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影视同人小说 > 若璃传:不向春光折细腰
本书标签: 影视同人  如懿传改编  清朝     

预判着有人来有人走

若璃传:不向春光折细腰

若璃用银签挑净最后一点蟹肉,银签尖还沾着丝缕鲜甜,又端起玛瑙酒杯抿了口杏花酒

酒液的清醇混着蟹肉的甘鲜在舌尖漫开,她这才抬眼,看向正指挥小禄子、小顺子收拾空碟的苏元,扬声道:“苏元,去把水榭廊下那张酸枝木小案桌支起来,再摆上几套霁蓝釉的碗筷——别用粗瓷的,仔细硌着。”

苏元愣了愣,见她眉眼带笑不像说笑,忙应声:“奴才这就去办,保管摆得周正。”

若璃转头,目光扫过围着石案忙前忙后的绿蔓、红珠等人——绿蔓手里的青玉碟刚擦得发亮,红珠正弯腰拾掇散落的蟹壳,额角都沁出了细汗。她又嗔笑着看向傅恒、明安一众侍卫,指尖轻点了点石案:“看把本娘娘的人忙的,又是搬桌子又是蒸螃蟹,手脚都没停过。你们倒好,只顾着自己吃,连句‘歇歇’都不会说。”

说着便朝苏元他们招手,声音里带了点不容置疑的温和:“你们几个也别站着了,就去水榭廊下那张新摆的桌子坐。螃蟹剩了大半篓,酱鸭舌也还有半盘,自己动手尝尝——别让我说第二遍,仔细我罚你们明天去湖里捞鱼。”

绿蔓手里还捧着刚擦好的青玉碟,闻言脸上泛起羞赧的笑,又有些拘谨地看向辛夷。辛夷温声道:“既然娘娘发话了,就去吧,左右这里有我和云香盯着,误不了事。”

……

苏元已带着小合子把案桌支好,红珠、琥珀手脚麻利地端了两盘油亮的螃蟹和一碟炸得酥脆的花生过去

小禄子、小顺子挨着桌边坐下,指尖在桌沿悄悄摩挲,脸上是藏不住的欢喜,像得了糖的孩子

……

若璃见了,才满意地转回目光,对傅恒笑道:“这样才对,热热闹闹的,谁也别闲着,谁也别饿着——独乐乐哪有众乐乐舒坦。”

富察·傅恒望着水榭廊下那桌渐渐响起的笑语——小合子正给苏元倒酒,绿蔓被红珠逗得直笑,连平日里最拘谨的小禄子都夹了块蟹肉往嘴里送

他又看了看眼前眉眼弯弯的若璃,内心一动,举杯道:“娘娘体恤下人,奴才们都记在心里。”酒液入喉,竟比方才更添了几分暖意,像浸了秋阳的蜜

……

若璃又用金柄小刀细细扒开三只螃蟹的壳,蟹黄凝在白瓷碟里像铺了层碎金,油光闪闪的

她用银匙小心分了三份,抬眼时正撞见云香、云林望着这边笑,眼底满是熟稔的暖意,像藏了一整个春天的阳光

她故意挑了挑眉,斜睨了她们一眼。云香、云林立刻心领神会,凑上前来,声音里带着点娇憨的亲昵,唤的还是没入宫时的旧称呼:“小姐~”

若璃被这声“小姐”逗得笑弯了眼,眼尾的弧度像画里描过的远山,鬓边珍珠流苏随着笑意轻轻晃,叮铃细响混着桂香漫开:“好啦好啦,知道你们眼馋了。”她把分好的蟹黄往两人面前推了推,又看向一旁正给众人添酒的辛夷,“这盘是辛夷的,刚剥的,热乎着呢,凉了就腥气了。”

