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的阴影并非骤然降临,而是如同逐渐收紧的绞索,缓慢却不容置疑地挤压着初生的人间。天际那道不祥的裂痕日益狰狞,从中渗出的暗红光芒仿佛淤积的毒血,将周遭的云霭都染上了一层诡谲的色彩。更令人不安的是,大地深处传来的震动变得越来越频繁,有时是轻微的、几乎难以察觉的颤抖,有时则是猛烈的、足以让人摔倒在地的摇晃。每一次震动,都伴随着渭水更加狂暴的咆哮和远方山石滚落的轰鸣,仿佛有一个被困的巨人在疯狂地撞击着世界的牢笼。
随着这些异变的加剧,气候也变得愈发严酷。尤其是夜晚,失去了白日里那透过混沌迷雾的微弱天光,寒意如同无形的潮水,从四面八方涌来,渗入每一个窝棚,侵袭着每一个单薄的身躯。人们蜷缩在一起,依靠着彼此微不足道的体温,以及女娲周身自然散发出的、柔和而温暖的母性光辉来抵御那刺骨的冰冷。伏羲凭借对地脉和风向的洞察,指引人们搭建了更为避风的居所,但即便如此,对无尽黑暗和彻骨寒冷的恐惧,依旧如同厚重的迷雾,弥漫在整个聚落之中,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孩子们在睡梦中瑟瑟发抖,成人们的脸上也写满了对未来的茫然与忧惧。
在一个格外凛冽的夜晚,星月无光,寒风呼啸。又一场远超以往的剧烈地动猛然袭来!这一次,破坏力不仅限于摇晃,附近一座山峦的侧面,在可怕的挤压和撕裂声中,竟猛地崩裂开一道巨大的豁口。更可怕的是,崩裂处,或许是由于岩石剧烈摩擦,或许是被地底喷涌出的某种炽热物质引燃,猛地腾起一簇骇人的火苗!
那火苗起初只是小小的一团,但在干燥寒风地疯狂鼓动下,它瞬间变成了咆哮的火蛇,贪婪地舔舐着山坡上的一切。附近的枯木、灌木、甚至是一些富含油脂的特殊植物,顷刻间被点燃!一场凶猛的山火就此爆发,火焰沿着山脊疯狂蔓延,如同一头被释放的赤红巨兽,张牙舞爪地吞噬着它所触及的一切。
噼啪!噼啪!
那是林木在烈火中痛苦爆裂的巨响,震耳欲聋。熊熊的火光冲天而起,竟然强行驱散了那片区域浓重的混沌黑暗,将半个天空都映照得一片诡异的昏红。灼热的气浪随风扩散,即使隔得很远,聚落中的人们也能感受到那股扑面而来的、带着毁灭气息的热风。
惊恐的情绪如同瘟疫般瞬间席卷了所有人。在他们有限的认知里,这种能够瞬间将坚固树木化为灰烬的、跳跃咆哮的赤色怪物,与那些劈裂天空的雷电、淹没土地的洪水一样,是可怕而不可控的、纯粹的自然毁灭力量。他们尖叫着,哭喊着,下意识地向后奔逃,挤作一团,仿佛那样就能远离那可怕的灾祸。就连一些平日里勇敢的猎手,面对这天地之威,也面色发白,紧握着武器的手微微颤抖。
然而,就在这一片恐慌与混乱之中,唯有伏羲,如同一块屹立于激流中的礁石,站在原地,一动不动。他那双银色的眼眸,没有看向奔逃的人群,也没有流露出丝毫恐惧,而是深深地、专注地凝视着远处那跳跃舞动的火焰。
他看到的,不仅仅是火焰带来的破坏与毁灭。在那冲天的火光中,他更看到了某些被其他人忽略的东西。他看到了那光芒如何刺破沉重得令人绝望的黑暗,如何将周围的一切清晰地勾勒出来;他感受到了那随着热风传来的、驱散周身寒意的温暖;他甚至联想到,被这火焰灼烧过的土地,是否会变得不同?那些被火焰燎过的野兽,是否会散发出奇异的气味?
