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长权
本书标签: 古代  古风探案 

第6章 花楼旧事(6)

长权

丫鬟拎着碎银走远,锦拾俯身拾起地上那只铜漏壶,又顺手抄起厨屋水牌。

前院槐影斑驳,沈卿峥缓步而来,唐屿白与锦拾已候在阶下。

大理寺偏厅,锦拾将漏壶托在掌中,眯眼细察。

沈卿峥温声问:“可看出端倪?”

锦拾指尖一点壶口:“瞧见一根发。”

沈卿峥凑近:“在何处?”

沈卿峥俯身,两指拈起——发丝乌黑,断口却拧作死结,显是被人猛力扯断。

“发缠壶口,想拖慢滴漏。”沈卿峥眉心微蹙,“可人在花楼殒命,拖延府中时辰何用?”

他沉吟片刻,目光倏地一亮:莫非任忻并非死于花楼?

案旁水牌尚带水痕,锦拾开口:“此牌取自厨下,厨娘与挑水夫皆证,昨夜戌时正,任忻亲嘱烧汤沐浴。”

沈卿峥脑中浮出账簿残页上的姜汤气味,抬眼问道:“那夜可有人熬温姜汤?”

锦拾回忆厨屋灶台上那只还冒着热气的姜汤罐,点头道:“厨娘说,夫人夜夜离不得温姜汤,否则便无法安睡,因此灶上常备。”

沈卿峥侧首问唐屿白:“任夫人当真疯癫?”

唐屿白低声:“难下定论,我潜进内院时,正见夫人在花树下赤足转圈,发乱钗横,笑声尖厉,家丁围成半圈,个个手持棍棒,却不敢近前一步。”

沈卿峥从袖中抽出那张折得方整的便条,又将蓝皮账簿、无头信笺与那本卷边的诗集一并摆在案上:“书房暗格里所得,账簿与信皆用密文,我已译出账簿,却解不了此信。”

唐屿白与锦拾俯身细看,沈卿峥接着说:“这本诗集是任忻平日最常翻的,账簿的密钥便藏在其中,可惜用同一套法子却解不开这封信。”

锦拾翻不开密文,便去翻诗集,眼角忽瞥见景骊皖自前院而来,便坏笑着捅了捅唐屿白,唐屿白抬眼,正对上锦拾挤眉弄眼的促狭神情。

唐屿白被他挤眉弄眼闹得无奈:“眼睛抽筋了?”

锦拾翻了个白眼,索性朝门口挥手:“景仵作,来得正好!”

景骊皖踏槛而入,素白官袍下摆微扬,朝锦拾一拱手:“锦大人。”

沈卿峥与唐屿白同时回身,景骊皖双手奉上一纸验状:“沈大人,尸格已具,请过目。”

沈卿峥接过,指腹掠过墨迹:“愿闻其详。”

景骊皖声音清冷,却条理分明:“死者确因酒后并服五石散,阳亢暴脱而亡,服药时辰在戌时未,约一刻钟后,亥时初气绝。”

戌时未至亥时初——

沈卿峥脑中电光一闪:若门房与丫鬟所言非虚,那时仍在府中的“任忻”必是旁人假扮,此人不仅能模仿嗓音,更须与任忻身形相仿——口技易寻,形貌难合,唯花楼最熟此道。

沈卿峥抬眼:“景仵作,可还有余迹?”

景骊皖拱手,声音清凌:“死者双股现淡紫尸斑,呈‘双斑’之形,乃死后一个时辰内被搬动之征,温姜汤浸透衣襟,显为混淆时辰,然那人疏忽——死后若再保温,尸斑会更快固定,搬动痕迹亦随之加重。”

温姜汤、任夫人……沈卿峥眸光微敛:那位夫人装疯卖傻的本事,怕是不浅。

他抬手向景骊皖一拱:“辛苦景仵作。”

景骊皖回礼:“分内之事,若无他事,下役先行告退。”

沈卿峥点头,目送她转身,衣摆扫过门槛,如鹤影掠风。

锦拾拿肘碰唐屿白,压低嗓音打趣:“喂,眼珠子都快黏人家背影上了,光看不追可没用,傻站着算什么?”

唐屿白深吸一口气,快步追出:“景小姐——”

景骊皖停步,回眸,眸色平静:“唐大人还有事?”

唐屿白垂眼,声音发涩:“当年退亲,是唐家对不住你,但并非我本意,家父恐遭猜忌,才……”

景骊皖淡淡一笑,笑意却带霜:“唐屿白,退亲一事,我并未怪罪,只是此事令景家蒙羞,你我……就此各安天涯吧。”

言罢,她转身而去,雪色衣角在风里轻轻一扬,像一场无声的诀别,唐屿白怔立原地,只余满院斜阳。

上一章 第5章 花楼旧事(5) 长权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7章 花楼旧事(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