的邀请让苏然笑了起来:“好啊。”

走在晨光微曦的街道上,张真源忽然说:“谢谢您...谢谢你能理解。”

苏然摇摇头:“该说谢谢的是我。你提醒了我,做音乐最初是为了什么。”

朝阳从高楼间升起,为两人的身影镀上一层金边。分歧与和解,就像音乐中的不同声部,最终交织成更加丰富的和弦。而在这和弦中,某种比专业尊重更加微妙的情感,正悄然萌芽。

上一章 和弦 碰撞 张真源:爱与旋律的乐章最新章节 下一章 雨夜班絮语与渐强和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