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影视同人小说 > 若璃传:不向春光折细腰
本书标签: 影视同人  如懿传改编  清朝     

乐坊,兰苕,虞晚,魏嬿婉得海棠词

若璃传:不向春光折细腰

魏嬿婉在坦坦荡荡的紫藤花廊下听到消息时,非但没半分失落,反倒忍不住弯了唇角,指尖轻轻摩挲着袖中揣着的半张字帖——纸上是她刚临摹的柳体,横画还带着刻意用力的生涩,竖钩也不够挺拔,却一笔一画透着不肯将就的较真,纸边都被反复摩挲得发毛

她心里门儿清,哪会天真到指望凭一日的插花、一碗凉浆就飞上枝头当小主?那不过是她抛出去的两块试探石罢了,如今石落水响,倒让她摸清了后宫的几分门道

最关键的是试出了太后的脾性:这位娘娘看着通透得什么都懂,却不讨厌有野心的人,反倒偏爱鲜活有冲劲的模样,不像宫里其他主子,见了“往上争”的心思就皱眉头

更试出了皇上的软肋——只要太后多喜欢几分,哪怕只是随口夸一句,皇上看在太后的面子上,便会多顾念几分

就像玉贵人鸢尾,凭着那份不管不顾的肆意热烈,穿襦裙、跳野舞,换了旁人早被说“失仪”,偏她能被太后偏爱着、皇上就纵容着,这份特权,便是最好的例子

……

她虽不如鸢尾那般赤诚直白,心里的念头藏都藏不住,却胜在能沉下心、不怕下苦功

眼下愉嫔娘娘已经托人帮她寻来了《广陵散》的琴谱,字帖她每日天不亮就起来临摹,连圆明园乐坊里那位资深的老嬷嬷,都被海兰的人说动,答应私下教她身段步法

魏嬿婉低头看着自己的指尖——指腹刚因握笔起了层薄茧,还带着练琴时磨出的红痕,却没半分疼意。她眼底闪着笃定的光,轻轻攥紧了拳头:旁人有的才情、有的机会,她未必不能有。慢慢来,一点一点学,一步一步争,总有一天,她也能站到能被皇上、太后瞧得见的地方去

……

乾隆六年五月二十一日

晨光透过凝露苑的雕花窗,落在满院青石板上,混着廊下铜铃的轻响,漫出几分初夏的鲜活

乐坊里的女子们多穿着浅粉、淡蓝、嫩黄的杭绸舞裙,三三两两聚在庭院里,原本细碎的笑语,却渐渐变成了带着火气的争执

……

“怎么的?你唱了这《虞美人》,旁人就唱不得了?”穿绿色杭绸舞裙的女子叉着腰,裙摆上绣的缠枝莲随着动作轻晃,语气里满是不服气

她叫兰苕,生得清丽可人,平日里在乐坊也算得宠,哪容得下旁人压自己一头

“你要唱,尽可以选《雨霖铃》《清平乐》,何苦盯着这一首?”

回话的女子身着嫣红色杭绸舞裙,裙角坠着细碎的银铃,一动便响

她叫虞晚,眉眼间带着几分甜意,语气却透着清冷的执拗,连抬眼的模样都带着股“不肯让”的劲儿

“你这人怎么这般自我!”兰苕往前迈了一步,声音又高了几分,“这词又不是你独有的,是太后娘娘亲笔写的,凭什么只许你唱?”

周围的女子们立刻围了上来,七嘴八舌地议论着——有人觉得虞晚太过霸道,也有人觉得兰苕是故意挑事,一时间庭院里的动静,恰好传到了刚进门的魏嬿婉耳中

魏嬿婉今日依旧穿着那身洗得发白的淡粉宫女服,袖口还沾着晨起练琴时蹭的墨点,本是来后院练身段步法的,见这阵仗,便悄悄站在廊柱后,目光落在争执的两人身上:兰苕清丽、虞晚甜中带倔,倒都是有几分模样的

“虞美人?”她指尖轻轻攥紧了衣角,心里暗自嘀咕——竟是太后娘娘写的词?难怪两人要争,能唱太后亲写的曲子,若是被皇上或太后听见,岂不是多了几分机会?

