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影视同人小说 > 若璃传:不向春光折细腰
本书标签: 影视同人  如懿传改编  清朝     

相约解封杏花酒

若璃传:不向春光折细腰

若璃指尖捻着刚调好的薄荷香粉,忽然抬眼望向廊外渐深的日影,唇角弯起轻快的弧度:“你们看这日头,一天比一天斜得早了,估摸着这夏天呀,没几日好赖着了。”

她转头看向廊下的侍卫们,眼里闪着狡黠的光,像藏了个早就备好的秘密:“等秋风一吹,天凉快了,咱们就把春天在杏花春馆酿的那坛酒挖出来分了——还记得吗?当时摘了满篮的粉白杏花,一层花瓣一层冰糖压进陶瓮,傅恒还帮着用木杵压实了呢,说那样发酵得匀。”

这话一出,廊下顿时热闹起来。佟佳·巴图一拍大腿,络腮胡都跟着颤:“可不是嘛!那天摘花瓣摘得我手都酸了,娘娘还笑我笨,说我一碰就掉一大片!那酒埋在桂花树下,现在不定浸了多少花香呢!”

董鄂·卓林也笑:“我记得当时云香姑娘还在瓮口系了红绳结,说像给酒坛戴了花。这都三个多月了,花瓣该融在酒里了,喝着定是甜丝丝的,带着股子春日的俏劲儿。”

若璃指尖点了点他:“就你记得清楚。到时候开封,得用新摘的秋梨切片下酒,甜脆解腻,再让厨房蒸两笼蟹粉小笼,配着喝才叫舒坦。”

富察·傅恒站在廊柱旁,听着她细数当日酿酒的细节,眼前仿佛又浮现出春日杏花纷飞的模样——她穿着蔷薇色襦裙,蹲在溪边捋花瓣,皓腕上的红宝石十八子映着水光,比枝头的花还要艳。他喉结动了动,低声接了句:“埋酒的地方我做了记号,秋天一到,我去挖出来。”

若璃闻言笑得更欢:“好啊,就等你来开封。到时候谁要是巡逻来晚了,可就只能闻闻酒香咯!”

瓜尔佳·景瑞难得插了句:“那日我定提前把后山的野栗子烤好,就着酒喝。”

风从荷塘吹过,带着荷叶的清香,混着众人的笑声,倒比话本里的热闹更真切几分

廊下的侍卫们聊着秋日的酒,仿佛连眼前的暑气都消散了些,只剩下对那坛杏花酒的念想,像颗甜甜的果子,在心底慢慢熟透了

……

若璃望着廊外渐染秋意的天色,忽然吟诵起来:“秋日薄暮,用菊花煮竹叶青,人与海棠俱醉。”

她指尖轻点着案上的香盒,眼里漾着憧憬的光:“到时候啊,咱们就在这廊下摆个小泥炉,炉上烤着景瑞采的野栗子,噼里啪啦响着,香得能勾人魂。再温一壶新开封的杏花酒,旁边炭炉上煨着菊花茶,加两颗冰糖,又暖又润。”

“我穿着新做的蜜合色夹袄,你们换了轻便的秋装,围着炉边坐一圈,栗子剥得手暖,酒喝得微醺,菊花茶润着嗓子,再讲讲新听来的话本子……”她越说越入神,嘴角弯得像月牙,“这日子,可不就赛过神仙了?”

佟佳·巴图听得直咽口水,憨声道:“娘娘说得奴才现在就想去翻那酒坛子!烤栗子配酒,想想都美得慌!”

富察·傅恒望着她眼里的光,仿佛已看见秋日薄暮里的景象——她被炉火烧得脸颊微红,指尖捏着温热的酒盏,笑声混着栗子的焦香漫开来

他攥了攥腰间的香囊,那清凉的草木香里,竟也提前染上了几分秋日的暖

董鄂·卓林笑道:“就等娘娘一声令下,到时候奴才们把桌椅都搬出来,保证安排得妥妥帖帖!”

