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脑洞小说 > 穿越到高考前一晚
本书标签: 脑洞 

第三章

穿越到高考前一晚

试卷袋被裁开的嘶啦声,在极度寂静的教室里被无限放大,像一道冰冷的指令,切断了所有残存的侥幸与恍惚。

洁白的试卷,带着油墨的清香和沉重的份量,依次下发。纸张摩擦的沙沙声,如同某种仪式的前奏。前排的同学将试卷往后传,刘宇接过前面女生微微颤抖的手递来的试卷时,指尖甚至能感受到对方传递过来的冰凉和湿濡的冷汗。

他面色如常地将试卷在桌面上铺开,抚平折角。动作舒缓,带着一种近乎优雅的从容,与周围迫不及待抓起笔就开始浏览试题、继而发出细微抽气声的考生们格格不入。

“现在开始答题。”

广播里的指令如同发令枪响。

瞬间,教室里被笔尖划过纸张的密集沙沙声所淹没,间或夹杂着紧张的吸气声、座椅无意识挪动的吱呀声、还有遇到难题时下意识的咂嘴或叹息。

刘宇没有立刻动笔。

他的目光,像精准的扫描仪,从左到右,从上到下,极快地扫过整张数学试卷。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所有的题目,所有的文字、数字、符号,在映入眼帘的瞬间,就被脑海中那座冰冷的知识冰山彻底吞噬、解析、重组。

答案。

不只是最终的答案,包括每一步的推导过程,所有的公式定理引用,甚至多种可能的解法及其优劣比较,都如同早已编写好的程序输出,清晰、完整、无可置疑地呈现在他的意识里。

这个过程,只用了不到三十秒。

他轻轻呼出一口气,不是放松,更像是某种确认后的沉寂。然后,他拿起了笔。

一场足以让任何监考老师和高考试卷设计专家瞠目结舌的表演,开始了。

他的右手开始移动。

快。

快得不可思议。

快得近乎诡异。

选择题的题干往往只看到一半,答案就已经浮现。他几乎不需要思考,握着2B铅笔的指尖在答题卡上留下一个个深黑且规整的椭圆,速度均匀,没有任何犹豫或涂改的痕迹。一道题,两道题……选择题部分在以惊人的速度被“吞噬”。

偶尔,他的笔尖会微微停顿零点几秒。那不是因为遇到难题,而是大脑在自动筛选最简洁、最不会引起怀疑的解题路径——尽管以他现在的状态,所谓的“简洁”也早已超出了常人的理解范畴。

坐在他斜前方的那个男生,正为第三道选择题是选B还是选C抓耳挠腮,下意识地一抬眼,恰好瞥见刘宇已经翻过了答题卡,开始解答填空题。男生瞬间瞪大了眼睛,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和“这哥们是不是自暴自弃乱蒙了”的荒谬感。

填空题。需要书写具体数字或符号。

刘宇的笔换成了黑色签字笔。落笔,数字、根号、分数……一个个字符从他笔尖流淌而出,工整、清晰,像是印刷体。没有演算,没有迟疑,仿佛他笔下的不是需要艰苦计算的答案,而是在誊写早已烂熟于心的课文。

监考老师是一位四十多岁、表情严肃的女教师,她注意到了这个异常的学生。大多数考生此刻应该还在选择题部分挣扎,或者刚开始攻克填空。而这个靠窗坐的男生,速度太快了,快得不合常理。她微微皱起眉头,放轻脚步,开始有意无意地在刘宇附近的过道来回巡视。

刘宇完全沉浸在自己的节奏里。外界的目光和疑虑,无法穿透他周身那层由绝对理性构筑的无形屏障。他的眼神专注地落在试卷上,但仔细看,那眼神里没有思索,没有推敲,只有一种冰冷的、高效的“识别”与“输出”。

解答题。

这才是真正彰显能力的部分,需要完整的步骤和逻辑阐述。

刘宇的笔速依旧没有丝毫减缓。

“解:”

“由题意可知……”

“根据XX定理……”

“由此可得……”

