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之虚,云雾缭绕。这座传说中的圣山,据说是天地支柱,也是伏羲当年观天测地、演画八卦的圣地。如今,来自四面八方的巫觋们正沿着崎岖的山路向上攀登,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庄严而凝重的神情。
大巫觋苍走在最前面,手中的玉杖发出幽幽青光,指引着方向。他已经三百余岁,是现存最年长的巫觋,也是伏羲亲自教导的第一批学生之一。跟在他身后的是各部落的大巫:有来自河洛的觋禹,精通历法;有来自西山的巫苓,擅长医药;有来自南林的觋炎,掌管祭祀;还有来自东海的觋玄,通晓文字...
没有人说话,只有脚步声和偶尔的鸟鸣打破山间的寂静。每个人心中都明白这次集会的意义——始祖即将彻底离去,文明的火炬需要有人来接续。
登上山顶,一片开阔的平地展现在眼前。中央矗立着一块天然形成的太极石,阴阳分明,据说是伏羲演易时坐过的圣石。四周散落着一些石凳石桌,上面刻着古老的卦象符号。
"就是这里了。"大巫觋苍的声音有些颤抖,"当年始祖就是在此处,为我们讲授《易》理。"
众人肃然起敬,纷纷跪拜。巫苓轻轻触摸着太极石,忽然泪流满面:"我仿佛还能感受到始祖的气息。"
觋禹仰观天象,神色凝重:"星象显示,紫微垣光芒渐隐,太微垣却有新星生发。这是始祖归化,文明自立的天象。"
夜幕降临,巫觋们在山顶燃起篝火,围坐在一起。火光映照着一张张虔诚而坚定的面孔。
大巫觋苍站起身,声音苍老却有力:"诸位都知道,始祖化龙归墟,庙祀已立。然文明之道,非仅靠祭祀可传。八卦易理、历法医术、文字音律,这些始祖所授的智慧,需要有人专司守护、阐释和传承。"
觋炎接话:"往日我们聆听神谕,传递天意。今后,我们要主动扛起文明旗帜,成为智慧的守护者。"
年轻的觋玄有些不安:"可是我们能做到吗?没有始祖指引,万一解读错误..."
"所以我们需要立誓。"大巫觋苍坚定地说,"不是为束缚,而为明志;不是为权力,而为责任。"
众人皆以为然。于是决定在次日黎明,举行一场庄严的盟誓大会。
这一夜,无人入睡。巫觋们或观星象,或研卦理,或整理药方,或默诵经文,都在为即将到来的盟誓做准备。山顶上弥漫着一种神圣而紧张的气氛。
黎明时分,东方既白。所有巫觋沐浴更衣,身着青色礼袍,头戴羽冠,手持各自的法器:观星者持玉圭,行医者持药鼎,掌礼者持羽翣,记事者持龟甲。
大巫觋苍站在太极石前,面向东方。朝阳初升,万道金光穿过云层,照亮了整个山顶。
"吉时已到!"觋禹高声宣布。
盟誓开始。首先由三十六位巫觋手持玉琮,按八卦方位站立,吟唱《文明颂》,歌颂伏羲女娲创制文明的功绩。歌声古朴庄严,在山谷间回荡。
接着,大巫觋苍步上太极石,手持玉杖指向苍穹:
"皇天后土,伏羲女娲之神灵共鉴!"
所有巫觋齐声应和:"共鉴!"
"吾等巫觋,蒙始祖授以智慧,得晓天人之道。今誓曰:"
众人跪地,右手抚心,左手向天,齐声立誓:
"必当恪尽职守,观星象以授民时!"
"必当恪尽职守,尝百草以疗民疾!"
"必当恪尽职守,掌礼仪以和万邦!"
"必当恪尽职守,习文字以记往事!"
"必当恪尽职守,解卦象以决疑忧!"
