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灵异悬疑小说 > 骨语探微
本书标签: 灵异悬疑 

第三十三章 旧帕(下)

骨语探微

芦苇荡的土坑藏在蒲草深处,衙役们挖开时,湿泥里滚出个油布包,解开三层布,露出半箱银锭——锭子上铸着漕运衙门的印记,正是漕帮丢的那箱。周七被按在坑边,见了银子忽然挣着要扑过去,被亲兵用刀柄按住后颈,脸磕在泥里还在骂:“那穷汉活该!凭什么拿我们的银子!”

宁慧悠蹲在坑边看银锭,锭底沾着些麦芒,和王老实手里麦饼里的一模一样。她转头问刘三:“你们丢银子那日,王老实是怎么捞着箱子的?”

刘三趴在泥里抖着嗓子说:“那日……那日我们划小船运银子,过河沟时船底撞了石头,箱子掉水里了。我们下水摸了半宿没摸着,想着先回窝棚歇着,明日再来……没承想被他捡了去。”

“他捡着银子为何不直接拿回家?”京兆尹插了句,“偏要找赵五打木箱,还借林寡妇的磨盘藏?”

周七在旁啐了口带血的唾沫:“他精着呢!怕直接拿回家被人撞见,想先埋在麦田,等过几日风平浪静了再分几次取。前日傍晚我们在河沟边看见他背着布包往村里走,就跟了上去,见他进了赵五的木匠铺……”

原来王老实找赵五打木箱时,周七和刘三就蹲在铺外的柴草堆后看着。等王老实背着木箱往麦田去,两人就抄近路绕到前头堵他。当时王老实正蹲在田埂边啃麦饼,见他们来,攥着麦饼就往麦田里跑,周七追上去拽住他的后领,麻绳勒在他脖子上时,他还咬了周七手背一口,手里的麦饼掉在泥里,半块滚进了指缝。

“那旧帕呢?”宁慧悠忽然问,“王老实怀里的栀子花帕子,是谁的?”

刘三愣了愣,眼神瞟向林寡妇家的方向:“是……是林寡妇的。前日王老实借磨盘时,林寡妇塞给他的,说让他包银子用……”

这话倒让李氏红了眼,抹着泪道:“我就说他藏了私房钱!原是跟林寡妇勾搭上了!”

林寡妇抱着孩子在旁急得直跺脚:“不是的!那帕子是我前几日缝补衣裳落在王老实家的,他前日来借磨盘时顺带还我,我没接,他就揣怀里了!”

宁慧悠没理会两人的争执,让衙役把银锭装箱,又让人去赵五的木匠铺再搜。这次在铺梁上摸出个小布包,里面除了五十文定金,还有张字条,是王老实写的:“若我三日不回,让李氏去河沟底取‘麦种’。”

“这是怕自己出事,给婆娘留的后路。”京兆尹叹道,“倒是个重情义的,可惜了。”

回到西柳村时,日头已斜斜挂在树梢。漕帮的帮主亲自来接银子,见了周七和刘三,气得抽出腰刀就要砍,被宁慧悠拦住了:“自有官府处置。”

周七和刘三因杀人夺财被判了斩立决,秋后问斩。林寡妇因藏匿赃银被罚了半年劳役,孩子暂由李氏照看着。赵五没参与杀人,只是收了定金打箱,被训诫了几句便放了。

李氏捧着王老实留下的字条,蹲在河沟边哭了半晌,最后还是没去捞什么“麦种”——她说当家的走了,留着银子也没用,不如让他清清白白地走。

宁慧悠走出村子时,割麦的农户们还在田里忙活,金浪翻得哗哗响。她捏着那块旧帕,帕角的栀子花被风吹得微微动,像是还带着绣时的温度。春桃在旁轻声道:“姑娘,这案子倒是了结了,只是王老实死得实在冤。”

“不冤。”宁慧悠把帕子递给李氏,“他捡了不属于自己的银子,本就存了贪念,只是没来得及动手罢了。”

李氏接过帕子,指尖摸着褪色的栀子花,忽然噗通跪下来给宁慧悠磕了个响头:“多谢郡主还我当家的清白,不管他有没有藏私房钱,他不是偷人银子的贼就好。”

回府的路上,京兆尹翻着卷宗道:“漕帮这箱银子也不干净,说是给上头的‘孝敬钱’,指不定是刮来的民脂民膏。”

宁慧悠没接话,看着路边的麦田出神。芒种的风带着麦香,吹得人心里发暖,可一想起王老实攥着麦饼的手,又觉得堵得慌。

宁决在府门口等着,见她回来便递过杯凉茶:“看你神色,怕是又动了恻隐之心。”

“娘,若是王老实没捡那箱银子,是不是就不会死?”宁慧悠问。

宁决叹了口气:“世间事哪有那么多若是。他若不贪,自然不会死;周七和刘三若不狠,也不会落得这般下场。说到底,都是人心作祟。”

晚膳时,张妈端上刚蒸的麦饼,暄软得很,没放半点面碱。宁慧悠咬了一口,忽然想起王老实手里那半块发苦的麦饼,眼眶微微发热。

窗外的月光落在梨树上,洒得一地银白。她知道,这世上总有捡不完的“银子”,也总有填不满的贪念,可就像这芒种的麦田,不管结了多少穗,到了时节,终究要颗粒归仓,一分都瞒不过天。

上一章 第三十二章 旧帕(中) 骨语探微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三十四章 残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