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现代小说 > 琴声如诉:我在纽约教琴的那些年
本书标签: 现代 

第六章

琴声如诉:我在纽约教琴的那些年

阳光斜斜地切过百叶窗,在琴键上拉出一道道金色的裂痕。我坐在教室最后一排的折叠椅上,膝盖上摊着艾米丽昨晚塞进我包里的教案本。纸张边缘有些发皱,是她反复翻阅留下的痕迹。前排传来孩子们窸窸窣窣的翻谱声,混着琴凳挪动时地板发出的吱呀声。

艾米丽站在三角钢琴旁,手指搭在琴盖上。她的背影让我想起第一次见她的时候——那个躲在母亲身后、不敢开口唱do-re-mi的小女孩。现在她挺直脊背,像棵抽条的竹子。

“今天我们要学的是《小星星变奏曲》。”她的声音清亮,带着点紧张,“这首曲子就像……嗯,就像我们在星空下跳舞,有时快有时慢,但最重要的是——”

话音未落,一个男孩猛地砸下一串音符。错位的旋律像摔碎的玻璃渣,把教室里刚凝聚起的气氛搅得七零八落。

空气突然变得粘稠。几个孩子开始交头接耳,有个扎双马尾的女孩缩了缩脖子,像是怕被波及似的。我下意识想站起来,手已经按在膝盖上,又硬生生收住。

艾米丽却笑了。她绕到男孩身后,俯身把手覆在他手上。“你刚才弹的这个音,”她指节微屈,轻轻按下琴键,“如果变成这样……”一串流畅的琶音淌出来,像是有人往碎玻璃上泼了水。

男孩的眼睛亮了。他试着模仿,手指磕绊着爬过琴键。艾米丽哼起旋律,脚步轻快地绕着钢琴转圈。其他孩子也跟着晃脑袋,有个胖乎乎的小子甚至拍起了手。

我松开攥紧的扶手,指甲印还留在掌心。记忆突然闪回自己第一次教课时的场景:那是个阴雨天,我把《致爱丽丝》弹得像踩断了琴弦的风铃,陈阿婆就坐在我旁边,手里捏着半块桃酥。

“手腕要软一点。”她当时说,把桃酥掰成两半,“你看这酥皮,越酥的越要轻拿轻放。”

琴声把我拽回现实。艾米丽正在指导另一个女孩调整坐姿,她的手臂从背后伸过去,指尖虚悬在对方肩头,像陈阿婆当年教我触键力度时那样。

“不是用蛮力。”我听见她说,“是让手指自己跳舞。”

我低头看自己的手。护腕勒得发紧,右手腕突突地跳,仿佛要把骨头震碎。可当艾米丽转身时,我看见她锁骨下方露出一截淡青色的血管,随着呼吸微微起伏。那是陈阿婆临终前的手腕颜色。

下课铃响得猝不及防。孩子们像炸开的豆子,叽叽喳喳地涌向门口。那个弹错音的男孩经过我身边时,偷偷瞄了眼我的护腕。

“老师。”艾米丽走过来,声音比刚才轻,“现在轮到您听我的琴了。”

我愣了两秒,才明白她的意思。琴凳还带着余温,我坐下时摸到她留下的掌印。手指悬在琴键上方,熟悉的抗拒感涌上来,像是有人拽着我的手腕往后扯。

第一个音符颤抖着落下。是《月光》第二乐章,苏曼最爱那段。可刚滑到第三小节,右手就不听使唤了。琴声支离破碎,像被掐住的呼吸。

艾米丽坐到我旁边。她没有说话,只是伸出食指,在膝盖上轻轻打拍子。那节奏和十年前陈阿婆教我时敲的一模一样。

“别管那些数字。”我忽然想起她的话,“音乐是活的,不是算数题。”

琴声渐渐连贯起来。我惊讶地发现手腕没那么疼了,仿佛有双看不见的手在托着它。当弹到那段艾米丽最熟悉的变奏时,她跟着哼起来,声音压得很低,像是怕惊扰了什么。

琴声渐强,我听见血液在血管里奔涌的声音。最后一个音落下时,走廊传来推门声。有人抱着琴盒走过,金属扣撞在门框上,叮当一声。

艾米丽的眼角泛着水光,嘴角却扬着。她伸手擦掉我额角的汗珠,动作轻得像拂去落叶。

手机就在这时震动起来。我摸出一看,是苏曼的消息。屏幕上跳出一行字:“我在做一份关于低收入家庭儿童音乐教育的提案,要不要一起?”

艾米丽凑过来读完,眼睛亮得像刚擦过的铜纽扣。“老师,我们真的可以做到!”

阳光透过窗户洒在琴谱上,远处传来孩童笑声和纽约特有的车流轰鸣。我抚摸着手腕上的护腕,嘴角慢慢扬起。琴键上的光芒仿佛跳跃的星辰,见证着一段新的旅程即将启程。

\[本章完\]

上一章 第五章 琴声如诉:我在纽约教琴的那些年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七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