誓词一声比一声高昂,一句比一句坚定。当最后一句"定使始祖之道,薪火相传,永不断绝!若有懈怠,天地共弃!"响彻云霄时,奇迹发生了。
山顶忽然霞光万道,云开雾散,一道彩虹横跨天际。太极石发出柔和的光芒,仿佛在回应众人的誓言。所有巫觋都感受到一股强大的力量注入心中,那不是神力,而是一种坚定的信念和责任感。
盟誓既毕,接下来是分工定责。众人根据各自擅长的领域,进行了更细致的分工。
觋禹带领十位擅长观测的巫觋,专司天文历法。"我们要精确推算节气,指导农时,记录天象变化。"他们被称为"天官",是后世史官的雏形。
巫苓带领八位精通医药的巫觋,专司治病救人。"我们要尝百草,明药性,编医方,救死扶伤。"他们被称为"医官",是医师的源头。
觋炎带领六位熟知礼仪的巫觋,专司祭祀和人伦。"我们要制定礼仪,维护秩序,调和纠纷。"他们被称为"礼官",是礼制的守护者。
觋玄带领四位擅长文字的巫觋,专司记录和保管。"我们要记录历史,保管文献,传承知识。"他们被称为"史官",是文明的记忆者。
其余巫觋则各有所司:有的专攻卦象占卜,有的研究音律歌谣,有的负责教导子弟,有的掌管部落档案...
大巫觋苍看着这一切,老泪纵横:"昔日始祖教导我们时,曾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今日方知深意啊。"
分工既定,众人将誓言和分工细则用最古老的文字刻在玉版上,埋在太极石下,以示天地共鉴,永世不忘。
日落时分,盟誓大会结束。巫觋们即将各自返回部落,履行自己的使命。
临别前,大巫觋苍将一把象征传承的玉杖交给年轻的觋玄:"我老了,未来的道路要靠你们年轻人了。记住今天的誓言,文明传承,重于性命。"
觋玄郑重接过玉杖:"必不负所托!"
众人下山时,回头望去,昆仑虚在夕阳中显得格外神圣。他们知道,从此以后,文明的核心从神祇的直接授予,转移到了人族自身的传承与学习之上。
回到各自部落,巫觋们立即开始了工作。
觋禹在河洛部落建起了第一座观星台,精确推算节气,指导农时。他还创造了"干支"纪年法,使时间记录更加系统。
巫苓在西山部落开辟了药圃,种植各种草药,编写《本草初经》,详细记录药性和用法。
觋炎在南林部落制定了详细的礼仪规范,从祭祀到婚丧,从盟会到日常,都有章可循。
觋玄在东海部落建立了第一个档案馆,将龟甲、玉版、竹简分门别类保管,并开始编写部落编年史。
其他巫觋也各司其职:有的开设学舍教导文字,有的研究改进农耕技术,有的调解部落纠纷,有的创作歌谣传承历史...
文明没有因为始祖的离去而停滞,反而因为巫觋们的承担而更加蓬勃发展。知识被系统整理,技术被广泛传播,文化被深入挖掘。
每年春分,各部落的巫觋都会重返昆仑虚,交流心得,统一知识,解决疑难。这个传统持续了数百年,成为华夏文明自我更新和发展的重要机制。
许多年后,当觋玄也成了大巫觋,他带着年轻一代再次登上昆仑虚。站在太极石前,他感慨地说:"始祖化天地,巫觋承使命。文明之火,不在庙堂之高,不在祭祀之隆,而在每一个传承者的心中,在每一次知识的传递中,在每一代人的接续中。"
年轻的巫觋们跪地立誓,如同当年他们的先辈一样。
从此,"巫觋"不再仅仅是通神的媒介,而成为一个承担着文化传承使命的稳定阶层。他们接过了伏羲女娲留下的文明火种,用一代代人的努力使其永不熄灭。
昆仑盟誓,标志着中华文明完成了从神传到人承的伟大转变。虽然道路漫长,挑战众多,但只要有传承者在,文明就不会断绝;只要有薪火相传,智慧就会永远照亮中华民族的前行之路。
————
消息
【剧本】《黑红》已完结,欢迎欣赏、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