辛夷放下酒壶,笑着谢过,指尖拈起银匙时,目光里带着看着自家孩子长大的温软,像春日里拂过柳梢的风

云香早夹了块蟹黄塞进嘴里,含糊道:“还是小姐剥的好,小时候在苏府后院偷酿梅子酒,您也是这样给我们分果肉……”话没说完就被云林悄悄掐了把胳膊,两人对视一眼,都想起苏府的旧时光——那时廊下的紫藤开得正盛,她们蹲在石缸边偷尝新酿的酒,被夫人发现时,若璃还把罪责都揽在自己身上。眼里的笑意更浓了,像泡了蜜的酒

……

富察·傅恒坐在对面,看着这一幕,忽然想起春日里筛杏花时,云香也是这样唤“小姐”

那时若璃正蹲在陶瓮边,裙摆沾了粉白的花瓣,听见这声便回头笑,鬓边的拥金屑落了片在肩头,和此刻的模样重叠在一起,倒比杯里的酒更让人觉得心头温软,像揣了团暖炉

……

若璃笑看着万方安和的所有人——廊下的侍卫们正低声说笑,水榭的下人们吃得热闹,云香她们捧着蟹黄笑得眉眼弯弯

她清了清嗓子,声音婉转:“琉璃灯影浸池凉,蟹爪分金酒溢香。旧友新朋同此夜,桂花风里话春酿。”

话音落时,风卷着桂香掠过,满院的菊仿佛都在点头

她又笑道:“等深秋了,用开得最好的墨菊、白菊酿酒,还要酿桂花酒。做桂花珍珠丸子时,得用新磨的糯米粉;收桂花干呢,要选晴日里晒得半干的,掺在茶里最是清甜——到时候啊,还叫上你们一起。”

……

众人听若璃说起深秋的打算,眼里都亮了起来。董鄂·卓林把佩刀往腰间紧了紧,笑道:“娘娘放心,到时候采菊、摘桂花的活儿,我们包了!保证挑最饱满的花苞来。”

佟佳·巴图正啃着蟹钳,闻言忙点头,蟹壳碎屑沾在嘴角也顾不上擦:“我还能去后山摘野栗子,就着桂花酒煮,甜糯得很!”

若璃被他逗笑,指尖拂过案上残留的菊瓣,打趣道:“要不要给你家察哈氏姑娘也留些?”

巴图愣了愣,随即挠着头笑起来,耳根微微发红:“肯定得多摘些,她就爱这口栗子甜。”

若璃笑意更深:“那可得记着,栗子要选带壳的,煮的时候加两颗蜜枣才更润。”

富察·傅恒望着廊下渐浓的暮色,琉璃灯影在水面晃成一片碎金,忽然道:“臣让姜公公备些新陶瓮,就搁在东廊的暖阁里,免得深秋寒气重,误了酿酒的时辰。”

云香正帮着辛夷收拾空碟,听见这话,笑着接话:“奴婢们也能搭把手!去年晒的桂花干还剩些,到时候掺在新酿的酒里,定是格外香。”

风卷着桂香穿过游廊,吹得“寒凝玉骨”的白瓣轻轻颤。若璃端起玛瑙杯,望着满院的笑语,忽然觉得这秋夜比春日更让人踏实——有旧友在侧,有新朋相伴,连时光都像这杯杏花酒,慢下来的每一刻都浸着甜

她抿了口酒,眼底的光比灯影更亮:“那就说定了,深秋酿新酒时,咱们还在这万方安和聚着。”

廊下的铜铃被风拂得轻响,像是应和着这个约定。水榭那边传来小禄子的笑闹声,想来是吃到了最肥的蟹;侍卫们低声说着话,佩刀偶尔碰撞的轻响,混着桂香漫在空气里,倒比任何乐曲都动听

……

若璃望着眼前这一切,忽然觉得那句“旧友新朋同此夜”说得真好。园子里有这样的时刻,让人心头暖得像揣着团秋阳,连往后的日子都生出盼头来

她望着廊下摇曳的灯影,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杯沿,冰凉的玛瑙触感透过指腹漫上来,心里轻轻叹了口气——自己作为皇家上了玉碟的妃嫔,是要在这圆明园的万方安和过到老了

