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明星同人小说 > 从素履到繁花
本书标签: 明星同人 

茶话闲情

从素履到繁花

采访正式开始后,苏纫秋坐在桂花树下的竹椅上,手里捏着一枚细针,指尖缠着浅黄的丝线,面前的白缎上,一朵桂花刚绣了一半。导演举着话筒,笑着问:“苏奶奶,您这绣活学了多少年了?”“打小跟着我母亲学,算下来有六十多年了”,苏纫秋一边穿针引线,一边笑着回答,“那时候穷,绣帕子、绣枕套能换些粮食,没想到绣着绣着,就绣了一辈子”。

肖占坐在一旁的小马扎上,手里拿着笔记本,认真地记录着,时不时提问:“奶奶,绣这种复杂的桂花,得用多少种线呀?”“单是这桂花,就得用浅黄、鹅黄、金黄三种线,花瓣边缘还要用极细的银线勾边,这样才显得有光泽”,苏纫秋说着,手腕轻轻转动,丝线在缎面上游走,很快又绣好一片花瓣,“我们家这绣活,讲究‘针随形走,线随色变’,得跟着图案的走势下针,颜色也要慢慢过渡,不能太突兀”。

温知意坐在祖母身边,帮着递线、剪线头,偶尔还会给祖母擦汗。轮到肖占体验绣活时,他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手笨,可能绣不好”,说着接过苏纫秋递来的绣绷和针线,手指僵硬地捏着针,尝试了好几次,都没能把线穿进针眼。温知意看着他窘迫的样子,忍不住笑了:“你把线捏紧,对着光,针眼对着线头慢慢穿,别着急”。说着,她伸手帮他把线理直,指尖不经意碰到他的手,两人都顿了一下,赶紧收回手,温知意的脸颊更是泛起一层红晕,连忙低下头,假装整理绣线。

在温知意的指导下,肖占终于穿好了线,开始尝试绣桂花。可他的手实在不够灵活,下针要么歪歪扭扭,要么扎得太深,绣出来的花瓣像个小疙瘩。苏纫秋看着,笑着说:“小伙子别急,刚开始都这样,我年轻时绣坏的帕子,能堆一箩筐呢”。温知意也在一旁鼓励:“你试着把手腕放松,不用太用力,跟着图案的轮廓走”。肖占点点头,慢慢调整姿势,虽然绣出来的桂花依旧算不上好看,花瓣大小不一,针脚也有些松散,却比刚开始好了很多。

“没想到绣活这么难,看着奶奶绣得轻松,自己上手才知道不容易”,肖占放下绣绷,揉了揉有些发酸的手腕,笑着说,“奶奶,您这手艺,真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只要喜欢,慢慢练就能做好”,苏纫秋笑着说,又转头看向温知意,“你也来绣几针,让肖老师看看你的手艺”。温知意点点头,接过绣绷,选了一根鹅黄色的线,熟练地穿针引线,不一会儿,一片带着渐变效果的花瓣就绣好了。肖占看着,忍不住赞叹:“你绣得真好,比我绣的强太多了,看来是真下了功夫”。温知意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跟着奶奶练了两年,也就刚入门”。

中午吃饭时,大家围着院子里的石桌坐下,桌上摆着满满一桌子农家菜——清炒青菜、炖土鸡、酱烧土豆,还有一碗撒了葱花的豆腐脑。沈棠给肖占夹了块鸡肉:“肖老师,尝尝外婆养的土鸡,都是喂五谷杂粮长大的,肉质特别嫩”。肖占尝了一口,点点头称赞:“确实好吃,比城里吃的鸡肉香多了”,又看向温知意,“早上听外婆说,这土豆是你去后山挖的?”“是啊,后山的土豆刚熟,挖出来带着泥土香,炖着吃最香了”,温知意笑着说,给肖占夹了一块土豆,“你尝尝,奶奶炖的土豆特别软糯”。

饭后,导演带着大家去古镇采风,说是要拍些古镇的街景,搭配老手艺的镜头。温知意也跟着去了,一是想帮着打打下手,二是好久没去古镇了,也想逛逛。古镇不大,青石板路蜿蜒曲折,两旁是白墙黑瓦的老房子,房檐下挂着红灯笼,偶尔有炊烟从屋顶升起,透着浓浓的生活气息。街上有不少手艺人,有的在竹编篮子,有的在捏面人,还有的在做糖画,引得不少游客驻足。

