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影视同人小说 > 若璃传:不向春光折细腰
本书标签: 影视同人  如懿传改编  清朝     

太医署

若璃传:不向春光折细腰

乾隆七年十一月底

圆明园太医署

圆明园太医署内暖意融融,几盆炭火在铜炉里烧得正旺,火星偶尔噼啪作响,将满室的药香都烘得暖了几分

暖阁里,五六位太医围坐在案前研讨医案,七八位医士则在旁研磨药材、记录药方,一派忙碌却有序的景象

“楚太医,造办处的乌雅姑娘来了,说要找您问诊。”李太医撩开暖阁的棉帘走进来,棉帘上沾着的细碎寒气瞬间被室内的暖意驱散

他目光落在角落里的楚云深身上——这位年轻太医正坐在靠窗的椅子上,专注整理着太后娘娘的脉案,一身品月色杭绸夹袄上绣着雪落竹叶纹,素净雅致,衬得他不过二十五岁的年纪,更显清俊

……

楚云深指尖刚翻过一页脉案,上面清晰记着前几日太后娘娘脾胃不适,他开的归脾汤已连服三日;旁侧何太医的批注也写得明白,点明太后不适是因近期食用凉性螃蟹过多,需多饮姜茶温补

他闻言抬眸,眉宇间掠过一丝不解,声音清淡却带着几分疑惑:“宫女问诊,按规矩找医士便可,怎么会特意来找我?莫不是有什么特殊情况?”

“啧,楚太医这性子,还是这么较真。”李太医在楚云深旁边的椅子上坐下,抬眸冲他笑了笑,语气带着几分过来人的调侃,“你出去见了,要是不想理会,直接拒了便是。这种事啊,在咱们太医署常有的——年轻姑娘家,见着楚太医这般俊朗又温和的,难免会多几分心思。想当年我……”

……

“想当年你老李在楚太医这个年纪,也是园子里的‘红人’,被姑娘们围着递帕子、送点心,这话我都听了不下百遍,耳朵都快起茧子了。”

不等李太医说完,坐在对面的何太医便接了话,一边翻着手里的医书,一边毫不客气地翻了个白眼,“十五年前刚跟你一同进园子时,就天天听你念叨这些,我都替你嫌丢人。”

暖阁里的其他太医和医士闻言,都忍不住低笑起来,原本严肃的氛围瞬间轻松了不少

……

“你这是羡慕嫉妒!”李太医不服气地摸了摸下巴上的小胡子,梗着脖子反驳

“羡慕?我可不敢。”何太医放下医书,挑了挑眉,故意慢悠悠地说,“明日我正好轮休有假,打算去你府上见见嫂夫人,顺便跟她聊聊,十五年前你老李在园子里到底有多‘受欢迎’,让她也听听你当年的‘风光事’。”

“哎,巧了!明日我也有假,正好闲着没事,不如一起去李兄府上坐坐,也听听这十五年前的趣事。”旁边的徐太医也凑了过来,眼底满是看热闹的笑意

……

“对对对,一起去!咱们也沾沾李兄的‘光’,听听当年的故事。”何太医立刻附和,还不忘冲其他人使了个眼色

“你们这群老东西,故意跟我作对是吧!”李太医又气又笑,抬手拂了拂袖子,假装恼了

……

楚云深坐在一旁,看着几位前辈插科打诨,眼底也泛起一丝浅淡的笑意

待笑声稍歇,他才站起身,冲众人微微颔首,语气平和:“诸位前辈慢聊,我先出去见见那位乌雅姑娘。”说罢,便转身离开了暖阁,朝着署外走去

……

太医署外的廊下,日光被檐角挡去大半,只在青砖上投下细碎的光影

楚云深刚走出暖阁,便见一位宫女站在廊柱旁,一身浅粉色杭绸小袄裙,裙面上绣着细密的如意纹,衬得她身姿轻快;发间别着支同色系的如意缠花,绒面蓬松,透着几分娇俏

“姑娘,你找我?”楚云深走上前,语气平和,目光落在对方身上——看装扮,应是方才李太医说的造办处乌雅姑娘

“嗯,是我找你。”乌雅沅琪抬眸看向他,眼神直白又坦荡,没有半分少女的扭捏,“我叫乌雅沅琪,今年十八岁,在造办处做簪娘,平日里就负责做些珠花、发簪的活计。”

她说着,下意识扫了眼四周,见没旁人,便直接开口问,“楚太医,我想问你,你有婚配了吗?”

