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灵异悬疑小说 > 骨语探微
本书标签: 灵异悬疑 

第五十九章 旧陶(中)

骨语探微

赵府管家跪在磨盘边的泥地上,手里的玉佩“当啷”坠地,沾了层灰黄的窑土。他盯着地窖里那批没烧好的陶碗,喉结滚了三滚才哑着嗓子开口:“苏娘子前儿个晌午来窑上,说要烧批细瓷碗去镇上铺子卖,特意嘱咐要掺些高岭土,说细瓷滑手好卖价,给了我三十文定金。”

“三十文?”京兆尹眉峰一挑,“一批细瓷碗少说也得备百斤陶土,她就给三十文?”

管家手心里沁出冷汗,捏着衣角反复搓:“她……她说余下的钱等碗卖了就补,还说这碗不急着要,让我慢慢烧。我问她怎的突然要做买卖,她只叹口气,说‘石头要上学,总得攒些束脩’。”

石头蹲在一旁,摸着苏兰留下的陶哨子红了眼眶:“娘不是贪财的人。上月张老头的孙儿染了风寒,她还把攒着买布的钱给人抓了药,说‘娃的病耽误不得’。她定是手头紧——前几日她还跟李婆子借过粗布,说要给我缝件新衣裳。”

李婆子就是被赵老栓强占过菜地的农妇,上月和管家争执时被推倒磕破了头。宁慧悠让衙役去李婆子家,见她正坐在门槛上编草绳,头上还缠着旧布。“苏娘子前几日来过,”李婆子抹着泪道,“给我送了两个新捏的陶碗,说让我安心养伤,她定会把菜地要回来。还说……还说管家不止占我家地,还偷运官粮。”

偷运官粮?宁慧悠心头一动,转头看向老窑边的陶罐——里面除了些碎银,还有袋糙米,米袋上印着个模糊的“官”字。仵作凑过去闻了闻,眉头皱得更紧:“郡主,这米里混着些沙土,不像是官仓里的好米,倒像是……被人换过的陈米。”

老窑的地窖里藏着个暗格,衙役撬开暗格,里面堆着十几袋陈米,袋口的麻绳和苏兰手里碎陶片上的麻线一模一样。张老头翻着米袋上的印记,忽然拍着大腿喊:“是漕运的印!前两个月漕运衙门丢了一批官粮,说是在柳溪村地界失踪的!”

漕运的管事姓刘,是个肥头大耳的中年人,此刻正坐在镇上的酒楼里喝酒。衙役去抓他时,他还搂着歌女笑,见了官差手里的米袋,脸色“唰”地白了:“这……这不是我的!”

“苏兰死了,你知道吗?”宁慧悠将那袋印着“官”字的糙米放在他面前。

刘管事端着酒杯的手一抖,酒洒了满桌:“知……知道!今早听人说了,真是可惜。”

“她前几日找过你,对不对?”

刘管事眼神躲闪:“是……是找过!说要查漕运的粮,我让她别多管闲事,她偏不听!”

苏兰死前一日夜里,曾在酒楼后巷堵住刘管事,说已经查到他偷换官粮的证据,要带他回县衙。刘管事慌了神,掏出五两银子想收买她,苏兰不肯,两人争执起来。“我只是推了她一把!”刘管事哭道,“没想着要她命!她往后巷跑,我就没再追了!”

后巷的墙角沾着些暗红的血迹,和苏兰后脑的血渍对上了。可仵作检查木棍时,忽然指着棍柄的指纹道:“郡主,这指纹不止一处!除了苏娘子的,还有个更粗的指纹!”

更粗的指纹?宁慧悠想起赵老栓那双常年握鞭子的手——指节粗大,和指纹形状正合。衙役在赵老栓的宅院柴房里找到块沾血的布巾,布巾上的血迹除了苏兰的,还有刘管事的。“是你帮刘管事杀了苏兰!”京兆尹厉声道。

赵老栓扑通跪了下来:“是……是他找我来的!昨日天不亮刘管事慌慌张张跑来找我,说苏兰要报官,让我帮忙‘教训’一下。我带了木棍去老窑,见苏兰正往地窖里藏米袋,就上去跟她打了起来——她拿碎陶片划我胳膊,我才拿木棍砸了她后脑!”

他胳膊上果然有道新疤,像是被陶片划的。可苏兰后脑的伤口很深,显然是用了全力——赵老栓平日里欺压佃户,力气比寻常人大得多。“你砸完她就跑了?”宁慧悠追问。

赵老栓点头:“跑了!我怕被人看见,没敢回头!”

张老头忽然在旁颤声道:“我……我看见她了。”

张老头说昨日清晨去老窑给苏兰送陶土,见苏兰倒在窑边,还有口气,正抓着块碎陶片往地上划字。他吓得躲在树后,见赵老栓跑了才敢过去,可苏兰已经说不出话,只指着老窑的方向咽了气。“我怕惹祸上身,就把她拖到河湾埋了,还把木棍放在她身边,想让人以为是赵老栓杀的干净……”

苏兰指甲缝里的窑灰,就是张老头埋她时沾的。而她手里攥着的碎陶片,原是老窑墙上的旧陶,死前划在地上的字虽被泥土盖了,却还留着个“刘”字的残痕。

“她是想指认刘管事。”石头抹着泪道,“娘到死都没忘查案。”

衙役在刘管事的船上搜出剩下的官粮,足足有五十石,都是被他用陈米换下来的好米,准备运去外地高价卖掉。李婆子站在官粮旁,望着苏兰的尸身哭:“你为了我的地,为了这些粮,把命都搭进去了……”

上一章 第五十八章 旧陶(上) 骨语探微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六十章 旧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