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姐姐的刀,砍不断血脉的根
国际创伤修复峰会当天,晨雾还未消散,苏晚晴的白色医疗帐篷已在会场东侧支起。
帐篷前挂着一块手写木牌:“为流浪儿童免费进行神经稳定性筛查——无需仪器,只需聊聊天”。
她蹲在折叠椅前调整血压计,由于长期握手术刀,她的指节泛着薄茧的光,余光瞥见远处保安亭的摄像头转了个方向。
“阿姨,这个能吃吗?”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踮起脚碰了碰帐篷边的艾草香包。
苏晚晴抬头微笑,从帆布包里拿出一块桂花糕:“这是安神的,不能吃。但如果你乖的话,等筛查完阿姨送你一块真的。”女孩攥着桂花糕跑开时,她的手指轻轻拂过香包绳结——那是小川今早放进去的微型直播器,镜头正对着帐篷内的木桌。
第一个走进帐篷的是一个穿着灰旧毛衣的男孩,大约七岁,睫毛在眼下投下细碎的影子,但他始终盯着自己交握的手。
苏晚晴轻声问道:“小朋友叫什么名字?”男孩没有动。
她伸手想碰他的手腕,指尖即将触碰到皮肤时,男孩突然像被烫到一样缩回手,额头抵在桌沿小声说:“小远,妈妈说……说我会吓到人。”
“怎么会呢?”苏晚晴把温好的姜茶推过去,“我小时候也怕过很多东西,怕黑,怕针管,怕……怕自己和别人不一样。”男孩的睫毛颤动了一下,她的手指终于覆上他的手腕。
皮肤下的血管跳动得像急促的鼓点,她能清晰地感知到那团在他神经末梢乱窜的焦虑——就像被关在玻璃罐里的萤火虫,撞得浑身是伤。
“阿姨,你心里有很多人在哭。”男孩突然抬头,眼睛亮得惊人。
苏晚晴的手猛地一颤。
他的指尖轻轻点在她的手背上:“是奶奶在哭,是捡垃圾的爷爷在哭,是……是一个穿白大褂的阿姨,她抱着我哭。”帐篷外的直播器红灯闪了闪,小川藏在送水车里的手机弹出提示:“自然共感正在发生”冲上实时热搜第一。
在会场三层的VIP休息室里,沈念秋正对着镜子调整珍珠项链。
全息投影的直播画面突然跳出来时,她手中的珍珠“啪嗒”一声掉在地毯上。
屏幕里,那个总是带着冷硬神情的女人正红着眼眶抚摸男孩的头:“他们不是在哭,是在教我怎么更懂你们。”弹幕像潮水般涌来:“原来共感不是病,是能听见世界的心跳?”“那个男孩是自闭症吧?他居然主动说话了!”
“清场!立刻清场!”沈念秋抓起通讯器砸在桌上,指甲在檀木桌面上划出白痕。
助理战战兢兢地推开门:“沈总,保安说……外围是医疗公益活动,没法强行驱离。”她盯着直播里苏晚晴的侧影,后颈突然泛起凉意——那是二十年前实验室里,电击棒接触皮肤前的预兆。
同一时间,在会场负一层的清洁间里,小川扯下沾着咖啡渍的围裙,将微型拾音器塞进通风管道的缝隙里。
他拿出兜里的电子手表,绿色信号灯连续闪烁七下——这是苏晚晴的安全暗号。
当他猫着腰穿过管道时,头顶传来模糊的对话声:“沈总,投资人三点要见您。”另一个男声轻声笑道:“记得把左肩的疤露出来,他们就爱看‘科研者的牺牲’。”
厉明舟在茶歇区接过沈曼递来的热可可时,掌心被硬物硌了一下。
他低下头,看见年轻助理的指尖在发抖,喉结动了动想说什么,最终只是压低声音说:“厉教授,这杯是特调,糖……糖放多了。”等沈曼的高跟鞋声消失在转角后,他摸出卡在杯底的微型存储卡,背面用口红写着:“晚晴需要这个。”
苏晚晴是在给第三个女孩做筛查时收到厉明舟消息的。
她借故去帐篷后面换手套,在隐蔽处插入存储卡。
屏幕亮起的瞬间,她的瞳孔骤缩——“记忆净化2.0招募标准:优先无芯片干预史的自然觉醒者,尤其是S1血裔”这几个字刺得她眼睛生疼。
风掀起帐篷布角,她望着不远处高挂的峰会横幅“掌控共感,科学未来”,突然笑出声来:“原来你怕的不是我,是我的孩子会用共感学会爱,而你永远学不会。”
夜幕降临时,临时医疗帐篷收摊了。
苏晚晴蹲在路边给最后一个男孩系松掉的鞋带,抬头正好看见小川的电动车停在路灯下,后架上的保温桶晃了晃——这是密谈录音已到手的信号。
她跟着他绕到巷子深处,耳机里传来沈念秋的声音:“摧毁苏晚晴的学术信誉,公众就会接受我们的解决方案。”投资人轻声笑道:“那道疤,该让他们看看了。”
她的手指下意识地摸向左肩。
那里有一块淡粉色的环形胎记,和沈念秋西装下若隐若现的疤痕形状分毫不差。
二十年前的画面突然涌上心头:母亲林素云护着她撞开实验室大门,芯片灼烧的剧痛中,她听见母亲嘶喊:“晚晴是完整的,谁也不能改她的命!”
凌晨一点,苏晚晴的公寓亮如白昼。
程秘书抱着笔记本电脑冲进客厅:“联署已经有八十二名医护响应,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转发了对比图——沈念秋演讲照和双胞胎熟睡照,配文‘恐惧的能力,是孩子学会爱的方式’,转发量破百万了!”她盯着屏幕上不断跳动的数字,指尖在键盘上快速敲击,最终停在《共感者诊疗守则》的结尾:“我们不消灭痛苦,我们学会背负它前行。”
电脑提示音突然响起,是沈曼的匿名邮件。
附件里的服务器地址泛着冷光,她点击下载时,监控画面突然闪烁——双胞胎的房间里,小女儿正跪在床上,小手按在玻璃窗上,奶声奶气地说:“另一个妈妈……在哭。”月光从云缝里漏下来,洒在苏晚晴左肩的胎记上,那圈环形纹路像被激活般微微发烫。
她轻轻摸了摸女儿的监控画面,将下载进度条拖到百分之百。
首条跳出的文件标题刺得她眼眶发酸:“S1实验体激活协议——母体唤醒程序已启动”。
窗外传来无人机的嗡鸣声,比三天前更密集,更逼近。
凌晨两点五十分,苏晚晴坐在临时指挥室的转椅上。
桌上摊着刚打印的服务器数据,双胞胎的照片压在最上面,两个小脑袋凑在一起,鼻尖碰着鼻尖。
她拿出手机给小川发消息:“准备启动B计划。”屏幕蓝光映着她泛红的眼尾,却掩不住眼底翻涌的光——那是林素云用命护住的,属于母亲的,属于女儿的,属于新世界的光。
窗外,第一缕晨光正漫过城市天际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