宫墙太高,把外头的风都挡得钝了些,可这园子里的暖,却像桂香似的,能悄悄钻进人心坎里

往后的岁岁年年,大约就是看春樱落满游廊,听夏蝉唱彻荷塘,等秋菊缀满阶前,盼冬雪压弯梅枝

身边有云香她们的笑,有五年一换的侍卫们说些趣事(傅恒卓林他们最多五年也会离开去军营,到时候换了新面孔,或许又能听些新鲜的故事)

她低头抿了口酒,杏花的甜混着秋夜的凉,在舌尖轻轻打了个转。这样也好,把日子过成慢熬的酒,有人来有人走,像酒里不断添进的新料,酸的、甜的、辛的,终究会酿成独一份的醇

总有那么些时刻,能品出些旁人尝不到的暖来——比如此刻,傅恒杯沿的酒痕映着灯影,巴图正给新侍卫讲营里的笑话,云香她们在廊下数着飘落的桂花

风卷着片银杏叶落在案上,黄得透亮,像谁随手搁下的碎金

若璃拈起那叶子,对着灯影看了看,叶纹在光下脉络分明,倒像把这日子的纹路都照得清了

聚散本是常事,能在同行时多留些暖,便不算辜负这秋夜,也不算辜负往后漫长的岁月

风又起了,吹得桂树落了几片花瓣,正好落在她的发间,与那拥金屑的黄花相映

……

富察·傅恒一抬眸,正撞见若璃望着卓林他们的眼神——那目光里裹着温煦的笑意,像秋阳落在水面,漾着细碎的暖

他心里一动,顺着她的视线望去:卓林正拍着巴图的肩膀大笑,明安低头用银签给碟里的秋梨片摆着花样,景瑞仍对着那丛“寒凝玉骨”出神,指尖在栏杆上敲出轻缓的节奏

傅恒缓缓垂下眸,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佩刀上的缠绳。方才若璃心里念着的“五年”,他又何尝没数过?最多五年,他们这些侍卫总要轮换去军营,到时候这廊下的笑声换了新的人,杏花酒的滋味,大约也只有留在园子里的人会记得更清些

……

富察·傅恒望着若璃的侧影,鬓边珍珠流苏随晚风轻晃,在灯影里投下细碎的光

方才她望着卓林等人时眼里的暖,像根细针,轻轻扎在他心上——他比谁都清楚,那目光里没有半分逾矩的意思,可他偏生就记挂着这片刻的温柔,连带着佩刀缠绳都浸了点说不清的烫

他晓得这心思是错的。她是上了玉碟的妃嫔,他是御前侍卫,一道宫墙隔着的,何止是身份,更是不能越的规矩

方才瞥见若璃指尖摩挲杯沿的怅然,富察·傅恒心里跟着揪了一下,却只能攥紧佩刀,把那点不该有的悸动压在喉间——就像春日里帮她压在陶瓮底的杏花,再饱满的念想,也得藏在深坛里,见不得光

富察·傅恒目光扫过廊下,忽然心明如镜

董鄂·卓林方才举杯时,目光总不自觉往若璃发间的拥金屑上落,说笑声里藏着点刻意的爽朗

伊尔根觉罗·明安低头挑拣蟹肉时,碟子里的姜丝摆得格外齐整,倒像是在琢磨若璃方才说“姜醋要多搁些才不腥”的模样

连机灵的瓜尔佳·景瑞,也借着讲京城的趣闻,往若璃这边挪了半步

原来不是只有他。只是他们都藏得比他好——董鄂·卓林用笑声掩,伊尔根觉罗·明安用沉稳盖,瓜尔佳·景瑞用羞怯遮,唯有富察·傅恒自己,方才那瞬间的失神,竟被自己看得这般清楚

富察·傅恒自嘲地勾了勾嘴角,握紧的佩刀硌得掌心发疼,倒让他清醒了几分:这园子里的暖,谁都贪,可谁都得守着规矩,把那点心思锁在眼底,埋在心底,像坛底的杏花,烂在时光里,也不能冒出半分芽来

上一章 秋日暮暮,品杏花酒吃螃蟹 若璃传:不向春光折细腰最新章节 下一章 安稳的一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