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七年十一月中旬
武陵春色青樱与巴林湄若院落
武陵春色的另一处院落里,暖阁窗台上摆着两盆开得正盛的腊梅,细碎的金黄花瓣缀在枝头,暗香悄悄漫进屋里
青樱与巴林湄若相对坐在软榻上,手边的白瓷茶盏里飘着几片茶叶,热气氤氲着,让午后的时光更显闲适
“这橄榄石的颜色是真透亮。”青樱望着巴林湄若腕间的十八子,笑着开口。那串十八子由黄绿相间的橄榄石串成,颗颗圆润饱满,日光下泛着清润的光泽,像把春日草原的新绿凝在了石头里,衬得巴林湄若的手腕愈发纤细
巴林湄若穿着一身苹果绿云锦绣飞燕旗装,裙面上的飞燕绣纹灵动鲜活,似要从布料上振翅飞起
她抬手晃了晃腕间的十八子,声音里满是欢喜:“这是太后娘娘特意让我在造办处挑的料子!你瞧这颜色,多像我们草原上刚冒芽的青草,看着就舒心。我和温嫔还共用了这块橄榄石呢——我做了这串十八子,她则打了一支赤金雕云雁嵌橄榄石手镯,戴在手上也好看得很。”
……
说着,她忽然看向青樱,眼底满是好奇:“娴妃姐姐,这么好的料子,你怎么不也做一件?”
青樱今日穿一身青绿蜀锦绣绿萼梅旗装,裙上的绿萼梅素净雅致,与她温婉的气质格外契合,只是身上并未见新添的首饰
青樱闻言唇角轻轻上扬,指尖摩挲着茶盏边缘,语气带着几分打趣:“以前太后娘娘赏的首饰还没戴全呢,哪好再添新的?再说了,我最近满脑子都在想太后娘娘明年的寿礼,可得省着点心思——我家底可不丰,不精打细算怎么行?”
……
巴林湄若听了也连连点头,眼神亮了亮,主动分享起自己的打算:“可不是嘛!明年太后娘娘寿宴,蒙古王公们都会来贺寿,我父王也会来。我特意选了一块淡紫色狐裘,打算配月白色蜀锦绣金蝶纹做成斗篷,里头的内衬再绣上玫瑰暗纹,到时候给太后娘娘送去——天儿冷,斗篷实用,这颜色和纹样也衬她。”
“这个主意好,既实用又显心意。”青樱的眼眸瞬间亮了起来,随即也说起自己的计划,“我想着用卫夫人簪花小楷,写一百个不同字样的‘寿’字,再以秋香色蜀锦为底,把这些寿字绣上去;旁边再绣几枝挂满果实的荔枝树,枝叶舒展,果子饱满,做成一幅挂幅。到时候挂在太后娘娘屋里做装饰,既雅致,又讨了‘福寿绵长’的好彩头。”
“这个好!比那些华而不实的物件更显心思!”巴林湄若当即拍手称赞,眼底满是认同,“太后娘娘素来喜欢清雅的东西,这挂幅送过去,她肯定喜欢。”
……
……
武陵春色钮钴禄如月院落
武陵春色钮钴禄如月的院落里,暖窗下的描金紫檀桌上铺着块天青色锦缎,一对象牙雕刻青鸾发梳静静摆在中央,在日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
钮钴禄如月身着一袭殷红色蜀锦芍药旗装,裙面上的芍药用金线绣得层层叠叠,花瓣边缘还缀着细碎的银线,走动时似有红光流转
她缓步走到桌前,指尖轻轻拂过象牙梳齿——梳背上雕刻的青鸾羽翼纹路细腻,每一根羽毛都清晰可辨,鸾鸟眼尾与尾羽还嵌着颗蓝绿萤石,日光下闪着灵动的光,将青鸾衬得仿佛要从梳背上振翅飞起
……
“不愧是出身玉翠楼的匠人,王师傅的工艺果真有保障。”她拿起一支发梳在指尖轻轻转动,眼底满是满意的笑意
这对发梳既有象牙的温润质感,又有萤石的精巧点缀,既好看又能日常使用,半点不显得浮夸
她将发梳放回锦缎上,指尖轻轻摩挲着梳背的鸾鸟纹,心里已悄悄盘算——太后娘娘素来喜欢这类雅致又实用的物件,明年寿宴时将这对发梳作为贺礼送去,定能讨得她的欢心
……
……
乾隆七年十一月中旬·针线房
针线房里暖意融融,绣架错落排布,各色丝线在竹筐里堆得像小山,空气中混着丝线的柔香与浆洗后的清爽
忽然,一阵惊叹声打破了忙碌的氛围——“太美了!”几个绣娘围在一张大绣图前,目光灼灼地盯着图面,连手里的针都忘了递
“那是自然~这可是太后娘娘的巧思!”金玲挤在人群前,笑得眉眼弯弯。她穿一身粉绿色杭绸绣云纹宫女裙,裙上的云纹轻软飘逸,发间戴着支福寿菊蜻蜓流苏绢花,银线描边的菊瓣下,蜻蜓翅膀垂着细巧银链,一动便轻轻晃
“明年太后娘娘寿宴,咱们针线房要和造办处、花草房一起出力,定要让这份寿礼大出风头!”
……
旁边的三好也跟着点头,她身着碧色杭绸绣琼花宫女裙,琼花花瓣用淡蓝与月白渐变绣成,清雅动人;发间的绿萼梅银杏叶流苏绢花,梅枝苍劲、银杏镶金,与金玲的绢花相映成趣
“造办处出历年的首饰、摆件样式图,花草房提供新鲜的花草样式参考,咱们针线房就负责把这些巧思都绣出来,保准亮眼!”
话音刚落,身着石青色锦缎的刘姑姑从内室走出来,步履沉稳
她走到绣图前站定,目光缓缓扫过图面——这幅绣图以朱红色天香绢为底,绢面细腻光滑,红得明艳却不张扬,绣的是“贵女出阁闺房晒妆”的景致
闺房雕花拔步床的帐幔半垂,淡粉纱面上绣着彩蝶纹;梳妆台上摆着满当当的妆奁,鎏金镜匣旁,赤金嵌红宝石的步摇垂着细链,珍珠串成的耳坠躺在锦盒里,连银镀金的发钗上都绣出了细碎的牡丹纹
桌案上还放着几盆春日花材:粉白的海棠斜插在青瓷瓶里,花瓣带着晨露的水润;嫩黄的迎春垂在瓷盆边缘,枝条柔韧;旁边还有一小束紫罗兰,淡紫花瓣层层叠叠,连花茎上的细绒毛都用浅紫丝线细细勾出,仿佛下一秒就能闻到花香
……
“不错,细节绣得很到位。”刘姑姑点头认可,语气笃定,“到时候把这幅绣图做成屏风,让造办处用梨花木镶象牙做框架——梨花木的温润衬朱红绢底,象牙的白能压住艳色,既显贵气又不浮夸。”
“听起来就好看极了!”一个绣娘忍不住感叹,眼底满是期待。
“嗯,咱们再加把劲,定要把这屏风绣得完美!”另一个绣娘攥紧手里的丝线,语气里满是干劲
针线房里的氛围瞬间更热络起来,每个人都想着要把这份寿礼做得尽善尽美,让太后娘娘看到她们的用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