肖占拿着相机,时不时停下来拍照,看到有意思的小物件,就跟温知意分享:“你看这个竹编篮子,编得真精致,上面还有花纹,应该是特意设计过的”。温知意凑过去看,篮子上编着“福”字的纹样,边缘还缀着细小的竹穗,笑着说:“是啊,我们这儿的竹编艺人都有巧思,编出来的东西又实用又好看,这个篮子用来装水果、装点心都合适”。两人一边走一边聊,从竹编聊到糖画,又从糖画聊到古镇的历史,不知不觉就落在了队伍后面。

走到一家老茶馆门口,肖占停下脚步,看向温知意:“要不要进去喝杯茶?歇会儿再走,逛了这么久,也累了”。温知意点点头,跟着他走进茶馆。茶馆不大,摆着几张木桌竹椅,角落里有个老人在煮茶,空气中飘着淡淡的茶香。两人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肖占点了两杯绿茶,递给温知意一杯:“尝尝,这是本地的云雾茶,听说很不错”。

温知意抿了一口,茶香清新,带着一丝甘甜,茶汤入喉,还带着淡淡的回甘,忍不住点头:“很好喝,比我在学校喝的茶更有味道”。肖占笑了笑,也喝了一口茶,看着窗外的青石板路,慢慢说道:“我其实挺喜欢这种古镇的氛围,安安静静的,能让人静下心来。不像城里,总是吵吵闹闹的,很难有这样的闲情逸致”。“是啊,我每次回老宅,都觉得心里特别踏实”,温知意附和道,“在这里不用想功课,不用想考试,就跟着爷爷奶奶看看书、学学绣活,特别舒服”。

两人聊着天,从古镇的历史聊到各自的爱好。肖占说他平时喜欢看书,尤其是历史类的书籍,还喜欢画画,没事的时候就拿着画板出去写生;温知意则说起自己跟着祖母学绣活的经历,从一开始总是扎破手,到后来能独立绣出完整的图案,眼里满是成就感。“你绣的图案,是不是都有特别的寓意?”肖占好奇地问,温知意点点头:“是啊,奶奶说,绣活讲究‘图有意,意吉祥’,比如绣桂花代表富贵吉祥,绣兰草代表君子之风,绣竹影代表节节高升”。

聊到兴起,肖占拿出手机,打开相册,给温知意看自己画的画,有山间的云海,有古镇的街景,还有一些随手画的小涂鸦。“你画得真好,很有灵气”,温知意看着画里的山水,忍不住赞叹,“尤其是这张云海,把云雾的层次感都画出来了,就像真的一样”。“就是随便画画,打发时间的”,肖占笑着说,目光落在她手腕上的手链上——那是一条红绳编的手链,串着一颗小小的玉珠,玉珠上还刻着细小的兰草纹,“这条手链很特别,看起来很有意义”。“是我奶奶给我的成年礼,她说这玉珠是老物件,能保平安,红绳也是她亲手编的”,温知意摸着手链,笑得温柔。

夕阳西下时,天边染上了一层橘红色的晚霞,大家才返回老宅。节目组要赶回去剪辑素材,肖占也跟着一起离开。临走前,他犹豫了一下,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条,递给温知意:“这是我的联系方式,要是以后想聊绣活,或者有历史方面的问题,都可以找我。对了,你们家的绣艺真的很厉害,以后有机会,我还想再来学学”。温知意接过纸条,指尖有些发烫,点点头:“好,谢谢你。要是节目组还需要帮忙,也可以找我”。

看着肖占的车消失在山路尽头,沈棠凑到温知意身边,挤眉弄眼地说:“可以啊,知意,跟肖老师聊得挺投缘嘛,比跟我聊得都热络”。温知意脸一红,转身走进屋里:“别瞎说,我们就是聊工作和绣活”。沈棠笑着跟上去:“是吗?我怎么看着,你们聊得不止这些呀,肖老师看你的眼神,都跟看别人不一样”。

晚上,温知意坐在桂花树下,手里捏着肖占给的纸条,上面的字迹工整又有力。她想起白天和肖占相处的点点滴滴——他认真听祖母讲绣活时的样子,他笨拙地学绣花时的窘迫,他跟她聊起爱好时眼里的光,都让她觉得很舒服,心里像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泛起丝丝涟漪。犹豫了很久,她拿出手机,把肖占的联系方式存进通讯录,备注是“肖占-节目组嘉宾”,存好后,又忍不住看了好几遍,嘴角微微上扬。

夜风拂过,桂花树叶沙沙作响,落下几片叶子,带着淡淡的清香。温知意看着手机屏幕,心里悄悄期待着,或许以后,还能有这样轻松愉快的聊天时光。暑假还在继续,老宅的日子依旧平静而美好,而她不知道,这份在盛夏里悄然萌发的好感,会在未来的日子里,慢慢长成枝繁叶茂的模样,将她和肖占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

上一章 盛夏老宅 从素履到繁花最新章节 下一章 大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