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圆明园,金桂开得正盛,万方安和的庭院里、廊檐下,处处飘着甜得发腻的香气
若璃提着竹篮,带着云林、云香几个往桂树下走,身后跟着两个被临时拉来帮忙的侍卫,手里各拎着一把长杆小网
“看准了那些黄澄澄的,别打落了嫩叶。”若璃仰头望着枝头缀满的金桂,笑着叮嘱
侍卫们应着,小心翼翼用网兜勾住花枝轻摇,金色的花瓣便簌簌落在竹篮里,像撒了层碎金。云香她们蹲在地上,捡拾着落在青草上的花瓣,不时被香气熏得笑出声
不多时便摘了满满三篮。回到厨房,若璃挽起袖子,亲自和云林捣鼓起来——花瓣用清水漂净沥干,和进木薯粉里揉成面团,再搓成一颗颗圆滚滚的小丸子,下锅煮熟后捞进冰镇的糖水里,撒上两把新鲜桂花,一碗清甜爽口的桂花珍珠丸子就成了
“这两碗给两位大哥送去。”若璃端起两碗递过去,眉眼弯得像月牙,“辛苦你们帮忙摘桂花了,尝尝鲜。”
两个侍卫有些受宠若惊,连忙接过,连声道谢。捧着温热的碗,丸子Q弹,桂香浓郁,甜丝丝的滋味从舌尖漫到心里,比在营房里喝的糙米粥暖多了
其中一个忍不住笑道:“娘娘做的这丸子,比御膳房的还好吃!往后有摘桂花的活儿,奴才们随叫随到!”
若璃被逗笑,挥挥手让他们回去歇息。廊下的阳光透过桂叶洒下来,落在剩下的桂花丸子上,泛着甜甜的光。云香咬着丸子叹道:“在园子里真好,能这么自在地做吃食,宫里哪有这福气。”
若璃望着满院桂香,心里也觉得熨帖——这大概就是她想要的安稳,有花有食,有身边人陪着,日子像这桂花丸子一样,慢慢品,都是甜的
————
这两个侍卫原是满军旗的八旗子弟,家世清白才被选来圆明园当差。捧着那碗桂花珍珠丸子,只觉甜香沁脾,连带着手脚都轻快了几分
若璃见他们吃得欢喜,又让厨房多做了些,笑着说:“辛苦各位轮岗值守,这点东西当是添个念想。”
二人谢了恩,捧着食盒往侍卫营房去。值岗的弟兄们见了,都围拢过来,你一碗我一碗分着吃。人群里,年轻的富察傅恒正捧着碗,小心咬了一口丸子,桂花的甜混着木薯的糯,让他不由得弯了弯眼
旁边一个出身董鄂氏的侍卫轻轻碰了碰他的肩,扬眉道:“怎么样?我就说苏将军的妹妹特别好,待人亲厚,一点架子都没有吧?”
富察傅恒咽下嘴里的丸子,笑着点头:“确实。先前只听闻苏家小姐才情出众,今日才知性子也这般温和。”
周围的人听着,也跟着附和。络腮胡侍卫咂咂嘴:“瑾妃娘娘是真体恤人,比宫里那些摆架子的主儿强多了!”
旁边有人接话:“那是,没瞧见苏将军待她多亲厚?前阵子我还在营里见过苏将军,他跟咱们提过,说自家妹妹最是心善。”原来这侍卫里有几个曾随苏逸尘在边关待过,论起来还算有几分私交,此刻吃着若璃做的吃食,更觉亲近
“往后可得更上心些,”领头的侍卫擦了擦嘴,眼里带着笑意,“能在这园子里护着这样的主子,是咱们的造化。”
金桂的香气飘进营房,混着甜丝丝的味道,让这初秋的午后添了几分暖意
侍卫们轮班时,脚步都比往日轻快,望向万方安和的目光里,也多了几分真心实意的守护
————
不过半个月的光景,若璃与云林她们,已能叫出常来万方安和附近当值的几个侍卫名字了。络腮胡的是佟佳·巴图,眉眼清秀的是富察·傅恒,性子爽朗的是董鄂·卓林,沉稳少言的是伊尔根觉罗·明安,还有个爱嚼些趣闻的瓜尔佳·景瑞,以及偶尔会来轮岗的那拉·舒敏
这日午后,若璃让云香端了些新晒的桂花糕出去,见几人正在廊下歇脚,便笑着唤了声他们的名字。待众人谢过,她才恍然道:“你们竟都是满族大姓呢。”
佟佳·巴图挠了挠头,粗声笑道:“娘娘说笑了,咱们看着是大姓,其实都是旁支,家里长辈嫌我们年纪轻、性子毛躁,才打发来当几年侍卫磨磨性子。”
董鄂·卓林闻言,伸手拍了拍身旁的富察·傅恒,扬声道:“要说真名门,还得是他——镶黄旗沙济富察氏的小公子,根正苗红着呢!”
