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影视同人小说 > 若璃传:不向春光折细腰
本书标签: 影视同人  如懿传改编  清朝     

十一月中旬,尔淳出场了

若璃传:不向春光折细腰

乾隆七年十一月中旬

京城富察府小院

京城富察府深处的一处小院里,初冬的日光透过窗棂,在青砖地上投下斑驳的影

院角的几株梧桐落尽了叶,光秃秃的枝桠映着灰蓝的天,让这方小院添了几分冷清

……

正屋的太师椅上,富察夫人身着深紫色织金缎褙子,指尖轻轻搭在椅扶上,眉宇间带着几分审视。她垂眸看向跪在地上的少女,声音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你叫尔淳?”

跪在地上的尔淳,穿一身洗得发白的月白色棉布小袄裙,裙摆边角已有些磨毛

她梳着简单的垂挂髻马尾辫,仅用一根素银簪固定,没有半点多余的装饰,可眉眼间那股淡菊般的雅致,却让人无法忽略。她听到问话,微微抬头,眼底满是倔强与恳求:“回夫人,奴婢尔淳。”

富察夫人抬手扶了扶额,似有几分不耐,却还是缓了语气追问:“想好了?真要应下我提的事?”

……

尔淳闻言,脊背挺得更直,语气却带着几分孤注一掷的坚定:“只要夫人肯帮我救姐姐,尔淳做什么都可以——哪怕是入圆明园,做皇后娘娘身边的宫女,帮皇后娘娘出主意,奴婢都认。”

富察夫人轻轻嗤笑一声,抬眸看向她,话语里带着几分直白的戳破:“你倒有几分胆识,可你姐姐的病,你真以为能治好?那是娘胎里带出来的寒症,根子早就烂了,顶多只能用汤药平缓着,想除根是绝无可能的。况且这平缓的药,哪一样不要银钱堆着?你靠在外面做绣活的那点月钱,撑不了多久。”

尔淳垂在身侧的手悄悄攥紧,指节泛白——夫人的话,她比谁都清楚

从前她和姐姐福雅在京郊租了间小屋子,她靠接绣活谋生,虽赚得不多,却也能勉强养活两人

福雅的寒症打小就有,每到换季就怕冷,尤其半年一次的畏寒期,总需裹着厚棉被,喝着驱寒的汤药才能熬过去。她原以为,只要姐妹俩相互扶持,总能慢慢熬下去

……

直到上个月,她听说富察府招绣娘,便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了。本想多赚些银钱给姐姐抓药,可没做多久,就被富察夫人单独叫到了这小院里

夫人提出的条件很明确:让她进圆明园,留在皇后富察琅嬅身边做宫女,往后按夫人的吩咐,帮皇后留意园子里的动静,给皇后出主意制衡旁人——作为交换,夫人会包揽福雅所有的汤药费,还会找最好的大夫为福雅调理

一边是姐姐的性命,一边是未知的深宫险途,尔淳没有选择的余地

她深深叩首,额头抵在冰凉的青砖上:“奴婢明白,只求夫人说话算话,好好待姐姐。”

富察夫人指尖摩挲着太师椅扶手上的雕花,目光落在尔淳紧绷的肩头,声音压得更轻,带着几分不容错辨的警示:“你也不用怕差事难办,我要你做的其实很简单——往后跟在皇后身边,帮她多留意园子里的动静,她要是拿不定主意,你就顺着她的心思出点力就行。”

她顿了顿,语气里添了丝不易察觉的沉郁:“前两年我试着往园子里递了两个人,都没撑过多久就没了声响,如今再想送嫔妃进去,目标太大了”

尔淳垂眸听着,心里悄悄松了口气——幸好不是让她做嫔妃

做嫔妃看似体面,却要卷入后宫最核心的争斗,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做宫女虽也需谨慎,至少身份低微,不易成为众矢之的

“今年入园子的时间早就过了,你先在府里待着,学学宫里的规矩。”富察夫人继续说道,目光扫过尔淳月白色袄裙上的补丁,“明年八月初,皇后她们从圆明园回紫禁城时,你再跟着入宫,到时候我会安排人把你送到皇后身边。”

“尔淳明白了。”她恭敬应声,垂在身侧的手却悄悄攥紧——虽暂时避开了最险的路,可一想到要踏入紫禁城,要在皇后身边做那些“出主意”的事,她心底还是泛起一丝不安

只是一想到姐姐福雅还在等着汤药,那点不安便又被压了下去——只要能护住姐姐,这点险,她必须冒

……

富察夫人忽然像是想起什么,身子微微前倾,语气里添了几分郑重的叮嘱:“对了,明年入了宫,后年跟着皇后去圆明园避暑时,你千万记得要低调行事。”

她指尖在椅扶上轻轻敲了敲,目光变得锐利,“圆明园可不是紫禁城,那是太后的地界,园子里的人都围着太后转,半点差错都不能出。”

……

提到圆明园,她又想起自己的儿子,语气软了些,却依旧带着警示:“还有傅恒,你也得记着。他如今负责圆明园的总安全,园子里的风吹草动都逃不过他的眼。你到了那儿,绝不能让他对你的身份存半分疑心——他心思细,一旦察觉你不对劲,追问起来,你根本瞒不住。”

