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长权
本书标签: 古代  古风探案 

第31章 漕运码头(6)

长权

“士兵?”沈卿峥低低重复,眉峰蹙成锋利的一线,他抬眼掠过码头——那些船夫或倚桅杆,或蹲缆绳,灯火映出他们粗布衣衫下鼓胀的肩臂,像一排随时可拔刃而起的暗桩,若彼此“相熟”只是假象,整条码头岂不成了潜兵之堤?

他侧首,目光与楚尹一触即分,楚尹会意,挥手示意捕快散开,片刻间,船夫们被悄无声息地包拢,铁锁套腕,逐一押往京兆府,脚步声杂而不乱,景骊皖拱手告退,命人抬走四具铁链余温未散的尸体,夜色里,棺木擦过甲板,发出钝而短的呜咽。

人群散尽,码头倏然空阔,沈卿峥独自走到泊船前,月光铺在河面,碎银般翻滚,却照不清水下暗涌,他抬眼望去:护城河、漕运码头、形制欺人的兵器,再想到那批私铸铜钱——几条线隐隐交于一处,像黑夜里同时拉满的弓弦,若真是为了那张龙椅…沈卿峥负手而立,大雍的太平,不过是层窗棂纸,一戳就破。

唐屿白与锦拾踏月光而来,衣袍带风,唐屿白见他神思飘远,轻声问:“沈司直神情凝重,是在想什么?”

沈卿峥回神,轻叹:“近日案子叠案子,每剥一层,便冒出新血,我总觉着,咱们不是查案,是被案牵着鼻子走——看到的,都是别人提前摆好的影子。”

唐屿白听出弦外之音:“沈司直的意思是…”

沈卿峥点头,眸色沉如墨:“先回大理寺,把常柞书房密室里的册子翻透,锦拾,你另点一队人,溯护城河而上——货船不会自己漂进码头,必有人暗中掌舵。”

锦拾抱拳,声脆若拍桅:“得令!”

三人转身离码头,月色斜拖,石板路上人影长短交错,锦拾小跑两步,拿胳膊肘轻撞唐屿白,压低嗓子:“哎屿白,你方才打什么哑谜?”

唐屿白侧目,语气里带几分无奈:“沈司直的话,你听全了?”

“听全了呀,”锦拾眨眼,“不就是咱们查到的凶手,像被别人提前写好,专等着咱们去翻牌嘛。”

唐屿白“嗯”了一声,尾音却拖得长:“可不止这一层。”

锦拾凑近,几乎贴上他肩:“还有哪层?”

唐屿白勾勾手指,让他再近些,声音低得似掠过水面的夜风:“这几日接连告破的案子,看似水落石出,实则是屏风上的泼墨——真正的巨案躲在后面,我们连边角都没摸到。”

锦拾倒吸一口凉气,恍然拍额:“懂了!前面三条人命案咱们揪出了刀口,可私铸铜钱那条线,仍是一潭黑水。”他忽又皱眉,“不对啊,你们不是把常柞的府邸翻了个底朝天?怎会一点线索也没有?”

唐屿白轻叹,夜风把他话音吹得发冷:“沈司直捧旨赶来之前,一名女刺客已先一步潜进常府,一刀封喉,断了常柞的气,我虽刺伤她右臂,却还是让她踩着瓦脊遁走。”

锦拾愕然:“常府不是里三层外三层守着吗?”

“怪就怪在这儿。”唐屿白皱眉,仿佛仍看见那夜空荡的回廊,“刺客进出如入无人之境,我们后脚赶到,连一个守卫的影子都没见着——像事先约好,集体熄了灯,我疑心,守兵与她应是同谋。”

锦拾指尖抵着下巴,眸光沉进暗处:“常柞一死,线头岂不就此掐断?”

唐屿白微微皱眉,语气低沉:“倒也不是线索全断,只是…有些离奇。”

锦拾抬眸,目光一凝:“离奇?何以见得?”

唐屿白缓缓开口:“我们在常柞书房中,意外发现了一间密室,密室之中,赫然堆放着数箱私铸的铜钱,角落里还立着一排木柜,柜上整齐地罗列着当朝官员与皇室宗亲的详细记录,我与沈司直推测,常柞不过是枚棋子,背后之人借他之手,暗中搜集朝中权贵的底细,怕是另有所图。”

锦拾眉头紧蹙,冷声道:“藏着记录官员与皇室的册子…此人胆子不小。”

唐屿白点头:“这还不算最诡异的,木柜上大多是当朝在任的官员与尚在世的皇室宗亲,可唯独其中一本册子,记载的竟是…御王。”

锦拾侧目,神情顿时凝重:“御王不是先帝在位时便已薨逝了吗?”

唐屿白神色一正,低声道:“正是,可那本册子,却详细记录了御王的生平事迹与日常起居,仿佛他仍在人世一般,沈司直怀疑,要么是常椎背后之人意图借御王之势,图谋不轨——毕竟当年御王曾是先帝重点培养的继承人;要么…这木柜上的册子只是冰山一角,真正重要的部分,早已被转移。”

锦拾垂下眼睫,声音压得极低:“方才沈司直不是说回去细查那册子?别耽搁,快走。”

唐屿白“嗯”了一声,袖下五指一紧,两人并肩疾行,衣角掠过长街月色,像两把无声出鞘的薄刃,直追前方那道挺拔背影,一同没入夜色深处的大理寺。

一梦棠大家会不会觉得节奏太慢,要是有什么建议一定要提出来呀

上一章 第30章 漕运码头(5) 长权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32章 漕运码头(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