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尔登王的意志如同北境的寒冰,坚不可摧。那夜短暂的动摇被深埋于王座之下,取而代之的是对伊莱亚更为严密的关注和……控制。
训练并未因宴会的插曲而暂停,反而变本加厉。里奥斯爵士似乎接到了某种无声的指令,对伊莱亚的要求近乎苛刻。训练的强度提升,失败的惩罚加重,那双鹰隼般的眼睛几乎寸步不离,不再给她任何一丝偷懒或走神的机会。每一次力竭倒地,换来的是更冰冷的呵斥和更繁重的任务。
文化课上,基兰教授的态度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他依旧平板地讲述着《新编通史》,但提问变得更加频繁和刁钻,尤其针对旧王朝“暴政”的细节和凯尔登王“正义之举”的必然性。他似乎在反复测试和强化某种“正确”的认知,试图将某些观念如同楔子般钉入她的脑海。
伊莱亚沉默地承受着这一切。她变得更加寡言,那双碧绿色的眼睛愈发深邃,像结冰的湖面,将所有情绪都封锁在厚厚的冰层之下。她完美地完成每一次训练,精准地复述每一段教义,仿佛一台被设置好程序的机器。
但只有她自己知道,冰层之下,暗流汹涌。
奥利弗卿的警告和那句“他们无处不在”,像魔咒般日夜回响。她观察着身边的一切,试图分辨哪些是凯尔登的明面监视,哪些又可能是“他们”的暗探。玛尔姆嬷嬷刻板的脸上是否藏着别的秘密?里奥斯爵士粗鲁的呵斥背后是否有更复杂的指令?甚至基兰教授那谨慎的眼神,是否也并非全然源于对凯尔登的畏惧?
这种无处不在的猜疑让她精神紧绷,却也让她以一种惊人的速度成熟起来。她学会了更完美地伪装,学会了从最细微的表情和语气中捕捉信息,学会了在绝对顺从的表象下,进行着不为人知的思考。
她不再试图冒险靠近西苑或打探北塔,而是将探寻的触角伸向更不起眼的角落——比如,那些流传在底层仆役之间的、模糊的古老歌谣和破碎的传说。
一次,她在帮厨娘搬运柴火时(这是里奥斯“惩罚”她某个训练失误的方式,意在磨其心志),听到两个老洗衣妇在井边一边捶打衣服,一边低声哼着一首曲调哀婉、词句残缺的老歌。
“……月光照在北塔尖啊……鸢尾花儿不再开……” “……金发的姑娘呀……泪流尽……” “……铁链锁不住……魂归来……”
歌声断断续续,含糊不清,很快就在管事嬷嬷的呵斥下戛然而止。两个老妇噤若寒蝉,埋头干活,仿佛刚才只是随风飘过的一段幽灵低语。
伊莱亚的心脏却猛地一缩。北塔!鸢尾!金发的姑娘!
这些碎片化的词句,与她所知的信息隐隐对应。这首歌谣,或许就是奥利弗卿所说的“耳目所及非真颜”之外,另一种未被完全抹去的、流传于民间的痕迹?
她不敢追问,只是将这几个词牢牢记住,如同收集散落的拼图碎片。
另一次,她偶然听到两个负责打扫藏书楼偏僻角落的小太监低声抱怨。一个抱怨某个区域常年上锁,灰尘积得老厚,却从不允许他们进去清扫,怕是有什么脏东西。另一个则神秘兮兮地压低声音说:“嘘……别瞎说……那里面听说放着……‘不该存在’的东西……是陛下亲自下令封存的……”
“不该存在”的东西?伊莱亚的心跳再次加速。是指旧王朝的原始档案?还是……与“阿莉安娜”有关的事物?
这些零碎的信息,如同黑暗中的萤火,微弱,分散,却真实存在。它们一点一点地拼凑着,在她心中逐渐勾勒出一个被掩盖的过去的模糊轮廓——那轮廓与《新编通史》的描述截然不同,充满了哀伤、失去和禁锢的气息。
她开始意识到,凯尔登所建立的秩序,或许并非像表面上看起来那样铁板一块。在这座冰冷的宫殿之下,在那些被噤声的喉咙里,依然流淌着关于另一个时代、另一些故事的记忆潜流。
而她,阴差阳错地,成为了一个窃听者。
这种认知让她在压抑中感到一丝诡异的兴奋,仿佛独自保守着一个巨大的、危险的秘密。但她丝毫不敢大意。凯尔登的视线依旧如影随形。
他来看她练剑的次数更多了,有时甚至会亲自下场。
那不再是单纯的审视。他会手握一柄训练用的木剑,身形如鬼魅般移动,向她发起迅猛而凌厉的进攻。他的剑势毫无花哨,纯粹是为了杀戮和压制而存在,充满了战场淬炼出的冷酷效率。
每一次格挡,伊莱亚的手臂都被震得发麻;每一次闪避,都险象环生。巨大的实力差距让她毫无还手之力,只能在那狂风暴雨般的攻击下苦苦支撑,耗尽最后一丝力气,最终被他的木剑点中要害,跌倒在地。
他居高临下地看着她,冰蓝色的眼眸里没有任何情绪,只有绝对的冷静和评估。
“太慢。” “犹豫。” “破绽百出。”
冰冷的评价如同鞭子抽打在她身上。
然而,在这种极致的压迫和对练中,伊莱亚的实战能力却在以另一种方式飞速提升。她被迫学会预判他的意图,学会在极限状态下做出反应,学会利用环境和一切可能的机会进行防御和反击。她的剑招里,不知不觉染上了一丝属于他的冷酷和决绝。
这是一种极其扭曲的传授。他仿佛在亲手打磨一把可能最终会指向自己的武器,冷静地评估着它的锋利程度,却又毫不留情地压制着它的每一次反抗。
伊莱亚对他的情感也愈发复杂。恨意是底色,但在这恨意之上,混杂着恐惧、不甘、一丝被强大对手“认可”的诡异悸动,还有那日被他从雨中抱起时残留的、令人困惑的雪松气息……所有这些情绪交织在一起,形成一团乱麻,让她在面对他时,心绪难以平静。
她越来越看不清这个男人。他到底是纯粹的暴君,还是一个……背负着更多秘密的复杂存在?
冰下的暗流,在无人知晓的深处,愈发湍急。伊莱亚在这暗流中艰难地保持着平衡,收集着碎片,等待着某个或许永远也不会到来的契机。
而契机,往往孕育于最平凡的日常之中。
一个普通的黄昏,基兰教授提前结束课程,匆匆离去,似乎有要事处理。他遗落了一本用于标注典籍位置的、巴掌大小的羊皮笔记本在书桌角落。
伊莱亚收拾东西时发现了它。她本应立刻交给玛尔姆嬷嬷归还。但鬼使神差地,她翻开了它。
里面大多是些枯燥的索引编号和简短批注。但就在其中一页的边缘,她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词,被用另一种颜色的墨水,潦草地、反复地书写了无数遍,几乎刻穿了纸背——
“鸢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