……

楚云深闻言,眼底掠过一丝了然——果然如李太医所说,是姑娘家的心思

他微微颔首,语气坦诚却带着明确的界限:“在下目前虽未婚配,但心思全在太医署的差事上,一心钻研医术,暂未考虑婚嫁之事。”

“噢,好吧。”乌雅沅琪听完,脸上没露出丝毫失落,反倒爽快地摆了摆手,“我就是觉得楚太医人品样貌都好,有机会就问问,没机会也不纠结。谢谢你实诚告诉我,不耽误你做事了。”

说罢,她冲楚云深摆了摆手,转身便轻快地走了,浅粉色的裙角扫过青砖,没片刻便消失在回廊尽头

……

楚云深望着她的背影,无奈地摇了摇头,随即转身重新走回太医署暖阁

……

楚云深回到暖阁,重新在靠窗的椅子上坐下,将太后的脉案从头到尾又翻看了一遍,确认各项体征记录都平稳如常,才轻轻合上本子,语气带着几分安心:“太后娘娘的脉案看下来,脉象平稳,脾胃不适的症状也已缓解,后续只需注意饮食,避开寒凉之物便无大碍”

“太后娘娘身子骨本就健康,平日里又懂得调养,自然少生病。”李太医放下手里的茶盏,接过话头,眼底满是欣慰,“咱们做太医的,最盼着的就是主子们都健健康康的,少些病痛,也少些揪心的差事。”说罢,他又端起茶盏,浅啜了一口温热的茶水

楚云深指尖无意识地划过脉案卷宗的边缘,目光忽然落在一页夹着的字条上——上面写着“藜芦”二字,旁边还标注着“偏僻毒,症状隐匿”

他心头微微一沉,瞬间想起这是和嫔张淑怡所中之毒

那时太医署的几位太医轮流为张淑怡诊脉,连他自己都没能及时辨出毒性,最后还是和嫔父亲张廷玉大人派人去了云南回来才知道

……

“说起九月底那事,真是闹得人心惶惶。”何太医像是想起了什么,放下手里的医书,语气带着几分惋惜,“连每年都办的秋日宴都因此取消了。往年秋日宴的时候,咱们还能在堤岸上站着,赏赏舞姿,听听乐坊的曲子,多热闹。去年凝露苑乐坊的苏禾姑娘,一曲《玄武门之变》琵琶独奏,那技艺真是绝了,最后拿魁首也是实至名归。”

“说起来,楚太医倒是没见过那场面。”徐太医看向楚云深,笑着补充道,“楚太医是今年七月份才被皇上选中调入圆明园太医署的,刚好错过了去年的秋日宴,也没赶上往年那些热闹场合。往后有机会,定能见识到园子里的热闹景象。”

……

“要说园子里最舒心的差事,当属每月给太后娘娘诊脉。”另一位林太医放下手中的药材包,语气里满是感慨,话锋却突然一转,带着几分不解,“可一到夏天,嫔妃们来圆明园避暑,咱们被传去诊脉时,就总提着心——你说她们一个个年纪轻轻,也就二十二到二十五岁,身体素质却还不如三十有四的太后娘娘,要么是气血不足,要么是脾胃虚弱,真是让人费解。”

……

楚云深听着,唇角勾起一抹浅淡的笑意

他虽只去万方安和给太后娘娘诊过一次脉,却印象极深——若璃坐在榻上,眉眼鲜活明媚,举手投足间满是活力,模样绝色,脉象平稳有力,任谁看了都不信她已三十四岁,反倒像个不足二十的姑娘,透着蓬勃的生命力

“这有什么费解的?因为太后娘娘爱动啊!”李太医放下茶盏,笑着解释,眼底满是回忆的暖意

何太医也跟着笑了,接过话头补充:“太后娘娘可不止才情出众,笔墨丹青一绝,还精通投壶、踢蹴鞠、打马球这些活动。我还记得以前娘娘十八岁的时候,穿一身宝蓝色男装,束着高马尾,模样俊得不像凡人。”

他顿了顿,语气里添了几分赞叹:“那会儿她在万方安和附近的空地上,跟侍卫们一起踢蹴鞠,奔跑起来身姿轻盈又利落,传球、射门都不含糊,那股鲜活劲儿,如今满京城都找不出第二个能比的了。”

李太医连连点头,附和着回忆起当年的场景,暖阁里的其他太医也都静静听着,眼神里满是认同——太后娘娘的健康,从来不是靠补品堆出来的,而是这份爱动爱乐、不拘小节的性子,养出来的好底子

……

上一章 若璃的万方安和,侯佳玉莹,海棠珠花 若璃传:不向春光折细腰最新章节 下一章 造办处的闲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