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影视同人小说 > 若璃传:不向春光折细腰
本书标签: 影视同人  如懿传改编  清朝     

要殿选了

若璃传:不向春光折细腰

内监哑着尖细的嗓音喊到:“二品河道总督苏廷焕之女,苏若璃,年十六”

若璃收回心神,广袖轻轻一拂,天青色旗装的裙摆随着她的动作微微漾开,裙上绣着的梨花仿佛被这一动惊醒,琉璃珠缀成的“雨滴”轻轻碰撞,发出细碎悦耳的声响

她身姿摇曳上前一步,稳稳跪下,额头几乎要触到冰凉的金砖地面,声音清朗却带着恰到好处的恭顺:“臣女苏若璃拜见皇上太后,愿皇上太后万福金安。”

……

胤禛听到“苏廷焕之女”几个字,指尖在御案上轻轻一顿

他抬眼看向阶下的少女,隔着通天冠上垂落的珠串,将她那身清雅的天青色旗装和发间晃动的珍珠步摇尽收眼底

他自然记得苏家父子——半月前,苏大学士和苏廷焕秘求觐见,献上的水泥方子与牛痘秘法,皆是利国利民的大功

……

对胤禛而言,这实在是太划算的交易,苏家一门三子皆是栋梁,忠诚且有才干,比起他们能为朝廷做的贡献,让一个女子在宫中做个“富贵闲人”,甚至不侍寝、不生子,实在微不足道,不过是换个地方让她继续养花弄草、读书作画罢了

……

“是苏大学士的孙女?”胤禛开口问道,声音不高,却带着帝王特有的威严,在安静的殿内清晰传开

若璃垂着眼帘,长长的睫毛在眼下投出浅浅的阴影,语气平静无波:“正是小女祖父。”她能感觉到太后的目光落在自己身上,带着审视,却并不锐利,倒像是在打量一件早已得知底细的物件

太后轻轻颔首,看着若璃那身素净精致的旗装,以及她身上那份与年龄不符的沉静,心中暗忖:果然是苏大学士教出来的孙女,瞧着便知是个有规矩、懂分寸的

说白了,就是把这姑娘送进宫来“圈养”,跟养个宗室公主也差不多,倒省了不少心思……

……

胤禛依着选秀的流程,继续问道:“可会些什么?”他其实从苏廷焕的奏折里早就看过——这姑娘擅长笔墨丹青,爱读话本子,还会自己捣鼓胭脂水粉,倒是个心思细腻的

若璃心里“噗嗤”一声,想起祖父和父亲临走前反复叮嘱的“放松些,不用刻意表现,也别出错”,便如实答道:“小女会作诗。”反正也不用靠才艺争宠,随口答了便是

……

“噢?”胤禛倒来了些兴致。他向来喜欢有才情的女子,尤其对方还是苏大学士的孙女,便生出几分考较的意思,语气也带了点长辈对晚辈的随意:“不如以朕作首如何?”

太后侧头看了他一眼,眼中闪过一丝了然——这是又起了好为人师的兴致了

若璃垂眸思索了片刻,脑子里过了几个祖父教过的典故,又想起前世偶尔听过的几句颂诗,稍一拼凑,便有了腹稿。她轻轻抬头,目光坦然地望向御座方向,朱唇轻启,声音清亮:

“紫极巍巍映九霄,龙袍玉带绣云绡。烽烟但见旌旗卷,治世唯闻鼓乐调。

安社稷,抚黎苗,明君德政比唐尧。山河一统千秋颂,御笔亲题盛世谣。”

……

一首歌颂圣主的诗脱口而出,字句工整,意境也算开阔。若璃自己都在心里汗颜:前世明明是个连唐诗三百首都背不全的学渣,到了这古代,竟能随口就能诌出几句来,看来这环境果然能逼出人的潜能

“好!不愧是苏大学士之女,好才情!”胤禛听完,眼中露出明显的欣喜。他原本没抱太大期望,没想到这姑娘不仅敢接话,诗作得还真有几分气度,既赞了他的功绩,又暗合儒家治国的理念

这样一来,日后在宫中烦闷时,倒能找她讨教讨教诗词,也算多了个解闷的去处

太后也满意地点点头,对身边的嬷嬷低语了一句,显然是认可了苏若璃的表现:“苏大学士的孙女,果真有如他一般的才情。”

……

司礼太监见皇上和太后都面露赞许,立刻尖着嗓子高声唱喏:“苏若璃,留牌子,赐香囊!”

