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风还带着料峭的寒意,却吹不散明德中学高二年级走廊里的焦灼。公告栏前贴着一张醒目的红色海报,“文理分科志愿表提交通知”几个大字像块石头,压在每个学生心头——这不仅是选择科目,更像选择一条看不见尽头的路,而路上原本并肩的人,很可能要走向不同的方向。
林微然站在海报前,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校服袖口,视线落在“理科”和“文科”两个选项上,脑子乱得像团缠在一起的毛线。她偏科得厉害,数学和物理总在及格线边缘徘徊,可历史和语文却能稳定在年级前二十;可江屿不一样,他是班里出了名的“理科大神”,上次物理竞赛还拿了省二等奖,所有人都默认他会选理科。
“在这儿愣着干嘛?下节是物理课,老陈要评讲卷子。”江屿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带着点笑意,他手里拿着两瓶橘子味的汽水,拧开一瓶递到她面前,“看你对着海报发呆,脸都快皱成包子了。”
林微然接过汽水,冰凉的瓶身贴着掌心,却没让她冷静下来。她抬头看江屿,少年穿着干净的蓝白校服,碎发被风吹得贴在额前,眼里带着她熟悉的温柔,可她一想到分科的事,喉咙就发紧:“江屿,你……你肯定选理科吧?”
江屿拧瓶盖的动作顿了一下,随即点头,语气轻松:“嗯,物理和数学学起来有意思,以后想考工程类的专业。你呢?打算选文科?”
“我……”林微然咬了咬下唇,把没说完的话咽了回去。她其实早就想好了,文科才是最适合自己的路,可一想到以后要和江屿不在一个班,甚至连上课的楼层都不一样,心里就像被什么东西空了一块。以前他们总在课间十分钟凑在一起,她给江屿讲语文阅读理解的答题技巧,江屿帮她补数学错题;放学路上能并肩走二十分钟,从校门口的梧桐树聊到天边的晚霞,可如果分了文理,这些日常会不会都变成回忆?
“我还没想好。”她最终还是说了谎,低头盯着汽水瓶上的标签,不敢看江屿的眼睛。
江屿似乎看穿了她的心思,他轻轻碰了碰她的胳膊,声音放软:“别勉强自己,选最适合你的。文科也好,理科也罢,咱们又不是见不到了。”
话是这么说,可林微然心里还是堵得慌。那天物理课上,老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着电磁感应,她却一个字也没听进去,目光总是不自觉地飘向斜前方的江屿——他正低头记笔记,侧脸的线条清晰,阳光透过窗户落在他的笔尖,勾勒出温柔的轮廓。她突然想起高一运动会,她跑八百米时中途腿软,是江屿冲过来扶着她,陪她慢慢跑完最后一圈;想起期末考试前,他们在图书馆待了整整一个周末,江屿把自己的错题本借她,还在扉页上写了“加油,林微然”;想起跨年那天,他在操场的看台上弹吉他,唱的是她最喜欢的《夏夜晚风》,月光落在他身上,像撒了一层碎银。
这些细碎的甜蜜像星星,缀满了她的高中时光,可现在,分科这件事像一道鸿沟,要把这些星星都隔开。
接下来的几天,林微然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纠结。她问过同桌苏晓,苏晓想都没想就说:“当然选文科啊!你文科那么好,干嘛跟自己过不去学理科?至于江屿,你们俩感情那么好,分个科而已,又不是分手。”
话虽有理,可林微然还是没办法轻易做决定。她甚至偷偷翻了江屿的物理笔记,看着上面密密麻麻的公式和推导过程,只觉得头晕目眩——她知道,自己永远不可能跟上他的脚步,就像文科的那些诗词歌赋,江屿也总是听得一头雾水。
周五下午的自习课,班里格外安静,只有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班主任老陈把分科志愿表发了下来,要求下周一必须交。林微然捏着那张薄薄的纸,手心都出了汗。她偷偷看了一眼江屿,他正低头填表格,笔尖在“理科”那栏毫不犹豫地打了勾,然后写上自己的名字。
不知怎么的,林微然的眼眶突然就红了。她趴在桌子上,把脸埋进臂弯里,眼泪无声地浸湿了校服袖子。她不是没想过分开,可当这一天真的要到来时,她才发现自己这么舍不得。
“怎么了?”江屿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带着担忧。他轻轻拍了拍她的背,动作小心翼翼,“是不是不舒服?”
