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影视同人小说 > 若璃传:不向春光折细腰
本书标签: 影视同人  如懿传改编  清朝     

三春晓,溪墨斋,我们玉娆回归了

若璃传:不向春光折细腰

盛墨兰三人走在街道上,路面映着三人衣袂轻扬的影子——盛如兰手里攥着个油纸小包,里头是刚买的糖炒栗子,热乎乎的焦香混着风里的凉意飘过来

她剥了颗粉糯的栗肉塞进嘴里,又递了颗给身侧的盛明兰,含混着笑道:“小六,你尝尝,这栗子甜得很,粉糯糯的不卡喉。”

……

盛明兰笑着接了,指尖捏着温热的栗肉,刚要送进嘴里,身旁的盛墨兰忽然顿住脚步,鼻尖轻轻动了动,眸底浮起几分轻讶:“好香啊——是脂粉香,混着些花草的清润气。”

……

“是三春晓的味道!”盛如兰眼睛一亮,立刻拉着两人往街角拐,语气里满是雀跃,“前头就是京城那家专做闺阁香品最好的铺子,咱们去里头瞧瞧胭脂香膏呗?”

盛明兰望着她兴冲冲的模样,无奈地弯了弯唇:“五姐姐是想买新胭脂了?前儿母亲才给你添了盒玫瑰膏。”

……

“就去看看嘛~”盛如兰晃了晃她的胳膊,笑得狡黠,“反正闲来也是逛,闻闻香、看看新鲜样式,又不费银子,权当解闷儿了。”

盛墨兰亦颔首附和,眼底掠过几分意动——她素来偏爱清雅香调,冬日里若能寻得一款合心意的香粉,晨起点上,连心情都能亮几分,便轻声道:“去吧,品品香也是桩乐事。”

……

三人并肩踏进三春晓,刚跨进门,一股清暖的香气便扑面而来——正中的花鸟铜炉里正燃着不知名的香,炉身铸着缠枝莲纹,烟气从雀鸟口中缓缓溢出,混着架上胭脂香粉的甜香,酿成满室百花争艳的温柔气息,驱散了门外的几分寒意

……

“哇,真好闻!”盛如兰率先被香粉区勾了去,只见梨花木的柜台被擦得锃亮,上面整齐摆着一排掌心大小的小香罐,罐身贴着素净的棉纸,写着雅致的香方名:红梅落雪、蔷薇绕架、桂风珠帘、菊霜傲骨、荷盏承露……每一款都配着细巧的银质小挑勺,供人随意试闻

她指尖捏起一只印着“蔷薇绕架”的香罐,拔开塞子轻轻晃了晃,一股清甜的蔷薇香便漫了出来,混着淡淡的蜜意,却不齁腻,反倒像春日里爬满篱笆的蔷薇花,风一吹便裹着嫩蕊的气息扑过来

盛如兰闭着眼深吸一口,笑弯了眼:“这味道太绝了!冬日里点一炉,屋里都像开了满架蔷薇,暖融融的。”

……

盛墨兰缓步走过去,目光掠过那些香名,最终落在“桂风珠帘”上

她拿起香罐,指尖摩挲着罐身细腻的瓷质,拔塞时动作轻缓——一股清冽的桂香便漫了出来,不似秋日桂子那般浓烈,反倒带着几分水汽的润,像月光下透过珠帘飘进来的桂风,清润又缠绵,恰好应了这初冬微凉的景

她眼底浮起几分满意,唇角悄悄弯起:“这桂风珠帘,倒合我心意。”

……

盛明兰则站在一旁,指尖轻点着柜台,目光在“荷盏承露”上顿了顿——那香里带着淡淡的莲香与晨露的清冽,像夏日里刚采的荷花,剥去花瓣捧着莲心的凉,虽不合冬日,却让她想起夏日,忍不住也拿起香罐轻嗅了一口,眼底漾起浅浅的笑意

……

三春晓内的香风正柔,忽闻一道清朗男声穿过脂粉气传来:“桂魄流光散粉、蔷薇浸露胭脂膏,再加一罐桂风珠帘香粉,各要一罐。”