他的意识飞速运转,心中那幅浩瀚的八卦图谱再次亮起。他的目光牢牢锁定在代表“火”的离卦之上。离卦的卦象,上下是阳爻,中间是阴爻,象征着火外阳而内阴,外表炽热明亮,内部却需虚空方能燃烧。它有“丽”之意,附着、光明、美丽;亦有“明”之意,照亮、智慧、文明。
一个明晰的念头,如同破开乌云的闪电,照亮了他的心智。
他转过身,面对身边紧张地注视着火势、准备随时庇护族人的女娲,以及那些惊慌失措的族人,他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穿透了噼啪的燃烧声和人们的哭喊:“万物皆有阴阳两面,福祸相依,利弊相随。这火,能焚毁山林,吞噬万物,带来恐惧与死亡,是其阴面;然它亦能驱散黑暗,带来光明与温暖,或许……还能烤熟食物,祛除腥臊,化坚硬为柔软,此为其阳面。恐惧源于未知与无法掌控,而非事物本身。”
说罢,在众人难以置信的目光中,伏羲非但没有后退,反而小心翼翼地、一步步地向着火场边缘靠近。灼热的气流吹拂起他的银发,火光在他沉静的脸庞上跳跃。他避开那些猛烈燃烧的核心区域,目光敏锐地搜索着。
终于,他在一处刚刚烧过的、火势稍弱的边缘地带,找到了一截被雷击断、此刻正被余火缓缓燃烧的巨大树枝。树枝的一端已经化为赤红的炭火,另一端则还在稳定地燃烧着,释放出持续的光和热。
伏羲没有丝毫犹豫,他伸手握住那截树枝未燃烧的根部,手腕沉稳有力,轻轻一抬,便将这大自然的“火把”从灰烬中取了出来。火焰在他手中安然地跳跃着,驯服地燃烧,那温暖的、橙红色的光芒立刻将他周围一小片区域的寒意彻底驱散,将他挺拔的身影投映在地上,拉得很长。
这一幕,充满了原始的神性与勇气。所有奔逃的人都停下了脚步,惊惧又无比好奇地望着他们的智者,望着他手中那团被驯服的、跳跃的光明。
在众人混杂着敬畏、恐惧与期盼的目光注视下,伏羲手持这珍贵的火种,如同捧着初生的婴儿,沉稳而坚定地走回了聚落。他选择了一处开阔、远离窝棚避风处,精心挑选干燥的木材、树枝和易于燃烧的枯草,搭建了人族历史上第一个安全的火塘。他将手中的火种小心地置于其中,轻轻吹气,火焰便欢快地蔓延开来,拥抱了新的燃料,稳定地燃烧起来。
他不再仅仅是一个观察者和命名者,此刻,他成了一位传授生存之艺的老师。他耐心地教导围拢过来的人们,如何小心翼翼地添加燃料才能让火种持续不灭,又不会因堵塞而窒息;如何通过架设木材的方式来控制火势的大小;如何利用这跳动的火焰来驱散夜晚的寒冷,带来光明,让人们在黑暗中也能聚集、交谈、从事简单的活动。
最令人惊喜的发现来自于食物。有人不小心将一块狩猎获得的肉块掉入了火堆边缘,捡起来时烫得直甩手,却发现被火焰灼烧过的部分散发出一种难以言喻的、诱人的焦香。尝试着咬了一口,原本腥膻难嚼的生肉变得外焦里嫩,异常美味!伏羲立刻引导人们尝试将那些坚硬难以消化的块茎、坚韧的肉块放在火边烘烤。火焰的魔力显现了,它改变了食物的本质,使其变得松软、喷香,更易于咀嚼和吸收,大大提升了食物的利用率和滋养效果。
黑夜,从此不再仅仅意味着令人绝望的冰冷和潜伏的危险。那一塘跳跃的火焰,成为了聚落的心脏,成为了所有人的希望之光。人们自然而然地围坐在火塘边,脸庞被温暖的光晕照亮,原本紧绷的、充满恐惧的表情松弛下来,变得安宁甚至愉悦。他们分享着烤熟的食物,低声交谈,孩子们甚至在火光映照下重新开始了嬉戏。他们的眼中,充满了对伏羲的无限敬仰与感激。这一团由灾难中取回的、被智慧驯服的火焰,不仅带来了物理上的温暖与光明,更如同点亮了人类文明浩瀚星空的第一颗、也是最至关重要的一颗星火,它以不可阻挡之势,开始驱散蒙昧的黑暗。
女娲静静地站在人群外围,看着她所创造的孩子们在火光中变得安心、团结、充满生气。她又将目光投向火塘旁那个沉静而睿智的身影,他正专注地教导着族人如何翻动烤架上的食物。一股复杂而汹涌的情感在她心中翻腾,有看到子民摆脱困境的由衷欣慰,有对他那深不可测智慧的深深依赖,还有一种……早已悄然滋生、却在此时此刻变得无比清晰强烈的、超越兄妹之情的悸动与倾慕。她深知,前方等待着他们的,或许是更大的未知与危机,而能够并肩面对这一切的,唯有他们彼此。他们必将,也必须,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
消息
【剧本】《黑红》已完结,欢迎欣赏、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