一个绣着缠枝莲纹样的锦缎香囊被太监用托盘呈了上来,若璃双手接过,指尖触到香囊上细腻的针脚,还有里面香料散发出的淡淡清芬

她再次屈膝行礼,声音里带着恰到好处的感激:“多谢皇上隆恩,多谢太后夸赞。”

起身退下时,若璃的心跳比刚才快了几分,但不是因为紧张,而是抑制不住的期待。祖父和父亲果然说中了!皇上的态度温和,太后也并无恶意,看来“不侍寝、不生子,安安稳稳做富贵闲人”的日子,是真的能实现了

她攥紧手中的香囊,天青色的裙摆扫过金砖地面,留下一道轻盈的痕迹。走出云意殿时,暮色已经漫上宫墙,远处传来晚钟的声响,悠长而宁静

若璃抬头望向天边的晚霞,嘴角忍不住微微上扬——她在这紫禁城里的悠闲日子,总算要开始了

……

若璃迈着轻快的步伐走在宫道上,天青色旗装的裙摆随着步伐轻轻摇曳,琉璃珠串发出细碎悦耳的声响。宫墙高耸,朱红的颜色在夕阳下显得格外肃穆,可她的心情却如同春日里欢脱的雀鸟

选秀顺利通过,意味着她即将开启在宫中悠闲自在的生活,想到不用像其他秀女那样争宠生子,只需读书作画、调配胭脂,制香,她的脚步越发轻盈

然而,沿途的景象却与她的心情形成鲜明对比。一些秀女用帕子抹着泪,梨花带雨的模样满是失落与不甘。她们或许怀揣着入宫得宠、光耀家族的梦想,如今梦碎,泪水里藏着无尽的委屈与无奈

若璃心中微微一叹,庆幸自己有家族的庇护,不必经历这般痛苦的落差

终于走出宫门,苏府那熟悉的马车早已在等候。车身装饰精美,彰显着苏家的富贵。云香拿着柔软的披风,云林则满脸关切,两人快步迎上来,异口同声唤道:“小姐!”云香小心翼翼地将披风披在若璃肩上,动作轻柔,生怕弄乱了她的发饰;云林则伸手搀扶,眼神中满是担忧与心疼

“回家吧。”若璃轻声说道,声音里带着难以掩饰的轻松与惬意。在云林的搀扶下,她优雅地登上马车。车厢内布置得舒适奢华,软垫柔软,散发着淡淡的熏香,让人心神安宁。云香和云林随后也上了马车,坐在门帘外,时刻准备着照顾若璃

随着车夫一声吆喝,马车缓缓启动,车轮碾过石板路,发出有节奏的声响。若璃透过车窗,看着京城的街道逐渐熟悉起来,心中满是对家的思念。她想象着回到苏府后,在自己的小院子里,泡一壶清茶,翻看喜爱的话本子,或是继续钻研新的胭脂配方,嘴角不自觉地扬起一抹微笑

马车向着苏府的方向而去,载着若璃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也载着她即将踏入深宫的淡淡期待,在暮色中渐行渐远

——

————

“济州协领沈自山之女——沈眉庄,年十七!”

随着宣旨太监那一声尖利刺耳的嗓音划破殿内凝滞的空气,身着玫瑰紫千瓣菊纹旗装的沈眉庄莲步轻移,她优雅地跪下行礼,声音清脆又不失沉稳:“臣女沈眉庄参见皇上太后,愿皇上万岁万福,太后祥康金安。” 声音在空旷的大殿内回荡,竟隐隐有几分余韵

……

太后瞥了眼身旁沉默不语的胤禛,率先开口打破寂静:“可曾读过什么书?”

“臣女愚钝,看过《女则》与《女训》,略识得几个字。”沈眉庄垂眸作答,睫毛在眼下投出一片小小的阴影,姿态谦逊又得体

“这两本书都是讲女德的,不错。”胤禛摩挲着手中的白玉扳指,低沉的声音里听不出情绪。顿了顿,他又问:“读过四书吗?”