盛墨兰三姐妹闻声侧目,只见说话男子身着褚红色云锦绣回纹常服,锦纹细密,腰间系着块白玉带钩,衬得身姿挺拔,眉眼间带着几分世家子弟的清俊

他话音刚落,便从袖中取出一张五十两银票递与伙计,目光却不经意间扫过盛墨兰手中的桂风珠帘香粉罐,唇角微扬:“方才见姑娘对这桂风珠帘格外偏爱,我本是给家中妹妹带些香品,这罐便赠予姑娘吧。”

……

话音未落,伙计已将两盒锦盒(盛着桂魄流光与蔷薇浸露)递到他手中。男子接过,略一点头便转身离去,衣摆扫过门槛时,还带着股淡淡的松墨香气

……

“哎——”盛如兰惊得眨了眨眼,手里的栗子都忘了剥,“这人……倒大方得很。”

盛明兰也愣在原地,望着男子远去的背影,轻声道:“看着像是位体面人家的公子。”

盛墨兰捧着伙计递来的白瓷香罐,罐身莹润,贴纸上“桂风珠帘”四字簪花小楷清秀,鼻尖萦绕着熟悉的清冽桂香,心底翻涌着难掩的欣喜——这香她虽喜欢,却因一罐要二十两银子,素来只敢试闻,从不敢问价

她连忙将香罐塞到盛明兰手中,指尖攥了攥裙摆,低声道:“你们在这儿等我,我去还他个人情。”

……

话音未落,便提着裙角小步追了出去,浅红的杭绸裙摆在人群中一闪,转眼就出了铺子

“四姐姐!”盛明兰攥着香罐连忙跟上,盛如兰也撇下栗子,快步追了出去

可刚到街边,往来行人熙攘,路面上早已没了那褚红色身影,连盛墨兰的衣角都看不见了

“这可怎生是好?”盛如兰急得跺脚,“她刚追去何处了?”

……

而此时,街角那处僻静的巷子拐角,褚红色身影正倚墙而立——正是五品武将梁岐之子梁晗

他见盛墨兰气喘吁吁追来,眼底掠过一抹笑意,趁她抬眸寻人时,伸手便将她轻拉过来

……

盛墨兰猝不及防,身子一软便跌进他怀里,鼻尖撞在他胸前的锦缎上,带着淡淡的皂角香

她惊得轻呼一声:“哎呀~梁公子~”

……

梁晗顺势搂住她的腰,指腹摩挲着她裙上的兰花纹绣,力道带着几分不容挣脱的温柔

他低头,温热的气息拂过她的耳畔,轻轻啄了啄她的鬓角,声音压得极低:“慌什么?我早在这儿等你了。”

……

盛墨兰脸颊霎时烧得滚烫,却没挣扎,只抬手攥住他的衣袖,眼底满是欣喜与羞怯:“你……你怎会在这儿?”

“特意等你。”梁晗贴着她的颈侧,声音里裹着笑意,“我已跟母亲说了,年后便托媒人去盛家提亲——墨兰,这门亲事,我定会促成。”

他又在她唇上轻啄几口,气息缠绵:“放心,这巷子偏,没人会来,不会被发现的。”

盛墨兰的心像浸在蜜里,连呼吸都带着甜

她知晓,父亲不过是六品文官,自家姐妹的婚事素来难攀高枝,而梁晗是五品武将之子,已是她能接触到的最好归宿

她仰头望着他,眼尾泛红,声音轻得像呢喃:“梁公子……你可不许骗我。”

梁晗低头望着怀中人眼底的羞怯与期许,指腹轻轻蹭过她发烫的脸颊,语气裹着化不开的柔意:“好墨兰,我何时骗过你?”

