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夏的暗恋开始于大学图书馆一个普通的午后。
她抱着一摞摇摇欲坠的经济学教材,在书架间跌跌撞撞地寻找那本《线性代数辅导讲义》。书脊上的编码像天书,她第三次绕回同一个区域时,几乎要放弃。
周延“在找这个吗?”
一道清朗的男声从身旁传来。林夏抬头,看见一个戴着黑框眼镜的男生,手里正拿着那本她遍寻不着的蓝色封皮书。
林夏“啊,是的!谢谢。”
她慌忙接过,书页间夹着的借阅卡飘落在地。
男生弯腰拾起,瞥见卡片上的名字
周延“林夏?经管一班的?昨天高数课坐我前面。”
她这才认出他。周延,计算机系那个总坐在后排、被老师点名回答难题的男生。
林夏“你对图书馆很熟?”
她问,试图掩饰自己的紧张。
周延“勤工俭学,需要帮你找其他书吗?”
他推推眼镜
那是他们第一次对话,平淡得像白开水,却在林夏心里漾开涟漪。
大二那年,他们选修了同一门电影鉴赏通识课。周延总是坐在最后一排,笔记本上写满代码而非影评。但每当老师提问,他总能给出精准的分析。
一次课后他偶然对她说
周延“《公民凯恩》的叙事结构其实很像递归算法,层层嵌套,最终回归原点。”
林夏怔怔地看着他,突然发现这个计算机天才有着出人意料的细腻。
林夏“你也喜欢电影?”
周延“喜欢,特别是老片子。”
从那以后,林夏开始刻意“偶遇”他。图书馆同样的座位,食堂固定的时间段,甚至篮球场边的长椅——她总抱着一本书,目光却追随着场上那个并不显眼但技术扎实的身影。
周延似乎并不排斥她的出现。他会自然地分她一半耳机,分享新发现的冷门电影;会在编程遇到瓶颈时,突然问她一个毫不相干的经济学问题;会在下雨天顺手把伞倾向她那一侧。
但他们始终保持着恰到好处的距离。周延的世界很大,有数不尽的竞赛、项目和志同道合的朋友。林夏的世界很小,小到只装得下一个人和不敢说出口的心事。
毕业前夜,校园里弥漫着离别的伤感。林夏在樱花树下拦住匆匆走过的周延,手里紧攥着写了又改的信。
林夏“周延,我...”
他停下脚步,眼镜片后的眼睛带着询问。
远处有人喊他的名字
路人甲“周延!项目组催了!”
他回头应了一声,又转向她。
周延“什么事?”
所有准备好的话语在那一刻溃不成军。
林夏“没什么,毕业快乐。”
周延看了看她紧握的手,欲言又止。
周延“保持联系,你是我很重要的朋友。”
“朋友”二字像透明的墙,将她隔在他的世界之外。
毕业后,林夏回到老家省城,进了会计师事务所。周延去了深圳,加入一家炙手可可热的科技公司。
他们偶尔联系。周延会在调试程序的深夜突然发来一句“在吗”;林夏会在加班做报表时收到他分享的冷门电影链接。但对话总是匆匆开始,又匆匆结束。
三年后的同学聚会,周延没有来。有人随口提起
路人甲“周延创业了,据说挺辛苦的。”
林夏盯着手机里那个久未亮起的头像,第一次拨通了他的电话。
林夏“听说你创业了?”
她尽量让声音听起来随意。
电话那端有键盘敲击声
周延“嗯,小团队,做AI影像分析。”
林夏“很符合你的专业。”
周延“是啊,就是太烧钱了。”
他声音里带着疲惫
隔天,林夏给周延转了一笔钱。备注是:投资。
周延立刻打来电话
周延“你哪来这么多钱?”
林夏“工作三年的积蓄”
林夏“我相信你的能力”
电话那端沉默良久。
周延“谢谢,不会让你失望。”
又两年过去。周延的公司渡过最艰难的时期,开始崭露头角。林夏依旧在会计师事务所朝九晚五,偶尔在财经新闻里看到他的名字。
某个加班的雨夜,手机突然震动。周延的名字在屏幕上亮起。
周延“我在你公司楼下。”
林夏冲下楼,看见周延站在雨中,手里拿着一个泛黄的笔记本。
周延“公司被收购了,我来兑现当年的投资。”
雨水顺着他的发梢滴落,眼镜片上蒙着水汽。林夏突然发现,他比记忆中瘦了许多,也疲惫了许多。
林夏“你专门过来就为这个?”
周延“不全是。”
他从包里拿出一个信封
周延“还有这个。”
林夏打开,是电影节的邀请函。日期是八年前,他们一起错过的那场。
周延“我记得你说很想看。”
雨越下越大,林夏拉着他躲进大楼。
林夏“你怎么找到这个的?”
周延“一直收着”
他推了推眼镜
周延“很多事,我都收着。”
他们坐在空无一人的办公室,像大学时那样分享一副耳机看完了那部电影。片尾字幕升起时,周延突然开口
周延“你知道为什么《公民凯恩》的叙事像递归算法吗?”
林夏“为什么?”
周延“因为最重要的答案,往往藏在最开始的地方。”
他打开那个泛黄的笔记本。第一页,是八年前图书馆借阅卡的复印件。背面,是稚嫩的字迹:
“今天遇见一个女孩,抱书的样子像只迷路的小鹿。她叫林夏。——周延”
林夏怔住了,一页页翻过去,全是关于她的碎片
“林夏喜欢靠窗的座位。”
“她看经济学期刊时会皱眉。”
“今天篮球赛,她坐在第三排左边。投进了三个三分。”
“毕业那天,她好像想说什么。但我必须去项目演示。后悔没问。”
最后一行日期是昨天:
“第八年。终于有勇气告诉她,那些‘偶遇’都是我精心计算的‘算法’。”
周延取下眼镜,第一次直视她的眼睛
周延“我花了八年时间才明白,最好的代码不需要最华丽的算法,只需要最坚定的执行。林夏,我可以重新开始吗?从自我介绍开始——我是周延,从八年前就开始喜欢你的人。”
窗外的雨不知何时停了,晨曦透过百叶窗洒落。林夏看着眼前这个终于卸下所有伪装的人,轻声回答
林夏“我是林夏,从八年前就在等这句话的人。”
有些暗恋像深埋的代码,看似沉默无声,其实一直在后台运行,只等待一个时机,编译出最完美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