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武侠仙侠小说 > 师尊他总是在翻车
本书标签: 武侠仙侠  修仙  原创国庆新征文     

第十八章 下山之行

师尊他总是在翻车

执事堂风波最终以钱管事被撤职查办,克扣资源被追回并加倍补偿给墨渊而告终。

沈清寒并未直接出面,但所有人都心知肚明,这是主峰长老无声的震慑。

经此一事,宗门内那些蠢蠢欲动、想要试探或刁难墨渊的势力,暂时收敛了不少。

然而,沈清寒清楚,这不过是暴风雨前的宁静。墨渊的混沌灵根如同怀璧其罪,留在宗门内,在众多目光注视下,不仅修炼束手束脚,更随时可能暴露。

是夜,沈清寒将墨渊唤至书房。

“《敛灵诀》修炼得如何了?”沈清寒问道,目光落在墨渊身上,仔细感知着他的气息。

此刻的墨渊,周身灵力波动稳定而单一,纯粹的金灵根特质模拟得惟妙惟肖,若非他早知道底细,几乎也要被瞒过去。

“回师尊,第一重已能维持两个时辰,期间进行简单术法施展也无碍。”墨渊恭敬回答,眼底有一丝不易察觉的自信。这些时日的苦修没有白费,他对灵力的掌控力再上台阶。

“很好。”沈清寒颔首,随即话锋一转,“明日随我下山一趟。”

墨渊眼中闪过讶异:“下山?”

“嗯。”沈清寒走到窗边,望着沉沉的夜色,“你修为已至瓶颈,闭门造车并非良策。修行之道,张弛有度,需入世历练,感悟天地,方能寻得突破契机。况且……”他顿了顿,语气平淡却带着深意,“宗门虽好,却非净土。有些东西,需在外界寻找。”

他没有明说寻找的是控制混沌灵根的方法或是觉醒的机缘,但墨渊心思剔透,隐约猜到了几分。他压下心中的激动,垂首应道:“是,弟子遵命。”

“回去准备吧,轻装简行。”沈清寒挥了挥手。

“是。”墨渊行礼退出书房,回到偏院,心绪却难以平静。下山……这意味着他将暂时离开这个既熟悉又充满压抑的牢笼,去见识更广阔的天地。

更重要的是,这是他与师尊第一次单独外出,没有宗门无数双眼睛的窥视。

翌日清晨,天光微熹。沈清寒换了一身普通的青色道袍,敛去了身为长老的威仪,看上去更像一位气质清冷的游方修士。

墨渊也换了身利落的布衣,将木剑和少许行李收入沈清寒给他的低阶储物袋中。

师徒二人悄然离开主峰,没有惊动任何人。穿过护山大阵,踏入山下缭绕的云雾,一股与宗门内截然不同的、带着泥土草木清气和人间烟火气的风扑面而来。

墨渊深深吸了一口气,只觉得心胸都为之一阔。他自被带上凌霄宗,已有数年未曾踏出山门一步,此刻看那山间奔流的溪水,林间跳跃的松鼠,都觉得新奇无比。

沈清寒将他的反应看在眼里,并未多言,只是放缓了脚步。他知道这少年过往经历坎坷,在宗门内又一直压抑本性,此番下山,也算是对他心性的一种放松与磨练。

两人并未御剑飞行,而是选择步行。沈清寒有意让墨渊熟悉外界环境,体悟凡尘俗世。他们沿着官道而行,路上偶尔能遇到赶路的商队、樵夫或是零星的行人。

墨渊对一切都充满好奇,但他谨记师尊教诲,保持着警惕,同时努力运转《敛灵诀》,维持着金灵根修士的伪装。他观察着路人的言谈举止,听着他们讨论收成、物价或是江湖轶事,这些都是他在宗门内从未接触过的。

