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长权
本书标签: 古代  古风探案 

第5章 花楼旧事(5)

长权

沈卿峥垂眸,将“兴染坊”三字在心中默念一遍,才又抬眼:“引我去任大夫的书房。”

门房忙躬身:“上官请随我来。”

行至书房,门房躬身退去,脚步声与纸钱灰烬一同散在廊下。

书房幽窄,窗棂半阖,一缕午后的光斜斜切进来,正落在案头。

案上笔墨俱全,一本翻开的账簿静静躺着,纸角微卷,仿佛主人匆匆离去时带起的风还留在页间。

沈卿峥俯身轻嗅,一缕淡淡的辛辣与姜汤的暖涩交织,像雨后残存的药味。

他指尖掠过账脊,顺势握住抽屉铜环,稍一用力——

“吡——”

老木涩响,尘埃在光柱里浮动。

沈卿峥屈指敲了敲底板,回声空洞,摸索片刻,指腹触到一处微凸,轻轻一按——

“嗒”

暗格无声弹开。

里头静卧一本蓝皮账簿,封色褪旧,却干净得近乎虔诚,账簿下压着一封信,封口火漆未拆,纸面雪白,仿佛才落笔不久。

沈卿将账簿与信一并取出,置于案上,翻开蓝皮封面,纸页微脆,墨字遒劲——抬头赫然写着:

“大雍五百二十年……”

再往下,日期、时辰、盈利皆以端正小楷列明,而盈利之前的细目却只用数字暗记,密如蚁阵,沈卿峥眉峰微敛:若只是寻常账目,何必藏得如此深?

沈卿峥以指挑开火漆,抽出信笺,纸上仍是一行行细密的数字,末尾只画了一个孤零零的小圈,像是谁漫不经心的涂画。

他把信纸与蓝皮账簿并排摆好,又在书案上翻拣片刻,除却寻常笔墨,一无所获。

起身移步至书柜前,柜中多是诗集,纸色泛黄,墨香沉旧。

沈卿峥指尖掠过书脊,忽在一册《集芸韵》上停住:书口磨得圆润,书背因常年翻阅而现出一道黑线,边角卷起,像倦鸟的羽。

他随手翻开——纸张薄如蝉翼,毛边轻绒,显然常被主人摩挲,翻至中段,两页纸竟被极细的浆糊黏合。

沈卿峥以指甲轻挑,纸页“嗤啦”一声分开,一张方形便条飘然坠下。

便条上以蝇头小楷写着:

“柳边求气低

波他曾日时

莺香春山船

东冬江支微

鱼虞齐佳灰

真文元寒删

先萧肴豪歌

麻阳庚青蒸

尤侵覃盐咸

屋沃觉质物月

平上去入”

字迹瘦劲,似用削尖的柳枝蘸墨而成,沈卿峥眉峰一动:声韵反切?亦或暗号?

他将便条与账簿、信纸并列,指尖轻点,仿佛听见暗藏其下的风声。

前十五字定声,自“东”以下三十六字定韵,末四字“平上去入”定调——

于是账簿上那串“壹伍壹壹壹零玖叁壹陆”便可译为“音念”。

将账簿上的内容一一对照写下,沈卿峥发现所得皆是姓名,而非账目,这本账簿究竟记的是什么买卖?那些名字背后的人是谁?所谓“盈利”又从何而来?

他再翻页,纸脊参差不齐,明显被撕去数页,缺口像犬牙,被撕掉的内容,藏着怎样的秘密?

疑云翻涌,他又取信笺,纸面仍是数字,却与便条之法不通,显然另有密匙。

沈卿峥起身,把书房一寸寸搜过,确认无遗后,将便条折入袖中,又将账簿、信笺、诗集依次收好,顺手把笔砚归位,灯影斜照,仿佛无人来过。

才出书房,一名丫鬟迎面撞上,鸡毛掸子啪嗒落地。

“奴婢冲撞上官,万死!”她慌忙跪下。

沈卿峥俯身拾起掸子递还,温声问:“无妨,你在府中做何差事?”

丫鬟双手接过,垂首答:“回上官,奴婢专管打扫老爷书房。”

沈卿峥指尖抚过掸子,似笑非笑:“每日何时洒扫?”

“早间一回,戌时末一回。”

“昨日也如此?”

丫鬟想了想,摇头:“昨日只在早间扫过。”

“为何?”

“戌时末奴婢刚到廊下,老爷便隔门吩咐今日不必进来,奴婢便退下了。”

“那声音,你确认真是任大夫?”

丫鬟颔首如捣蒜:“奴婢听得真切,断不会错。”

沈卿峥微微拱手:“有劳。”语罢,提步而去。

丫鬟攥着掸子转身,方过拐角,阴影里有人将一袋碎银塞到她手里:“做得不错。”

丫鬟掂了掂分量,低眉应声:“谢主子。”

上一章 第4章 花楼旧事(4) 长权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6章 花楼旧事(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