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灵异悬疑小说 > 骨语探微
本书标签: 灵异悬疑 

第四十二章 断钗(下)

骨语探微

柳如眉的哭声撞在衙门的青砖上,碎得像山神庙后落的枫叶。沈文清站在一旁,手里的折扇捏得咯吱响,指节泛白——扇面上山神庙的景致被泪打湿,晕成一片模糊的红,倒像是苏晚后脑淌的血。

“你可知苏晚为何急着要你娶她?”宁慧悠将那张治肺痨的药方递到沈文清面前,“她弟弟咳得快撑不住了,她要拿聘礼给弟弟抓药。”

沈文清盯着药方上“苏明”二字,喉结滚了滚,忽然蹲下身捂着脸哭:“我竟不知……我只当她是怕名声坏了……”他前日见苏晚时,她还强笑着说“沈郎莫急,我等得起”,原来那笑里藏着多少急火,他竟半分没瞧出。

苏明抱着药方,小身子抖得像风中的草:“我姐总说,等她嫁了好人家,就能请最好的郎中给我治病……她还说要给我绣个虎头枕,说枕着能睡得香……”话没说完,就被一阵剧咳打断,咳得弯下腰,手心里溅出几点血沫。

仵作连忙上前给苏明顺气,低声对宁慧悠道:“郡主,这孩子的病耽误不得,得赶紧送城里医治。”

宁慧悠点头,让京兆尹先安排苏明去府衙后堂歇息,又让人去请城里最好的肺痨郎中。转身再看柳如眉时,她已不哭了,只是直勾勾盯着地上的断钗,像丢了魂。

“你砸苏晚时,她有没有说什么?”宁慧悠问。

柳如眉沉默半晌,才哑着嗓子道:“她说……‘我弟还等着我’……”

就这五个字,让满室的人都红了眼眶。张媒婆蹲在角落,用围裙抹着脸:“都怪我!若我不逼着她说亲,若我那日早点发现她……”

宁慧悠没让她再说下去,只让人把柳如眉押入大牢,又对沈文清道:“你虽没直接杀人,却因懦弱迟疑酿了祸。苏明的病,你得管。”

沈文清连忙点头:“我管!我砸锅卖铁也得给他治病!”他当即让人回沈家取银子,不仅请了郎中,还在城里租了间带院子的屋子,给苏明养病。

几日后,苏明的咳嗽渐渐轻了些。郎中说只要好生将养,再吃半年药,或许能好。沈文清每日都去看他,给她讲书,陪他晒太阳,像对亲弟弟一般。苏明起初还恨他,后来见他总拿着苏晚绣了一半的帕子发呆,帕上的梅花绣了半朵,针脚歪歪扭扭,是苏晚急着赶活时绣的,也就慢慢消了气。

柳如眉的案子判得快——故意杀人,判了斩监候。柳老爷来牢里看她时,老泪纵横:“是爹错了!不该逼你攀高枝!”柳如眉只是笑,笑完了就从发髻上拔下支银簪,递给狱卒:“把这个给苏明吧,就当……我赔他姐姐的。”那银簪也是梅花形状的,和苏晚的断钗正好凑成一对。

张媒婆没再做媒,回村开了个小绣坊,教村里的姑娘绣活,说要替苏晚把手艺传下去。她还把苏晚没绣完的帕子接过来绣,绣完了送给苏明,说:“你姐绣的梅花缺瓣,我给补上了,你枕着它睡,就当你姐在身边。”

宁慧悠再去东溪村时,已是初冬。山神庙后的土坳上,新堆了个小坟,坟前插着支完整的银钗——是沈文清找银匠把断钗接好的,钗头的梅花补得不算精致,却亮得很。坟边还栽了棵小枫树,是苏明让人栽的,说等明年枫叶红了,就像姐姐还在时一样。

张媒婆的绣坊里飘着线香,十几个姑娘围着绣绷坐,手里绣的都是梅花。见宁慧悠进来,张媒婆指着墙上的绣品笑道:“这都是苏晚的花样,姑娘们都爱绣。”

宁慧悠拿起块刚绣好的帕子,帕上的梅花栩栩如生,针脚细密,竟有几分苏晚的影子。她忽然想起苏晚死时攥着的断钗,那弯了的钗杆上,分明留着她最后用力的痕迹——不是恨,是牵挂。

回府的路上,京兆尹叹道:“原是桩情杀案,最后却成了桩苦案。”

“苦也有苦的滋味。”宁慧悠看着远处的炊烟,“柳如眉为执念送了命,沈文清为懦弱赎了罪,苏明因祸得福捡了条命。这世上的事,本就难分对错。”

沈文清后来没再科举,就在城里开了家药铺,专卖治肺痨的药,给穷人看病从不收钱。有人问他为何,他总指着药铺墙上挂的梅花图笑:“是位姑娘教我的,人活着,不能只想着自己。”那梅花图是他画的,画得不好,却红得热烈,像苏晚死那天山神庙后的枫叶。

苏明病好后,没回村,留在药铺帮沈文清打下手。他学会了辨认药材,也学会了写苏晚的名字,写得端端正正,贴在药铺的门上。

那年冬天,京郊下了场大雪。宁慧悠听说沈文清带着苏明去给苏晚上坟了,两人在坟前站了很久,雪落满了肩头,像穿了件白棉袄。苏明手里捧着那支接好的银钗,钗头的梅花沾了雪,亮晶晶的,像是苏晚在笑。

院角的红梅开了,宁决在廊下煮茶,见宁慧悠回来便递过杯热茶:“这案子了结了,你心里也该松快些了。”

宁慧悠捧着茶盏,看着窗外的雪:“松快了,也沉甸甸的。”

雪落在梅枝上,簌簌地响。她知道,有些债是要还的,有些痛是要记的,就像那支断了又接好的银钗,虽有痕,却终究能再发光。苏晚没能看到弟弟好起来,没能绣完那朵梅花,但她用命护的人,好好活着呢;她没说完的话,有人替她听着呢。这就够了。

上一章 第四十一章 断钗(中) 骨语探微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四十三章 旧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