周围几个侍卫也跟着打趣:“可不是,傅恒这出身,在咱们这儿算是头一份的。”
富察·傅恒年纪尚轻,看起来不过十五岁,被众人说得有些不好意思,耳根微微发红,只低头捻着腰间的玉佩,轻声道:“都是当差,没什么不一样的。”
若璃看着他青涩的模样,又瞧了瞧旁边几个虽出身大姓却甘愿来当侍卫磨性子的年轻人,心里暗暗点头——这些旗人子弟,纵是名门之后,也需从基层历练起,倒比京里那些养尊处优的勋贵子弟多了几分踏实
她笑着将桂花糕往他们面前推了推:“快尝尝吧,刚出炉的,配着茶吃正好。管你们是哪支哪派,在这儿当差辛苦,这点心意总是要收的。”
佟佳·巴图率先拿起一块塞进嘴里,含糊着赞道:“娘娘这手艺,比家里嬷嬷做的还香!”众人听了都笑起来,廊下的气氛越发热络,倒像是相识多年的邻里一般,没了半分主仆间的生分……
……
……
若璃听了他们的话,笑着摇头:“你们可别妄自菲薄。能让皇上把圆明园的护卫差事交托给你们,可见能力出众,这可不是谁都能担的责任。”
几句话说得众人脸上泛起红意,却又忍不住挺直了腰杆,眼底透着几分被认可的骄傲。佟佳·巴图嘿嘿笑起来:“娘娘这话实在!咱们当差,就盼着能让人瞧得起。”
秋日的阳光正好,若璃搬了把太师椅坐在廊下,眯着眼晒着太阳,和他们闲聊起来。说到兴起处,她提起近来瞧的画本子,眉眼弯弯:“要说这画本子,还是我二哥眼光最好,每次捎来的都是市面上难得一见的新篇,情节又巧,人物又活。”
话音刚落,董鄂·卓林便扬声接话:“娘娘这话可不对了!前几日我休沐,瞧见京城‘文渊堂’新出了一套《江湖客》,听说是江南才子的新笔,连书铺掌柜都说是近来最俏的货。”
若璃闻言,像只被惊扰的小兽般微微睁大了眼,语气里带着点不服气的“炸毛”:“不可能!我二哥昨日才让人送了画本子来,特意说都是刚出的新刊,怎么会有我不知道的?”她微蹙着眉,显然不信自己的消息会落后
旁边的富察·傅恒忍不住笑道:“许是苏詹事还没来得及寻到?那《江湖客》我也听过,说是讲侠客行侠仗义的,确实新鲜。”
若璃轻哼一声:“等我写信问问二哥,定是他漏了!”嘴上这么说,眼里却已露出几分好奇
不远处,云香正给辛夷递了杯茶,两人望着廊下这热闹的光景,都忍不住弯了弯眼
辛夷轻声道:“娘娘在这儿是真自在,竟能和侍卫们聊得这样热络。”云香点头笑道:“可不是,在宫里哪有这光景?瞧着娘娘开心,咱们也舒坦。”
阳光透过桂树叶的缝隙洒下来,落在若璃带点娇嗔的脸上,落在侍卫们爽朗的笑谈里,连空气都染上了几分慵懒又鲜活的暖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