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神冒险记·第19章 烟火后厨的新约定
晨光刚漫进后厨,林野就看见案台上摆着个竹篮——里面是赵爷爷凌晨送来的新鲜芸豆,还压着张纸条:“豆角刚摘的,嫩,今天教大家做豆角焖面吧。”字迹歪歪扭扭,却透着暖暖的期待。
他刚把芸豆择好,王阿姨就带着几位老人走进来,手里拎着面粉和鸡蛋:“昨天吃了土豆炖豆角,今天咱们换个花样!我小时候,我妈总用豆角焖面当午饭,面吸满了菜汤,香得能吃两大碗。”
林野笑着点头,从橱柜里拿出老周的铸铁锅:“那咱们今天就分工来——张阿姨您帮着和面,李爷爷您剥几头蒜,赵爷爷您给大家讲讲,豆角焖面的汤要怎么调才够味。”
后厨瞬间热闹起来。张阿姨揉面时,老人们围着看,有人提醒“面要醒半小时才筋道”,有人说“擀的时候别太薄,焖的时候容易烂”;赵爷爷站在灶台边,指挥林野炒豆角:“先把五花肉煸出油,再放豆角炒到变色,加生抽和少许老抽,汤要没过豆角,这样焖面才够味。”
林野按照赵爷爷说的步骤操作,五花肉的油香混着豆角的清香飘出来时,老人们都忍不住凑过来闻。“该下面了!”王阿姨把醒好的面擀成大片,切成宽宽的面条,林野小心地把面条铺在豆角上,盖上锅盖,转成小火焖。
“焖面的关键在‘焖’,不能老掀锅盖,不然面就干了。”赵爷爷坐在灶台边,盯着锅里的热气,“我老伴当年焖面,总在最后淋一勺香油,再撒把葱花,端上桌时,面还冒着热气,孩子抢着吃。”
等面焖好,林野按赵爷爷说的,淋上香油,撒上葱花。掀开锅盖的瞬间,香气裹着热气扑面而来,面条吸满了菜汤,颜色油亮,豆角软嫩,五花肉的油香渗在每一根面里。
老人们围坐在餐桌前,每人盛了一碗。“就是这个味!”王阿姨咬了一口面,眼里满是惊喜,“和我妈做的一模一样,面筋道,汤味足。”李爷爷边吃边点头:“以后咱们每周都来后厨聚一次吧,轮流教大家做家里的拿手菜,既热闹,又能把老味道传下去。”
这个提议立刻得到所有人的赞同。赵爷爷笑着说:“我还会做萝卜干炒腊肉,是我老伴教我的,下周我带材料来!”张阿姨也举手:“我会做南瓜饼,用老面发的,甜而不腻!”
林野看着满桌的笑容,心里暖暖的。他端起碗,尝了一口豆角焖面,面里的烟火气混着老人们的心意,比任何精致的菜都更让人安心。
傍晚,老人们走后,林野把今天的食材用量和步骤记在笔记本上,还画了一碗冒着热气的豆角焖面。老周走进来,看到笔记本上的内容,笑着说:“你看,这就是最好的传承——不是一个人记,是一群人一起守。”
林野点头,目光落在案台上的搪瓷碗上,碗底的“念安”二字在灯光下泛着微光。他在笔记本上写下:“后厨的烟火气,是老味道的根;大家的约定,是心意的续章。往后的厨神冒险,不只是学做菜,更是守着这满室烟火,把每一份家的味道,都好好留住。”
写完,他把笔记本放进抽屉,和老周的旧笔记、赵爷爷的搪瓷碗放在一起。窗外的夜色渐浓,后厨的灯却亮得温暖——这里的新约定,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