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三十五岁
——“我回来了,可你不在。”
一、2015·霜降
2015 年 10 月 23 日,长沙又落雨。
雨丝像细长的银线,把橘子洲头缝进雾里。
张骏站在老柳树下,手里拎着一只白色蛋糕盒。
盒子上插着一根数字蜡烛:3 和 5,并排。
今天,他三十五岁。
二、蛋糕
蛋糕是坡子街那家老店做的,招牌写着“糖油粑粑味”。
店员说新口味,没人试过。
张骏笑:“那就做吧,我朋友爱吃。”
店员又问要不要写祝词,他摇头,只在空白处写了“白”字。
一笔一划,像刻进奶油。
三、旧钥匙
他掏出那把七年没换的钥匙,插进锁孔——
后湖民宅 3 栋 502。
门“咔哒”一声开了。
屋里空荡荡,墙面斑驳,香樟树影在地板游走。
他放下蛋糕,走到阳台。
栀子花盆早碎了,只剩干硬的泥土。
他在土里翻出一枚生锈的银色领针,栀子花形状,背面刻着“张骏♥南康”。
四、湘江大桥
傍晚六点,他提着蛋糕走上湘江大桥。
路灯一盏接一盏亮起,像有人替他点燃生日蜡烛。
桥中央,他把蛋糕放在栏杆上,拆开,点燃 3 和 5。
火苗在风里晃,却始终不灭。
他双手合十,闭眼许了一个只有江风听得见的愿。
然后,像吹蜡烛那样,一口气把两个数字吹灭。
五、荷花灯
他从口袋里掏出早已折好的纸船——
车票改的,2005 年 6 月 1 日长沙—大理,未使用。
他把纸船放进蛋糕盒,扣好盖子,轻轻推入江面。
盒子漂了两米,被浪头打翻,蛋糕沉下去,车票浮起来,
墨迹晕开,像一朵黑色的花。
六、对岸
对岸灯火通明,有人在放烟花。
一束银色光柱冲上天,炸成巨大的白菊。
张骏仰头看,光映在他瞳孔里,像一场迟到的雪。
他忽然想起 2002 年的初雪,南康在橘子洲头说:
“以后每年我都陪你放。”
如今雪来了,人没来。
七、声音
桥下,有流浪歌手抱着吉他唱《恋恋风尘》。
“那天黄昏,开始飘起了白雪……”
张骏走过去,把一张百元纸币放进琴盒。
歌手抬头:“先生,点歌吗?”
“随便。”
歌手想了想,换了一首《白桦林》。
张骏站在雨里听完,转身时说了句“谢谢”,
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
八、短信
回到出租屋,他打开手机——
草稿箱里有一条 2008 年 3 月 9 日未发出的短信:
“南康,列车晚点,我还在长沙站。
别生我气,我回来陪你吃长寿面。”
他按下发送键,屏幕提示:
“该号码已注销。”
他笑了笑,把短信删除,又把手机调成静音。
九、归鸿
夜里十一点,张骏坐在地板,打开那只旧铁盒:
· 一张 2005 年 3 月 9 日的电影票根,《春光乍泄》;
· 一张共同存折的注销回执,金额 0.00;
· 一截被水浸烂的衬衫布片,绣着褪色的“白”。
他把布片贴在胸口,像贴一张创可贴。
十、三十五岁的愿望
蜡烛早已熄灭,屋里只剩雨声。
张骏对着空气举杯,声音低哑:
“三十五岁到了,我来赴约。
你失约一次,我等你一生。”
窗外,湘江的水涨了又退,退了又涨。
三十五岁的张骏坐在地板上,像坐在一条再也回不去的河的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