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里的争论持续了整整一个下午。阳光从百叶窗的缝隙间缓缓偏移,最终只留下昏黄的光晕。宋敏圭的理性分析,朴彩英的激进主张,金贤宇怯懦却执着的建议,像三种不同质地的丝线,纠缠在一起,暂时无法编织成统一的图案。
林允珠再次推门进来时,脸上看不出丝毫对僵局的不耐。她手里拿着三张薄薄的、印着烫金徽章的信函,放在了争论得有些疲惫的三人面前。
“争论暂停。”她的声音切断了尚未平息的思维涟漪,“这里有一个更紧迫,也可能更……有趣的选择。”
三人的目光落在信函上。那徽章他们认识——代表着韩国流行音乐产业最高荣誉之一的金唱片奖(Golden Disc Awards)的logo。但这不是邀请他们去领奖,信封上清晰地印着“特别评审团邀请函”。
“颁奖礼下周举行。评审团主席,是李炳勋前辈。”林允珠点出了一个在座无人不知的名字。李炳勋,二代传奇乐队的主唱兼制作人,以其音乐的前卫性、对社会议题的深刻介入以及特立独行的作风闻名,是圈内公认的“艺术家”而非“偶像”,地位超然。
“评审团内部对今年‘最佳新人奖’的归属产生了巨大分歧。”林允珠继续道,语气平淡却扔下了一枚炸弹,“一方是市场数据和粉丝投票绝对领先的当红炸子鸡‘ Starburst ’,另一方是音乐性备受专业乐评人推崇、但风格极其小众的独立乐队‘雾巷’。僵持不下,李炳勋前辈提议,引入一个‘外部视角’。”
她的目光扫过宋敏圭、朴彩英和金贤宇。
“他点名邀请‘镜像’,作为特别评审,出席最终决议会议,并给出你们的意见。”
空气瞬间凝固了。
金唱片奖?特别评审?还是李炳勋前辈点名?
这个消息的冲击力,比之前任何一次舞台邀约或商业合作都来得巨大且诡异。他们,一个成立不足两月、风格离经叛道、自身争议缠身的“怪物组合”,何德何能去评判韩国乐坛最重要的新人奖项?这听起来像一个荒谬的玩笑,或者……一个精心设计的陷阱。
“这……这太奇怪了。”宋敏圭最先反应过来,眉头紧锁,“我们去评判?基于什么标准?我们的存在本身就是对现有评判体系的挑战。”
“哈!”朴彩英发出一声短促的冷笑,“有意思!让怪物去给绵羊和孤狼评奖?李炳勋前辈是想看笑话,还是想砸场子?”
金贤宇已经彻底呆住了,大脑一片空白。让他去评价那些他曾经仰望、甚至视为竞争对手的顶尖新人?他连想都不敢想。
林允珠对于他们的反应似乎早有预料。“李炳勋前辈的原话是:‘现在的颁奖礼太无聊了,需要一点不一样的声音,哪怕这声音是噪音。’”她顿了顿,看着三人,“这是一个平台,一个将你们的‘异数’立场,直接插入主流音乐话语体系核心的机会。当然,风险同样巨大。无论你们支持谁,或者提出第三种观点,都必然会得罪庞大的粉丝群体或固守品味的权威。你们会被放在放大镜下,承受比直播时猛烈十倍的解读和攻击。”
她将选择权再次抛回给他们:“去,还是不去?”
沉默。沉重的沉默。
这一次的选择,远比是否登台表演更加复杂。这关乎立场,关乎话语权,关乎他们究竟要以何种姿态,存在于这个光怪陆离的圈子里。
是继续躲在边缘地带,做自己的“怪物”?还是勇敢地踏入中心,用他们的标准去搅动一池春水?
宋敏圭的指尖轻轻敲击着桌面,他在权衡利弊,思考这种介入可能带来的长远影响。朴彩英的眼神闪烁着兴奋和挑衅的光芒,她似乎已经看到了在那种场合掀桌子的快感。金贤宇则陷入了更深的恐惧,他害怕自己的任何一句话都会成为新的罪证。
“我们需要时间考虑。”最终,宋敏圭代表三人,给出了一个谨慎的答复。
林允珠点了点头:“可以。明天给我答案。”
她离开后,办公室再次陷入沉寂。但这一次的沉寂,与之前练习后的疲惫不同,充满了思维的激荡和未来道路的迷雾。
窗外的首尔华灯初上,霓虹闪烁,如同无数个诱惑与陷阱并存的十字路口。
“镜像”站在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岔路口。评审的邀请函,像一面镜子,不仅映照出外界的目光,更逼迫他们审视自己的内核——
他们究竟想用这“怪物”的身份,做什么?
是满足于撕裂的快感,还是敢于去定义新的规则?
答案,或许就藏在下一章的风暴眼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