他凑得极近,温热的气息漫在她鼻尖,又在她泛红的脸颊上轻啄了几下,每一下都带着小心翼翼的珍视:“从见你第一面起,这颗心、这身骨,便全是你的了,断不会负你半分。”

说着,他收紧手臂,将她更紧地揽在怀里,下巴抵着她的发顶,声音沉得愈发笃定:“亲事的事你放心,年后最迟开春,我便让母亲请最好的媒人去盛家——定把三书六礼办得周全,风风光光将你娶进门。”

盛墨兰埋在他胸前,听着他沉稳的心跳,鼻尖萦绕着他身上松墨混着皂角的清冽气息,先前那点因“私会”而起的忐忑,早已被满心的甜意冲淡

她抬手,指尖轻轻攥住他常服上的回纹绣线,力道轻得像怕碰碎了眼前的期许,仰头时眼尾泛着浅浅的红,声音软得像浸了蜜:“好,我信你。”

……

……

京城街角的溪墨斋画铺里,墨香混着松烟的清冽气漫在半空——窗棂漏进的初冬日光,斜斜落在案头的宣纸上,将铺内的笔墨纸砚都染得暖融融的

刘畅正坐在角落的梨木桌边,一身竹青杭绸宝相花纹常服,领口袖口的针脚虽规整却透着几分朴素

他握着湖笔的手一顿,将笔尖轻轻搁在砚台上,抬眼时,便见李幼贞立在铺门口,一身玫红浅黄云锦牡丹团纹袄裙,裙身牡丹开得雍容,金线绣就的花脉在光下泛着细碎光泽,衬得她眉眼间仍带着当年的娇俏,却又多了几分妇人的温婉

……

“刘畅。”李幼贞轻提裙角走近,声音里藏着几分不易察觉的涩意,目光落在他案头未完成的山水图上,“我曾到刘宅拜访过一次,听伯母说,你弃了科举,竟在这里给人作画?”

刘畅闻言,指尖下意识攥了攥湖笔杆,墨汁在笔尖晕开一点浅痕

他起身略一躬身,语气刻意放得平淡:“正是。不知李夫人找在下,也是想画幅画么?”

……

“你叫我‘夫人’……”李幼贞的声音陡然轻了下去,眼尾泛起浅浅的红,上前半步,目光灼灼地望着他,“你是在怪我,当年没守住我们的情意,嫁作他人妇,是不是?”

“夫人可别这么说!”刘畅心头猛地一跳,惊得连忙抬眼扫过铺内——幸好此时画铺里只有掌柜在柜台后拨算盘,并未有人留意这边,他才压低声音,语气带着几分急切的解释,“过去种种,早已是过眼云烟,如何敢怪?”

他垂眸看着自己沾了墨的指尖,眼底掠过一丝自嘲,缓缓道:“刘畅自幼便知,自己不是块读书科举的料,屡试不第,倒不如索性放弃为官的念头。好在一手画技还算能入眼,便来这溪墨斋做个画生,每日与笔墨为伴,反倒落个清净安心。”

李幼贞的目光掠过刘畅案头,落在画铺墙上悬挂的两幅立轴上——一幅《秋蒲蓉宾图》,蒲叶舒展、芙蓉吐艳,墨色浓淡间尽是水乡清韵

另一幅《函关雪霁图》,苍山覆雪、栈道隐现,留白处更显苍茫意境

她认得,这是溪墨斋女店主甄玉娆的手笔,传闻这位女画师凭一手临摹绝技,让画铺在京城立足近十年,笔墨间的灵气旁人难及

……

收回目光时,她指尖无意识摩挲着袄裙上的牡丹绣纹,金线的凉意在指腹散开,语气里藏着几分孤注一掷的试探:“你……还愿意吗?”

刘畅望着她眼底未褪的期许,喉结轻轻滚了滚,却没有回避,只坦然迎上她的目光

他重新坐下,指尖缓缓抚平宣纸上的褶皱,声音平静得像案头静置的墨:“我不愿骗你。这从来不是‘愿不愿意’的问题——是我们的情感,早就过去了。”

……

“三年时光,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他抬眸,眼底没有怨怼,只剩几分释然,“可日子是往前过的,当初的心动与执念,在我弃了科举、日日与笔墨为伴的这些日子里,早就慢慢淡了。过去的,终究是过去了。”

……

上一章 十一月二十日,叶片拓印,买绒花 若璃传:不向春光折细腰最新章节 下一章 乾隆八年十二月初,楼阁,方夷的红宝石蝴蝶吊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