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神冒险记·第16章 锦旗后的新课题
锦旗挂在后厨墙上的第二天,阳光透过窗户照在“匠心做菜,暖心待人”八个字上,晃得林野每次抬头都忍不住多看两眼。他刚把早上采购的青菜择好,社区食堂的王阿姨就匆匆走进来,手里攥着一张皱巴巴的纸条。
“小林,可算找到你了!”王阿姨把纸条递过来,“这是住在巷尾的赵爷爷托我写的,他说昨天听邻居说敬老宴的菜做得好,想让你帮他做道‘回忆里的菜’。”
林野展开纸条,上面用歪歪扭扭的字写着“土豆炖豆角,要烂乎,像我老伴当年做的味”。他指尖摩挲着纸条,突然想起老周笔记里“菜藏回忆”的话,抬头问王阿姨:“赵爷爷的老伴……”
“走了快五年了。”王阿姨叹了口气,“他总说现在吃的土豆炖豆角,要么土豆没炖面,要么豆角有生味,都不是当年的感觉。你要是有空,就帮他做做看?”
林野立刻点头:“有空!您知道赵爷爷家在哪吗?我想先问问他,当年他老伴做这菜,有没有特别的讲究。”
当天下午,林野拎着一袋新鲜的土豆和豆角,按照王阿姨指的路找到赵爷爷家。老人家里很整洁,客厅的桌子上摆着一张老照片,照片里的奶奶笑着端着一碗菜,碗里正是土豆炖豆角。
“当年她做这菜,总爱用家里种的老品种土豆,说比买的面。”赵爷爷坐在沙发上,手指轻轻敲着桌面,“豆角要选那种宽宽的芸豆,先在锅里炒到皮皱,再放土豆,加水没过菜,用小火炖半个钟头,最后放一勺自家腌的酱,不搁太多盐,吃着鲜。”
林野掏出笔记本,把“老品种土豆”“芸豆炒皱”“小火炖半小时”“加自制酱”这些细节一一记下,还特意画了个小土豆的图案。“爷爷您放心,我明天就给您做。”
回到后厨,林野第一件事就是找老周打听老品种土豆。“你跟我来。”老周领着他到后厨角落的储物架,拿出一个布袋子,“这是我去年从乡下亲戚那拿的,老品种黄心土豆,炖着最面。”
第二天一早,林野按照赵爷爷说的步骤操作。他先把芸豆掐去头尾,撕去老筋,放进热油里慢慢炒,直到豆角表皮起皱、颜色变深,才捞出来备用。接着把土豆去皮切块,放进锅里煎到表面微黄,再倒回芸豆,加足量的热水,盖上锅盖用小火焖。
炖到第二十分钟时,林野想起赵爷爷说的“自制酱”,他没有现成的,就用黄豆酱加少许生抽、白糖和清水调了一碗酱汁,等土豆能用筷子轻松扎透时,把酱汁倒进去,翻炒均匀后再焖五分钟。
开盖的瞬间,土豆的面香混着芸豆的清香和酱汁的咸鲜飘满后厨。林野盛了一碗,小心地装进保温桶,送到赵爷爷家。
赵爷爷拿起勺子,舀了一块土豆放进嘴里,眼眶瞬间红了:“就是这个味!当年她也是这么炖的,土豆一抿就化,豆角也进了味……”他又吃了一口,声音有些哽咽,“谢谢你啊孩子,让我又尝到了老伴的味道。”
林野看着赵爷爷的样子,心里既温暖又酸涩。回到后厨,他走到锦旗前,伸手轻轻摸了摸布料的纹路,然后翻开笔记本,写下:“所谓‘回忆里的菜’,煮的不是食材,是时光;寻的不是味道,是念想。往后更要多听、多记,把别人的牵挂,熬进每一口菜里。”
刚写完,老周拿着一张宣传单走进来:“下个月市里有个民间厨艺大赛,主题是‘家的味道’,你要不要试试?”林野看着宣传单上“家的味道”四个字,又看了看笔记本上的字,眼里突然亮了起来——这或许,是把“心意做菜”传得更远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