一行行清晰工整的字迹,配合着精准的数学符号和图表,以一种令人瞠目结舌的速度呈现在答题纸上。逻辑链条严密得可怕,步骤完整得可以直接拿去当标准答案范本。他不需要打草稿,所有的计算过程都在那超乎常理的大脑内瞬间完成,直接输出为最规范的解题步骤。

那位女监考老师的眉头越皱越紧。她执教多年,见过天才,见过学霸,但从未见过这样的。这已经不是答题了,这简直是……机械复制!她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看花了眼,或者这个学生用了什么她无法理解的手段作弊。可他的桌面上干干净净,除了文具和证件,别无他物。他的眼神也丝毫没有作弊者的心虚和躲闪,只有一种近乎漠然的平静。

时间才过去不到四十分钟。

刘宇写完了最后一笔。

整张试卷,包括附加题,全部解答完毕。

他放下笔,动作轻缓,几乎没有发出声音。然后,他向后靠向椅背,做了一个极其轻微的动作——十指交叉,活动了一下手腕。这并不是疲惫,更像是某种程序运行完毕后的待机状态。

这个动作,在周围一片埋首苦思、额头冒汗、笔杆都快被咬断的考生中,显得格外刺眼。

鸦雀无声的教室里,细微的动静都会被放大。附近好几个考生都注意到了他的停滞。有人偷偷抬眼,看到他空白无一物的草稿纸(他根本没用过!),再看到他似乎已经完成的试卷,脸上瞬间失去了血色,眼神里充满了绝望和自我怀疑——怎么可能?!我第一道大题还没做完,他……他交白卷了吗?不可能!可他那样子……

那种无形的、巨大的压力,比任何声响都更能扰乱军心。

讲台上的另一位年轻男监考老师也注意到了异常,他走到女老师身边,用眼神询问。女老师微微摇头,目光始终没有离开刘宇,低声道:“那个学生,速度太快了……有点不正常。”

男老师看向刘宇,见他果然一副无事可做的样子,甚至开始平静地检查试卷——但他的检查方式也很诡异,目光匀速地扫过试卷和答题纸,不像是在验算,更像是在进行某种快速的格式校对。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刘宇确实在“检查”。但他的检查,是基于脑海中标准答案的快速比对。确认自己写下的每一个字符都与“答案”完全一致。这个过程,只用了不到五分钟。

然后,他真的没事可做了。

他抬起头,目光平静地看向窗外。六月的阳光透过玻璃,在桌面上投下明亮的光斑。窗外一棵大树的枝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他就这么看着,眼神深邃,仿佛那摇曳的树叶蕴含着某种世间至理,值得他投入全部的注意力。又或者,他的思绪已经飘到了某个更遥远、更浩瀚的领域,那里充斥着更复杂有趣的公式和定理,远比眼前这张试卷更具挑战。

这种绝对的放松和漠然,与考场内白热化的紧张氛围形成了荒谬至极的对比。他像一个误入原始部落的现代工程师,看着土著们为如何生起火堆而绞尽脑汁,而他口袋里就装着打火机,却懒得拿出来,只是静静地等待仪式结束。

终于,女监考老师忍不住了。她不能允许一个考生如此“异常”地影响其他考生——尽管刘宇什么都没做,只是安静地坐着,但他本身的存在,此刻就是一种巨大的干扰。

她走到刘宇身边,敲了敲他的桌子,声音压得极低,却带着不容置疑的严厉:“同学,认真检查!不要东张西望!”

刘宇缓缓转过头,看向监考老师。他的眼神清澈、平静,甚至带着一丝礼貌的询问意味,仿佛不明白老师为何要打扰他。

这种眼神让女老师一窒。她见过太多被提醒后惊慌失措或立刻低头掩饰的考生,却从未见过如此……坦然而无辜的反应。

“我检查完了。”刘宇的声音不大,但在寂静的教室里,却清晰得让前后好几排的考生笔尖都是一顿!

检查完了?!

这才过去一个小时!数学考试才刚刚过去一半多的时间!