“臣女不曾读过。”沈眉庄依旧不慌不忙地回应

太后微微点头,道:“女儿家多以针线活为主,你能识得几个字,就很不错了。”她的话音刚落,掌事太监便立刻高声唱喏:“沈眉庄,留牌子,赐香囊!”话音落下,一名小太监托着鎏金托盘上前,托盘上的翡翠香囊泛着温润的光泽,缓缓递到沈眉庄面前

……

“大理寺少卿甄远道之女——甄嬛,年十七!”

身着浅绿色云雁旗装的少女盈盈下拜,身姿轻盈如春日新柳。她声音清脆:“臣女甄嬛参见皇上太后,愿皇上太后万福金安。”

胤禛开口:“甄嬛?哪个嬛?”

“嬛嬛一袅楚宫腰,正是臣女闺名。”甄嬛答得干脆利落,声音里带着少女特有的灵动

“是蔡伸的词,诗书倒是很通。”胤禛目光如炬,直直地盯着阶下的甄嬛,“抬起头来,不知是否担得起这个名字。”

甄嬛依言抬眸,露出一张清秀的面容。刹那间,殿内陷入一片诡异的安静

胤禛眼神猛地一震,握着扳指的手青筋微起;太后手中捻动佛珠的动作也戛然而止,两人皆是面露惊色——眼前的甄嬛,那眉眼、那神态,竟有五分像极了已故的纯元

……

太后很快回过神来,率先打破寂静,语气严肃:“甄字犯了皇帝名讳。”

“回太后,”甄嬛膝盖微弯,不卑不亢地回应,“当年臣女父亲为官,先帝康熙见父亲姓名,赞‘姓甄好,听着像忠贞之士’,以此勉励。”她条理清晰的回答,让一旁的宫女太监们都忍不住暗暗咋舌

“先帝的意思朕明白。”胤禛开口,声音低沉,听不出喜怒

太后余光看了眼儿子,随后道:“走上前来。”

甄嬛起身迈步时,早有准备的太监将茶水泼在金砖上。她踩着湿漉漉的水渍稳步向前,步履稳健。突然,太后身侧竹息怀中一直安静的白猫“喵呜”一声窜出,张牙舞爪地直扑她的裙摆!

站在一旁的秀女孙妙青脸色瞬间煞白,死死咬住下唇,身子都忍不住微微颤抖;而甄嬛却只是微微顿足,眼神镇定,裙角丝毫未乱

“倒还稳重。”太后终于松口,语气里有了几分认可

“甄嬛,留牌子,赐香囊!”太监高声唱道

……

"松阳县丞安比槐之女,安陵容,年十六!"

殿外蝉鸣突然噤声,身着水绿色荷花旗装的少女莲步轻移

若璃所赠的绸缎在她身上泛着温润光泽,银丝绣就的荷花仿佛带着露水,游鱼穿梭的绣线随着行礼动作若隐若现,倒真像是从江南水墨画中走出的仕女

"臣女安陵容参见皇上太后,愿皇上太后万福金安。"她的声音怯生生的,像受惊的雀儿,却在抬头时撞见胤禛打量的目光

"这一身很是清爽,尤其是那荷花与游鱼。"胤禛的目光在她旗装上稍作停留。少女眉眼秀气,虽无惊艳之色,可这身衣裳衬得她宛如初绽的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模样倒也顺眼

安陵容的指尖深深掐进掌心,强压下狂喜:"多谢皇上赞赏!"她几乎要咬碎下唇才能不让声音发颤

"安陵容,留牌子,赐香囊!"太监尖细的嗓音响起时,鎏金托盘上的香囊已递到面前

她颤抖着接过,素白的手指触到绣着并蒂莲的锦缎,忽然想起苏若璃递衣裳时淡然的模样。若不是那位贵人相助,此刻自己怕是早已灰溜溜地被撂了牌子

宫道上,安陵容紧紧攥着香囊,泪水终于决堤。"我中选了……母亲…我终于中选了!"她喃喃低语,声音混着哽咽消散在红墙绿瓦间。远处,角楼的飞檐刺破晚霞,仿佛在向她昭示着:从此刻起,紫禁城的风云,再与松阳县那个被人轻贱的县丞之女,息息相关

上一章 若璃最大的金手指就是她的家人(也可能是我) 若璃传:不向春光折细腰最新章节 下一章 位分初定,我家女儿封妃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