林微然摇了摇头,声音带着哭腔:“江屿,我不想选文科,我想跟你一起选理科。”
江屿愣住了,他看着林微然泛红的眼睛,心里像被什么东西揪了一下。他知道林微然的理科有多差,也知道她为了跟上自己的进度,背地里偷偷补了多少课,可每次考试,她的数学成绩还是不尽如人意。他怎么忍心让她为了自己,去走一条那么难走的路?
“微然,别傻了。”江屿蹲在她的座位旁,抬头看着她,眼神认真,“理科不适合你,你学起来会很累的。我们不能因为想在一起,就放弃自己的未来,对不对?”
“可是……”林微然吸了吸鼻子,眼泪还是止不住地掉,“我怕以后我们不在一个班,你会忘了我,会跟别的女生走得很近。”
江屿看着她委屈的样子,心里又软又疼。他伸出手,轻轻擦掉她脸上的眼泪,动作温柔得像对待易碎的珍宝:“不会的。不管我们在哪个班,我每天都会等你放学,课间也会找你,你的数学题我还是会帮你补,好不好?”
那天自习课结束后,江屿陪林微然走了很久。他们没有像往常一样聊些轻松的话题,只是沉默地并肩走着,梧桐叶落在他们的肩膀上,又被风吹走。走到校门口时,江屿突然停下脚步,从书包里拿出一个笔记本,递给林微然。
“这是我整理的文科复习资料,里面有历史的时间线和政治的知识点,你看看能不能用。”他挠了挠头,有点不好意思,“我问了文科班的学长要的,还自己补充了一些重点。”
林微然接过笔记本,指尖碰到封面,是她最喜欢的浅蓝色。她翻开第一页,上面写着一行字:“林微然,选你所爱,爱你所选,我会一直在。——江屿”
那一刻,林微然突然就释然了。她知道,真正的喜欢不是非要黏在一起,而是彼此支持,一起成为更好的人。就像江屿说的,分科只是换了一种相处的方式,他们之间的感情,不会因为这张志愿表就变淡。
周日晚上,林微然坐在书桌前,拿起笔,在分科志愿表的“文科”那栏,认真地打了勾,然后写下自己的名字。月光透过窗户洒在纸上,照亮了那两个字,也照亮了她心里的方向。
周一早上,林微然把志愿表交给老陈时,正好碰到江屿。他朝她笑了笑,眼里带着鼓励:“加油,文科生。”
“你也是,理科生。”林微然回以微笑,心里的不安渐渐散去。
只是她没想到,分科带来的不仅是班级的变动,还有一些意想不到的裂痕。文科班和理科班在不同的楼层,文科班的课表排得满满当当,每天都有背不完的知识点和写不完的作文;理科班的江屿也很忙,要参加各种竞赛培训,还要准备月考。他们课间见面的时间越来越少,有时候林微然特意跑到理科班的走廊等他,却只能看到他匆匆去办公室的背影;放学路上,他们也常常因为要留在班里补课而错过同行的机会。
有一次,林微然在图书馆背历史,看到江屿和理科班的一个女生坐在一起讨论物理题,那个女生笑得很开心,还递给江屿一瓶水。林微然的心突然就沉了下去,她默默地转过身,走出了图书馆,连书都忘了拿。
那天晚上,江屿给她发消息,问她为什么没等他放学。林微然看着手机屏幕,手指在键盘上敲了又删,最后只回了一句:“我有点事,先走了。”
她知道自己不该多想,可心里的醋意像藤蔓一样疯长,缠绕着她,让她喘不过气。她第一次意识到,原来距离不仅会产生美,还会产生误会和不安。而这些看不见的裂痕,正在悄悄改变着他们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