无数道目光,或明或暗,如同探照灯般瞬间聚焦在他身上。震惊、怀疑、嫉妒、看疯子一样的眼神……交织成一张无形的网,笼罩向他。

女监考老师的脸色彻底沉了下来。她看了一眼刘宇写得满满当当的答题纸,工整得令人发指。她无法判断对错,但这种速度和态度,在她看来就是最大的挑衅和对高考严肃性的蔑视。

“检查完了就再检查几遍!”她的语气更加严厉,“高考不是儿戏!不要影响其他同学!”

刘宇静静地看了老师两秒,然后顺从地低下头,目光重新落回试卷上。

但他并没有真的“检查”,他只是再次进入了“待机”状态,目光停留在某一题上,久久没有移动。仿佛那题有着无穷的魅力。

只有他自己知道,他的大脑正在下意识地对这道题的第十七种解法进行优化推演——这纯粹是为了打发时间。

漫长的等待。

对其他人而言争分夺秒、恨不得一秒掰成两秒用的时间,对刘宇而言,却缓慢得近乎凝固。

广播里终于传来:“距离考试结束还有十五分钟。”

如同死亡的丧钟敲响,教室里响起一片压抑的惊呼和更疯狂的书写沙沙声。

刘宇几不可闻地轻轻吁了口气。

终于,要结束了。

他再次拿起笔,不是修改,而是极其规范地将答题卡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又描了一遍,然后将文具摆放整齐。

终考铃响。

“全体起立,停止答题!”监考老师高声宣布,声音带着如释重负。

教室里瞬间被各种声音淹没——长长的出气声、懊恼的叹息声、如释重负的瘫软声、还有来不及写完最后几个字的绝望呜咽。

刘宇站起身,依旧是第一个。他将试卷和答题卡平整地放在桌角,然后拿起自己的证件,安静地等待老师收卷。

两位监考老师收卷收到他这里时,都不由自主地深深看了他一眼。女老师快速翻阅了一下他的答题卡,看到那工整到极致、篇幅惊人的解答过程时,眼角猛地抽搐了一下。

刘宇没有在意他们的目光。他的视线越过收卷的老师,看向窗外明媚的天空。

数学,结束了。

轻而易举,毫无挑战。

甚至……有些无聊。

他随着人流走出教室,身后传来压抑的啜泣和激烈的对答案声。

“最后一道大题你答案是多少?” “完了,我好像根号忘了加……” “选择题最后一题你选的什么?C还是D?” “别问了!让我静静!”

刘宇面无表情地穿过这些声浪。

“刘宇!”林薇从后面追上来,脸色苍白,眼睛有些发红,声音带着哭腔,“那道立体几何的证明题,第二问,你用了什么方法?我好像辅助线做错了……”

刘宇停下脚步,看向她,没有任何寒暄和情绪铺垫,直接开口:“只需在PD中点与B点之间连线,证明其与面PAD垂直即可,利用三垂线定理逆定理,三分钟之内可以证完。”

他的语速平稳,内容直接切入核心,没有半点拖泥带水,仿佛在陈述一个客观事实。

林薇彻底呆在原地,眼睛瞪得极大,连哭都忘了。她的大脑甚至一时间无法处理这过于直接和简洁的答案。她本能地回想自己的步骤,却发现一片混乱。

而刘宇,已经转身继续向前走去。

周围几个听到他这话的同学,也如同被施了定身法,满脸的不可思议。

“他……他说什么?就这么简单?” “不可能吧……那样能证出来?” “可他那个样子……不像是在胡说啊……”

刘宇没有回头。他的内心平静无波,甚至开始下意识地预估这场数学自己可能的得分。

满分。

毫无疑问。

除非阅卷老师无法理解他的步骤,或者认为他的方法超纲——但即便如此,他书写的过程也足够标准。

一种难以言喻的感觉,第一次微微拨动了他那过于冷静的心弦。

那并非喜悦,也非激动。

更像是一个刚刚热完身、活动开筋骨的运动员,站在空旷无比的赛场上,看着身后刚刚被轻松跨越的低矮栏杆,然后将目光投向更远处。

那里,理综和英语的试卷,正等待着被同样的方式“征服”。

他的脚步,在六月炙热的阳光下,稳健依旧,却似乎踏出了一股无人能及的、冰冷的韵律。

上一章 第二章 穿越到高考前一晚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