晌午时分,师徒二人在路边的茶棚歇脚。茶棚简陋,只卖些粗茶和馒头饼子。

沈清寒要了一壶茶,两个馒头,神色自然地坐在油腻的条凳上。

墨渊学着师尊的样子坐下,咬了一口硬邦邦的馒头,就着微涩的粗茶咽下。

这与他平日吃的灵米粥、灵叶羹天差地别,但他并未露出任何嫌弃之色,反而吃得认真。他知道,这才是真实的世界,并非处处都是凌霄宗那般灵气充裕。

“哟,两位道爷,是去参加清河镇的集市吗?”茶棚老板是个健谈的老汉,一边擦着桌子一边搭话。

沈清寒抬眸,淡淡应了一声:“路过。”

老汉也不在意他的冷淡,自顾自说道:“那二位可赶巧了!清河镇三年一度的‘百珍会’就在这两天,听说来了不少奇人异士,还有仙师摆摊呢!热闹得很!”

百珍会?墨渊心中一动,看向沈清寒。沈清寒神色不变,只是指尖无意识地在粗糙的茶杯边缘摩挲了一下。

歇息片刻后,两人继续赶路。沈清寒似乎改变了原本的路线,朝着老汉所说的清河镇方向行去。

“师尊,我们要去那个百珍会吗?”墨渊忍不住问道。

“嗯。”沈清寒目视前方,“鱼龙混杂之处,或许能有所获。”

墨渊了然,师尊是想去碰碰运气,看看能否找到与混沌灵根相关的线索或是资源。

越是接近清河镇,路上行人越多,车马也络绎不绝。待到夕阳西下时,一座颇具规模的城镇轮廓出现在眼前。镇子依山傍水,此刻华灯初上,人声鼎沸,远远便能感受到一股热烈的气氛。

镇门口有守卫维持秩序,收取入城费。沈清寒交了钱,带着墨渊随着人流走进镇内。

甫一进入,墨渊便被眼前的景象吸引了。宽阔的街道两旁挂满了各式灯笼,照亮了密密麻麻的摊位。叫卖声、讨价还价声、杂耍表演的喝彩声……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形成一股鲜活而蓬勃的生气。

空气中弥漫着食物香料的味道、脂粉味、还有牲畜的气味,复杂而浓郁。

这与凌霄宗清冷、有序的氛围截然不同。墨渊感觉自己的眼睛都快不够用了,他看到了吹糖人的手艺人,看到了胸口碎大石的江湖卖艺人,看到了售卖各种稀奇古怪玩意儿的摊位,有闪烁着微光的矿石,有形状奇特的草药,还有一些散发着微弱灵力波动的符箓、法器。

“跟紧我。”沈清寒的声音在嘈杂中清晰地传入墨渊耳中。

墨渊立刻收敛心神,紧紧跟在沈清寒身后半步的位置,目光却依旧忍不住四处打量。

他注意到,人群中确实混杂着一些低阶修士,修为多在炼气、筑基期,他们或在摊位上寻觅,或独自穿行,与凡人似乎并无太大隔阂。

沈清寒看似随意地走着,目光却锐利地扫过一个个摊位,灵识亦在小心地探查着。他在寻找那些可能蕴含特殊能量、或是记载偏门知识的物件。

突然,他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摊位前停下了脚步。摊主是个戴着斗笠、看不清面容的灰衣人,摊位上只零零散摆放着几块颜色暗淡的矿石、几株枯黄的草药,以及几枚残破的玉简,看起来生意冷清。

沈清寒的目光,落在了其中一枚颜色深灰、边缘有着不规则裂纹的玉简上。

那玉简毫不起眼,甚至没有一丝灵力波动,但沈清寒却敏锐地感觉到,当他靠近时,体内灵力似乎产生了一丝极其微弱的、难以察觉的共鸣,而储物袋中那本关于混沌灵根的残卷,也似乎隐隐发烫。

“这枚玉简,如何卖?”沈清寒开口,声音平淡。

那灰衣摊主抬起头,斗笠下露出一双浑浊却异常平静的眼睛,他看了沈清寒一眼,又扫了一眼他身旁的墨渊,沙哑道:“不卖灵石,只换东西。”

“换何物?”

