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影视同人小说 > 高育良:青萍之末,心澜之始
本书标签: 影视同人  人民的名义  叔圈     

第十章

高育良:青萍之末,心澜之始

吕州的桃花开得最盛的时候,高育良带着林小晚去了趟试点法院。车窗外的田埂上铺满粉色的花,像谁不小心打翻了胭脂盒,风一吹,花瓣簌簌落下来,沾在车窗上,带着清甜的香。

“当年我在吕州中院当院长时,这附近还是片荒地。”高育良指着窗外的桃花林,“有次开现场会,讨论要不要把荒地改成法治文化公园,好多人反对,说‘搞这些虚的不如多发点办案经费’。”

林小晚翻着手里的试点方案,头也不抬地接话:“最后您还是建了,对不对?我在旧档案里看到过照片,公园门口立着块‘公正碑’,是您题的字。”

高育良笑了,眼角的纹路里盛着阳光:“你这记性,比档案室的扫描仪还准。”他顿了顿,“其实建公园不是为了好看,是想让老百姓知道,法不是冷冰冰的条文,是能护着他们的东西,就像这桃花,看着暖。”

林小晚抬起头,正好对上他看过来的目光。那目光里有回忆的柔,有对当下的笃定,还有一丝……她读不懂的绵长。像砚台里磨开的墨,浓淡相宜,藏着千言万语。她慌忙低下头,假装整理文件,耳根却悄悄漫上热意。

试点法院的座谈会开得很顺利,院长汇报工作时,特意提到“多亏高书记派来的林同志,帮我们理清了人财物统管的政策边界,少走了不少弯路”。林小晚站起来道谢,眼角的余光瞥见高育良正看着她,嘴角噙着浅淡的笑意,像藏了片桃花瓣。

散会后,院长要留他们吃晚饭,高育良婉拒了:“不了,我们还要赶回去,明天省委有会。”他看向林小晚,“你不是想去看看法治文化公园?现在还有时间。”

公园比档案照片里更热闹,有老人在打太极,有孩子围着公正碑跑,碑上的“公正”二字被雨水洗得发亮,笔锋里的劲还在。高育良站在碑前看了很久,忽然说:“当年题字的时候,手其实在抖。怕写不好,更怕守不住。”

“现在守住了。”林小晚站在他身边,声音很轻,“您看这公园里的人,他们脸上的笑,就是最好的证明。”

高育良转头看她,夕阳把她的影子拉得很长,刚好和他的影子叠在一起。他忽然想伸手碰碰她的头发,像在书房教她写字时那样,但指尖抬起又落下,最终只是插进了口袋里。风卷起几片桃花瓣,落在林小晚的发间,他看着,没说话。

回去的路上,车里很安静,只有车轮碾过花瓣的细碎声响。林小晚靠在车窗上,看着窗外倒退的桃花林,忽然说:“高书记,您当年在吕州,是不是也像现在这样,总有人说您‘不合时宜’?”

“多了去了。”高育良握着方向盘,语气轻松了些,“有人说我‘死读书,不懂变通’,有人说我‘想往上爬,才故意装清高’。那时候年轻,听了还会生气,现在想想,嘴长在别人身上,日子是自己的。”他顿了顿,侧过头看她,“你呢?被人议论过吗?”

林小晚愣了一下,想起单位里那些若有若无的传言——“林小晚跟高书记走得近,肯定有背景”“她一个新来的,凭什么参与这么多大项目”。她笑了笑:“刚开始会难受,后来想通了,他们议论的是‘他们想象中的我’,不是真的我。就像您说的,日子是自己的。”

高育良看着她亮晶晶的眼睛,忽然觉得心里某个地方被轻轻撞了一下。这姑娘总能用最平淡的话,说到他心坎里去。他没再说话,只是把车里的空调调高了两度。

回到汉东时,天已经黑透了。车停在林小晚小区门口,她解开安全带,却没立刻下车,从包里拿出一个小布包递过去:“给您的。”

是块新磨的墨条,墨色温润,上面刻着极小的“守心”二字。“我托朋友从徽州带的,说是老松烟做的,写楷书特别好。”

高育良接过墨条,指尖触到布包上的温度,心里一暖。他知道“守心”二字是什么意思——是她在提醒他,也是在回应他。他想说点什么,比如“谢谢”,比如“我很喜欢”,但话到嘴边,却只变成一句:“路上小心。”

“您也是。”林小晚推开车门,脚步顿了顿,回头看他,“墨条要常磨才好用,别放着积灰。”

“知道了。”高育良看着她走进小区,直到那盏熟悉的窗亮起灯,才发动车子离开。车里还留着淡淡的桃花香,他握着那方墨条,像握着块温热的玉。

接下来的日子,省委大院里的传言渐渐淡了。林小晚忙着跟进司法改革的后续政策,高育良则在筹备全省政法系统的表彰大会,两人见面的次数少了,却总在不经意间想起对方。

林小晚整理文件时,看到吕州带回的桃花瓣(不知何时夹进了笔记本),会忽然笑出声;高育良在书房练字,拿起那方“守心”墨,磨着磨着,笔下的字就软了几分。吴惠芬看在眼里,偶尔会说:“育良,你最近写的字,有烟火气了。”他只是笑,不解释。

表彰大会前一天,林小晚加班到深夜,正准备锁办公室门,却看到高育良的车停在楼下。他摇下车窗:“刚从省委过来,看你办公室灯还亮着。”

“在核对明天的表彰名单,怕出岔子。”林小晚走过去,“您怎么还没休息?”

“等你。”高育良的声音很轻,像怕被风吹走,“明天大会很重要,我给你带了点提神的东西。”他从副驾驶座拿过一个保温杯,“吴惠芬泡的枸杞菊花茶,熬夜喝好。”

林小晚接过杯子,指尖碰到他的手,两人像被烫到似的缩回。她低头看着杯子上的热气,轻声说:“谢谢您,高书记。”

“上去吧,早点休息。”高育良发动车子,“明天见。”

“明天见。”

林小晚站在楼门口,看着车子汇入夜色,手里的保温杯暖得发烫。她知道,他们之间就像这杯菊花茶,温热,清甜,带着恰到好处的距离,谁也没往前多走一步,却又都在这距离里,尝到了些不一样的滋味。

大会当天,林小晚坐在会场后排,看着高育良站在台上讲话。他说“司法改革不是终点,是新的起点”,说“每个政法工作者都要守住初心,像守护眼睛一样守护公正”,声音沉稳有力,像年轻时在吕州题字的模样。

散会时,高育良从台上下来,经过她身边时,脚步顿了顿,用只有两人能听见的声音说:“墨条磨了,很好用。”

林小晚的心跳漏了一拍,抬头看他,他已经往前走了,背影挺拔,像那座公正碑。阳光透过会场的窗户照进来,落在她脸上,暖烘烘的。她忽然想起吕州的桃花,想起砚台里的墨,想起那些没说出口的话——或许这样也很好,不清不楚,却又明明白白,像春天的风,吹过就留下痕迹,不必非要抓住不放。

而远处的高育良,走到门口时回头看了一眼,正好对上她的目光。两人相视一笑,像交换了个秘密。有些感情,不必说破,放在心里,像墨条泡在清水里,慢慢晕开,反而更长久。

上一章 第九章 高育良:青萍之末,心澜之始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11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