虞晚见兰苕不肯罢休,索性往后退了半步,清了清嗓子,竟直接开口唱了起来:“风卷胭脂铺满地,薄瓣翻飞,似诉当年意。垓下悲歌云欲坠,残红染就英雄泪。莫道娇柔无劲气,傲骨深藏,独向寒秋立。千古兴亡皆入戏,花开犹唱虞兮曲。”

……

她的声音本就清润,唱到“垓下悲歌”时带着几分婉转的悲情,到“傲骨深藏”又添了几分铮铮劲儿,字句都裹着词里的深意,连裙摆上的银铃都似跟着调子轻颤

周围议论的女子们渐渐静了下来,连兰苕都愣了愣——不得不承认,这曲子被虞晚唱得,确实有旁人没有的韵味

魏嬿婉也暗自点头,心里愈发惊叹:太后娘娘的词本就绝妙,配上虞晚这嗓子,竟这般动人,看来圆明园里,当真是人外有人

“好啦!围在这里像什么话?成何体统!”一个穿着深褐色锦缎褂子的嬷嬷从里屋走出来,手里握着根乌木杖,轻轻敲了敲地面,语气带着几分威严

她是乐坊的管事嬷嬷,平日里最是严厉,一开口,庭院里瞬间没了声响

嬷嬷转头看向虞晚,语气缓和了些:“好啦虞晚,别跟她们置气,回屋练你的琴去。”

又转向兰苕,眉头微微蹙起:“兰苕你也是,多大的人了,还跟小孩子似的争长短,也回屋去。”

“嬷嬷你总护着她!”兰苕跺了跺脚,虽还是不服气,却不敢再跟嬷嬷顶嘴,只能狠狠瞪了虞晚一眼,转身往自己的屋子走

……

虞晚却没动,只是抬了抬下巴,声音依旧带着几分执拗:“我就唱《虞美人》。”说罢,才提着裙摆,踩着银铃轻响,慢悠悠地回了屋,留下一院还在低声议论的女子,和廊柱后暗自盘算的魏嬿婉

……

魏嬿婉站在廊下,心里的念头转得飞快——方才虞晚唱的《虞美人》那般动人,若自己也能学会太后娘娘写的词,再配上练熟的身段步法,说不定比送凉浆、插花更能引人注意。这般想着,她便收了心思,循着记忆往乐坊后院的练舞厢房走

刚推开门,就见屋里早已立着位穿石青色暗纹锦缎褂子的嬷嬷,手里捧着本泛黄的舞谱,正是海兰托人安排教她身段的那位

魏嬿婉连忙上前行礼,规规矩矩地跟着嬷嬷练起了基本步法——踮脚、旋身、提袖,每一个动作都反复打磨,直到嬷嬷点头才算过关,额角很快便沁出了细汗

趁着歇脚的间隙,她端起桌上的茶水递过去,状似无意地试探:“嬷嬷,方才在前院听人唱了首《虞美人》,听说是太后娘娘亲笔写的词,真是绝妙。不知乐坊近来忙着练这曲子,是有什么安排吗?”

……

嬷嬷接过茶盏,抬眼意味深长地看了她一眼,指尖轻轻摩挲着杯沿:“你倒是有心。不过先不说这个,你没注意到乐坊里这些舞女乐人的服饰舞裙?清一色的杭绸料子,比宫里的乐坊,可不是谁都能有这体面的。”

魏嬿婉心里一动——她早觉出圆明园乐坊和宫里不同,连最低等的舞女都穿得比自己体面,此刻听嬷嬷点破,更是好奇,便又往前凑了凑,眼里带着几分求知的神色,等着嬷嬷往下说

“告诉你也无妨,只是你怕是没机会掺和。”嬷嬷喝了口茶,慢悠悠道,“太后娘娘素来爱听清雅的乐曲舞曲,几乎每年秋日都会在万方安和设宴听曲。单说赏赐,乐坊里哪怕是最低等的乐人,赏下来的料子都不会低于杭绸,蜀锦、月华纱、织金缎是常有的,前些年还赏过几匹软烟罗凤尾纱,那可是有钱都买不到的稀罕物。更别说每次赏的宝石珠花,连冬日里的珠灯,都是娘娘特意让人送来给乐坊添趣的。她们争着抢着练曲子,不就是为了能在太后面前露脸,多赚些赏赐么?至于你,八月底就得跟着嫔妃们回宫,哪赶得上秋日的宴饮。”

……

“原来圆明园的乐坊,过得这般好……”魏嬿婉听得心头一震,指尖悄悄攥紧了衣角,低声呢喃着——她从未想过,连乐坊的下人都能得这般厚赏,若是自己能留在圆明园,或是能在太后面前露脸,岂不是……