说到最后,富察夫人的声音压得极低,带着一丝冰冷的威慑:“你要清楚,一旦你的身份被发现,就意味着苏逸尘大将军那边也会知道——到时候,你可就不只是被赶出园子那么简单了,很可能会被人暗地解决掉,连你姐姐都保不住。”

尔淳跪在地上,后背瞬间泛起一层凉意。她当然明白“暗地解决掉”是什么意思,那是连辩解的机会都没有的绝境

她用力攥紧裙摆,指尖泛白,声音却依旧稳了稳:“尔淳知道了,定不会给夫人、给姐姐惹麻烦,更不会让自己暴露。”

……

乾隆七年十一月下旬

圆明园花草房

初冬的暖阳透过花草房的木窗,在青砖地上洒下细碎的光斑,暖房里拢着融融热气,混着泥土的湿润与新绽芍药的淡香,连空气都变得软和起来

侯佳玉莹蜷在窗边的矮凳上,一身水蓝色杭绸小袄裙衬得她肌肤莹白,裙面上绣着的柿子纹鲜活灵动,橙红果子缀在墨绿枝桠间,像把秋日的甜意缝进了衣料

发间别着支同纹样的柿子绒花,绒面蓬松柔软,随着她低头的动作轻轻晃

她手里捏着块栗子糕,咬下一口,甜糯的栗子香在舌尖散开,又赶紧用银勺舀起白瓷碗里的姜片大骨头汤——热汤滑过喉咙,驱散了初冬的微寒,她满足地眯起眼,含糊道:“唔~真好吃,这栗子糕甜得刚好,骨头汤也暖到心坎里了!”

……

不远处的木架旁,南星正半蹲着打量新栽的芍药。她穿一身杏粉色暖缎袄裙,裙上绣的桃花用淡粉与深粉渐变勾勒,花瓣边缘泛着柔润的光

发间的喜鹊玛瑙珠花格外亮眼,银质喜鹊振翅的模样精巧,眼珠处嵌着的红玛瑙在暖光下闪着细碎的光

见芍药花苞终于绽开,露出层叠的花瓣,她眼底漾开笑意,轻声感叹:“总算开了,先前还担心这几株新品种熬不过初寒呢。”

……

飞燕坐在侯佳玉莹身旁的凳子上,淡紫色杭绸袄裙上的雨燕绣纹灵动鲜活,墨色翅膀沾着银线绣的“雨珠”,似刚从檐下飞过;发间粉紫色飞燕珠花与裙纹呼应,小巧的飞燕喙部缀着颗珍珠,随着她说话的动作轻轻晃

她捏着块栗子糕,目光落在绽放的芍药上,笑着打趣:“要是单看花型,真以为是牡丹呢!这花瓣层层叠叠的,比姑娘家的脸盘子还大,瞧着就富贵。”

侯佳玉莹放下手里的汤勺,目光瞬间被那株新开的芍药勾了过去,眼睛亮得像落了星光,语气里满是藏不住的惊叹:“真好看呀!这花瓣绿莹莹的,薄得都能透光,摸上去肯定软乎乎的!我以前在湖南老家,见得最多的就是池塘里的荷花,哪见过这么特别的花。”

她掰着手指,叽叽喳喳地接着说:“而且进了圆明园我才知道,园子里一个住处就有几十亩大,这样的住处竟有四十多个,走一天都逛一个地方!以前我只听人说牡丹名贵,只知道姚黄、魏紫、赵粉、豆绿这几种,前几天翻花草图册才惊着了——原来还有怀袖香、琼台玉露、火耀金丹,连日月锦、汉宫春、烟笼紫、飞燕妆都是牡丹品种,单是一种花,竟有这么多好听又特别的名字,太神奇了!”

南星听得忍不住笑出声,伸手轻轻拂去衣摆上沾着的草屑,语气温柔又耐心:“园子里的花草品种本就多,你不用急着一下子都记下来。每个季节记几种当季的,多跟着我们去园里认认实物,看的次数多了,自然就熟了。”

飞燕端着汤碗喝了一口,暖汤顺着喉咙滑下去,舒服地眯了眯眼,也跟着点头附和:“南星说得对,死记硬背最容易混。你先挑自己喜欢的花品类记,比如你之前说喜欢海棠,就先把海棠的几种品种摸清,记熟了再学别的,这样慢慢来,反而记得牢,也不会觉得累。”

“最后再记菊花,这花啊最是费功夫——单是常见品种就有几十种,更别说那些稀有的了。而且从夏季到冬季,几乎每个月都有不同的菊花次第开,花期长,品种又杂,急不得。”

南星一边说,一边抬手指向暖房角落那盆开得正盛的菊花,“你看那盆‘胭脂片’,就是能一直开到冬季的品种,耐寒得很。”

……

侯佳玉莹顺着她的指尖望过去,只见那菊花是深玫红色,像上好的胭脂晕染开来,花瓣层层叠叠得绵密,花型饱满得像个小绣球,中间的花瓣紧紧裹着花芯,透着股独特的娇憨

这般妩媚的颜色,却半点不显俗气,反倒有种大气的韵味,看得她忍不住睁大了眼

……

上一章 寿礼的准备 若璃传:不向春光折细腰最新章节 下一章 花草房的菊花,绿晕芍药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