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初,林晚月接到了一个插画师的合作邀请,要为一本科幻小说画封面。她既兴奋又紧张,毕竟是第一次接这么重要的活儿。科幻题材对她来说有点陌生,画了好几版都不满意,整天把自己关在画室里,连饭都忘了吃。
蒲熠星竞赛结束后有了些空闲,几乎每天都来画室陪她。他不打扰她画画,就坐在旁边看书,或者帮她整理散落的画笔。看到她对着画布发呆,就会递一杯热牛奶过去:“卡住了?”
“嗯,”林晚月烦躁地抓抓头发,“科幻小说里的星轨,我总画不出那种浩瀚又浪漫的感觉。你说,星星运行的轨迹,真的有规律吗?”
“当然有,”蒲熠星走到画布前,看着上面歪歪扭扭的线条,“恒星的轨迹可以用天体力学公式计算,比如开普勒定律,行星运行的轨道是椭圆,太阳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他说着,拿起一支铅笔,在画布边缘轻轻勾勒起来。他的线条干净利落,几笔就画出了一个椭圆轨道,又在旁边添了几颗星星,用虚线连接起来,像一串流动的光。
“你看,”他指着画,“星轨看似杂乱,其实都有自己的规律。但浪漫不在于规律本身,而在于看星轨的人,心里有期待。”
林晚月看着他画的星轨,突然豁然开朗。她拿起画笔,蘸上深蓝色的颜料,在画布上铺开。这一次,她不再纠结于“规律”,而是把心里的感觉画出来——深邃的夜空里,星轨像一条银色的河流,河边有两个并肩的身影,一个像星星,一个像月亮。
蒲熠星在旁边安静地看着,没再说话。等林晚月画完最后一笔,他才轻声说:“很美。”
“是你的星轨给了我灵感,”林晚月转头对他笑,“谢谢你,蒲老师。”
“不客气,林同学。”他弯腰,捡起她掉在地上的橡皮,“不过,我有个建议。”
“你说。”
“这里,”他指着画布角落,“可以加一点暖黄色的光,像月光落在星轨上。”
林晚月愣了一下,随即明白了他的意思。她拿起画笔,小心翼翼地添上那抹暖黄。瞬间,整个画面好像活了过来,冰冷的星轨有了温度,浩瀚的夜空里多了份温柔。
那天晚上,林晚月把画拍下来发给编辑,很快收到了回复:“完美!就是这种感觉!”她激动地抱住蒲熠星,在他怀里蹭来蹭去:“我做到了!”
“我知道你可以。”他轻轻拍着她的背,声音里满是笑意。
画室里的灯光柔和,画布上的星轨在灯光下闪着微光。林晚月抬头看他,突然发现他的睫毛很长,在眼睑下投下一小片阴影。她想起他刚才画星轨的样子,想起他说“浪漫在于心里有期待”,突然觉得,他其实比自己想象中更懂温柔,只是他的温柔,藏在逻辑和公式背后,像星轨一样,需要用心才能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