若璃被他们说得心头发痒,起身走到廊边望了望天色:“快了快了,等这几日的桂花再开得盛些,咱们就开坛。”

风卷着几片早落的秋叶掠过,带着清浅的凉意,却吹得人心里暖融融的——毕竟有盼头的日子,总是过得格外甜

……

若璃转头看向一脸馋相的佟佳·巴图,忽然促狭地眨了眨眼:“巴图,那日你可得多带些烤栗子回去。”

见他愣神,她忍不住笑出声:“忘了?你上次说你家那位察哈氏姑娘最爱吃甜糯的东西,这烤栗子刚出炉时又香又面,带回去给她尝尝,保管欢喜。”

巴图被说中心事,黝黑的脸霎时红了大半,挠着后脑勺嘿嘿直笑:“娘娘还记得这个……奴才记下了!到时候多烤两兜,用棉帕子裹着,回去还热乎着呢!”

富察·傅恒在一旁听着,想起巴图偶尔提起的那位姑娘——据说性子爽朗,做得一手好奶茶,和巴图正是相配。他望着若璃含笑的眉眼,忽然觉得,她记着的何止是烤栗子,连他们这些侍卫家里的小事,都悄悄放在了心上

董鄂·卓林拍了拍巴图的肩膀,打趣道:“听见没?娘娘都替你想着了,到时候可别光顾着自己吃,把正事忘了。”

巴图急得摆手:“哪能呢!奴才保证,先给姑娘留足了,剩下的才敢跟大伙儿分着吃!”

廊下的笑声惊动了檐下的燕子,扑棱棱飞起来,掠过秋日的晴空。若璃望着他们热闹的模样,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填得满满当当——这宫里的日子,原也不全是算计与凉薄,这般带着烟火气的牵挂,才最是暖人

……

巴图一听这话,黝黑的脸上顿时绽开大大的笑容,挠着后脑勺嘿嘿直笑,声音里带着藏不住的欢喜:“娘娘说的是!那日回去我就跟她说,这烤栗子是娘娘特意让多带的,她准保高兴!”

他顿了顿,又想起什么似的,粗声补充道:“对了娘娘,她还让我谢谢您呢!就是那年除夕您赏的那枚白玉透雕蝴蝶佩,她宝贝得紧,日日贴身戴着,说那蝴蝶雕得跟活的一样,翅膀上的藕荷色瞧着比院里的海棠还娇,晚上就放在枕边,说做梦都能梦见蝴蝶飞呢!”

若璃听着,嘴角弯得更甚,轻抬下巴,带着点小得意:“那是自然。我打小就跟着母亲去玉翠楼看首饰,什么料子配什么纹样,什么性子的姑娘该戴什么款式,看一眼就知道。送姑娘家的东西,就得合她的心意,既要好看,还得贴心,问我准没错。”

富察·傅恒站在廊柱旁,听着她语气里的娇俏,眼前仿佛能想象出那位察哈氏姑娘捧着蝴蝶佩的模样——定是和若璃一样,眼里闪着欢喜的光。他望着若璃被夕阳染成暖金色的侧脸,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的香囊,心里忽然觉得,她连送人的心思都这般细腻,难怪让人忍不住记挂。

董鄂·卓林在一旁打趣:“那往后兄弟们要是有了心上人,挑首饰可得来求娘娘掌眼了,保准能讨姑娘欢心!”

若璃笑得眼睛弯成了月牙:“只管来问,保管让你们个个抱得美人归!”

廊下的笑声混着渐起的暮色,像被镀上了层温柔的光。巴图把“多带栗子”的事牢牢记在心里,仿佛已能想象到姑娘收到时的笑脸,连站岗的脊背都挺得更直了些

上一章 “功臣”之女 若璃传:不向春光折细腰最新章节 下一章 孔雀绿,天青色,宝蓝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