“一枚‘清心莲子’,或者……回答我一个问题。”灰衣人的声音带着一种奇异的韵律。

清心莲子乃是五品灵药,极为珍贵,沈清寒身上恰好有一枚,是原主留下的库存。但他并未立刻取出,而是问道:“什么问题?”

灰衣人目光似乎穿透斗笠,落在墨渊身上,那目光让墨渊感到一丝莫名的心悸。

“请问,”灰衣人缓缓开口,声音低沉,“何为‘混沌’?”

此言一出,沈清寒瞳孔微不可察地一缩!墨渊更是心头巨震,下意识地攥紧了衣袖,体内那被《敛灵诀》死死压制的四属性灵根,竟在这一刻隐隐躁动!

他怎么会问这个?!是巧合,还是……他看出了什么?!

周遭的喧嚣仿佛在这一瞬间远去,所有的声音都化作了模糊的背景。摊位前,只剩下灰衣人平静的等待,沈清寒深不见底的目光,以及墨渊竭力压抑却依旧有些紊乱的呼吸。

沈清寒沉默了片刻,周身的气息愈发冷凝。他并未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阁下何人?为何有此一问?”

灰衣人低笑一声,笑声干涩:“萍水相逢,何必追问来历。至于问题……随心而问罢了。道兄若不愿答,或无以答,交易作罢便是。”说着,竟是要收回那枚灰色玉简。

“等等。”沈清寒出声阻止。他深深看了灰衣人一眼,心中念头飞转。此人绝不简单,他能感觉到对方身上有种晦涩难明的气息,看似平凡,却如深渊。他问出“混沌”二字,是机缘,还是陷阱?

最终,对那枚可能记载着重要信息的玉简的渴望,以及对墨渊未来的考量,压过了谨慎。沈清寒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玄妙的道韵,仿佛在阐述天地至理:

“混沌者,无极也。无形无象,无声无臭,先天而生,蕴育万有。其为秩序之始,亦为终结之归。清浊未分,阴阳未判,混元一体,是为混沌。”

这是他根据那本残卷以及自身对大道理解做出的阐释,并非直接点明混沌灵根,却触及了“混沌”的本质。

灰衣人听着,斗笠下的面容看不清表情,但那浑浊的眼中,似乎掠过一丝极淡的微光。他沉默了片刻,然后伸手拿起那枚灰色玉简,递向沈清寒。

“道兄之答,甚合我意。此物,归你了。”

沈清寒接过玉简,触手冰凉,依旧感觉不到任何灵力,但他心中的那份悸动却更清晰了。他没有多言,从储物袋中取出一个玉盒,打开,里面正是一枚圆润晶莹、散发着清冽气息的莲子——清心莲子。

他将玉盒推向灰衣人。

灰衣人看也未看,袖袍一卷,玉盒便消失不见。他对着沈清寒微微颔首,随即开始慢条斯理地收拾摊位,竟是要收摊离去。

“还未请教阁下名号。”沈清寒开口道。

灰衣人动作未停,沙哑的声音随风传来:“山野之人,名号早已忘却。有缘……自会再见。”

说完,他也不理会沈清寒和墨渊,背着那个破旧的包袱,拄着一根竹杖,蹒跚地融入熙熙攘攘的人流,几个眨眼间,便消失不见,仿佛从未出现过。

墨渊看着那人消失的方向,心头那股莫名的压抑感才缓缓散去。他看向沈清寒手中的灰色玉简,忍不住问道:“师尊,那人……”

沈清寒摩挲着玉简,眼神深邃:“高人隐士,或……别有目的之人。此地不宜久留,先找地方落脚。”

上一章 第十七章 外门风波 师尊他总是在翻车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十九章 玉简秘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