嬷嬷看她这副模样,眼底掠过一丝了然——这姑娘穿着洗得发白的宫女服,眼底却藏着股往上爬的劲儿,哪会不懂宫里的门道

她放下茶盏,又添了句:“不止乐坊,花草房也沾了太后的光。去年十一月份,花草房的宫女培育出‘雪原红星’那新品种芍药,娘娘高兴,直接赏了支喜鹊珠花,那宫女捧着珠花,整个年都笑得合不拢嘴呢。”

……

魏嬿婉心头的念头愈发清晰——若能学会太后的词,既能试着讨皇上的注意,就算皇上那边不成,若是能凭着唱词在太后面前留个印象,说不定还能争取留在圆明园的机会,总比回宫继续做宫女强

她立刻往前凑了凑,语气带着几分急切又讨好的软意:“那嬷嬷~太后娘娘才情这般出众,除了《虞美人》,定然还有别的词吧?若是能学上一两首,也算是长了见识。”

嬷嬷放下茶盏,指腹擦过杯沿的水渍,眼底闪过一丝通透:“太后娘娘写的词可太多了,咏花咏月、感时伤怀的都有。不过词我能给你找,曲你得自己琢磨——乐坊里的姑娘乐人,都盼着靠太后的词在秋日宴上出彩,哪会乐意帮你编新曲,平白多个人分机会。”

“有词就够了!”魏嬿婉心里瞬间一喜,只要有了词,哪怕曲编得简单些,也比空着手强。她又往前挪了半步,眼里满是期待:“嬷嬷,那有没有偏柔转婉约些的?我嗓音不算清亮,怕是唱不了太激昂的调子。”

嬷嬷没再多说,转身从抽屉里取出一张叠得整齐的素笺,递到她手里。指尖划过笺纸时,还随口念出了上面的词:“粉蕊低垂娇欲滴,弱柳扶风,似诉心中事。雨洗胭脂颜色丽,风梳翠带腰肢细。不与桃李争春第,独抱幽芳,暗把游人醉。一晌繁华容易逝,飞英落尽愁如织。”

念罢,才抬眼看向她,语气带着几分淡意:“这是太后娘娘作的垂丝海棠,格调柔婉,倒合你要的路子。就当是给愉嫔娘娘卖个好,你拿去吧,别在外头说是我给的。”

魏嬿婉连忙双手接过素笺,指尖触到纸面的细腻质感,心里满是狂喜

她小心翼翼地将素笺叠好,揣进贴身的衣襟里,又对着嬷嬷深深福了一礼,声音都带着几分颤抖的激动:“多谢嬷嬷成全!嬷嬷的恩情,嬿婉记在心里了!”

……

魏嬿婉攥着那张写有垂丝海棠词的素笺,脚步都比来时轻快了几分,一路避开廊下的宫人,快步回到坦坦荡荡角落里宫女房

推开门,她反手关上门,将外面的喧嚣彻底隔绝在外,才小心翼翼地从衣襟里取出素笺,轻轻展开铺在木桌上

指尖划过“粉蕊低垂娇欲滴”的字迹,她忍不住轻声念了出来,念到“弱柳扶风,似诉心中事”时,眼底亮了亮——这词里的柔婉意境,可不就跟垂丝海棠垂枝缀花的模样一样?

她的嗓音本就偏细柔,唱不出《虞美人》的铮铮傲骨,却刚好能衬出这份“似诉心事”的婉约

“垂丝海棠……就该用柔媚些的调子。”魏嬿婉清了清嗓子,试着用指尖在桌沿轻轻敲出节奏,先从开头的“粉蕊低垂”唱起,调子压得轻柔,到“雨洗胭脂颜色丽”时微微扬高,再到“飞英落尽愁如织”时慢慢沉下去,带着几分淡淡的怅惘

唱到不顺的地方,她便停下来,皱着眉琢磨片刻,又重新开口;有时觉得调子太硬,便刻意放软声线,一遍遍地调整,直到自己觉得贴合词意才算完

窗外的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屋内没点灯,只有最后一丝天光映着她专注的侧脸,和桌上那张写满温柔心事的素笺

上一章 九州清晏午睡 若璃传:不向春光折细腰最新章节 下一章 乾隆六年六月初,兰花落,画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