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野旷朝际
本书标签: 都市  都市 

尘泥中的根须

野旷朝际

第六章:尘泥中的根须

省城的初夏,空气中已经开始黏着湿热。张野背着破旧的行囊,拎着那台屏幕碎裂的电脑,走在嘈杂的城中村里。巷子窄得像裂缝,两侧是密密麻麻的握手楼,晾衣杆横七竖八地伸着,挂满各色衣物,滴着水。空气里混杂着饭菜味、垃圾味和潮湿的霉味。

他最终在一个房东自建的铁皮顶棚屋的顶层,租下了一个不足八平米的隔间。租金二百五,押一付一。屋里只有一张锈迹斑斑的铁架床,一个摇晃的塑料桌,墙角电线胡乱缠在一起,接出一个孤零零的灯泡。唯一的“窗户”是对着隔壁墙壁的一条窄缝,几乎透不进光。

他没有急着去找工作。市委大楼里的挫败像一盆冰水,把他从头到脚浇得透心凉,却也让他异常清醒。那条路,暂时被堵死了,硬撞只会头破血流。他需要另一条路,一条更底层、更缓慢,却能真正扎下根的路。

他修好了电脑屏幕,虽然裂纹还在,但不影响使用。然后,他开始了另一种形式的“踩点”。不再是市委大楼光洁的走廊,而是这座城市最毛细血管的末端。

白天,他泡在人才市场隔壁的廉价网吧,一元一小时。他不玩游戏,不看视频,只浏览本地所有的论坛、贴吧、QQ群、分类信息网站。他关注的不是招聘信息,而是那些抱怨、求助、甚至咒骂的帖子。

“XX小区物业黑心,收钱不办事,楼道灯坏了三个月没人修!” “求助!家里老人在XX医院看病,被忽悠买了天价自费药,怎么办?” “XX装修公司就是个坑,合同陷阱,施工烂尾,押金要不回来!”

夜晚,他按照白天记下的地址,一个个地方去转。他站在吵嚷的业主维权现场边缘,听他们愤怒的控诉;他蹲在医院缴费处外面,看患者家属愁苦的脸;他路过那家被投诉的装修公司门口,观察里面的动静。

他看到了无数的“河沟子村”,无数的“电镀厂老胡”。问题微小而具体,愤怒真实却无力。投诉无门,或者投诉了也被各种“流程”和“规矩”挡回来,最终不了了之。

一个念头,像种子一样在泥泞的心里慢慢发芽。

他拿出最后几百块钱,打印了一摞极其简陋的宣传单。白色的A4纸,黑色的宋体字,没有任何设计:

“烦心事?冤枉钱?说不清的理? 或许我能帮你厘清线索。 收费低廉,只基于事实和逻辑。 非律师,非记者,只是一个懂点‘算法’的帮手。 联系QQ:XXXXXX”

没有电话,没有地址,只有一个线上联系方式。像撒网一样,他在那些充满怨气的帖子后面跟帖,在小区布告栏的角落贴上几张,很快就被新的租房广告覆盖。

起初,石沉大海。偶尔有QQ好友申请,点开来往往是谩骂或者怀疑:“骗子吧?”“真有用?”“你能干什么?”

他不争辩,只是通过验证,然后沉默地等待。

第一个找上门的,是一个被健身房预售卷款跑路坑了钱的小白领。对方在QQ上语气激动,语无伦次。张野只问了三个问题:健身房全名、预售合同金额、收款账户(哪怕是POS机商户号)。然后他说:“等我消息。”

他在网吧泡了整晚。通过公开的工商信息系统查那家健身房的注册信息(往往是空壳),关联法定代表人其他公司(通常一堆风险警示),查找类似投诉的维权群,甚至找到了那家POS机支付服务商的客服投诉邮箱。

第二天,他给那个小白领发去一个压缩包。里面是一份整理好的文档:列出了健身房关联的“皮包公司”图谱、POS机收款方信息与注册公司不符的证据截图、向支付服务商投诉的模板邮件(附上了相关条款依据),以及一个同样被坑的、人数较多的维权QQ群群号。

“试试向支付服务商施压,他们怕监管,可能会先行垫付。联合其他受害者,金额大了,才能引起注意。”他留言。

收费五十块。

一周后,小白领激动地发来消息,支付平台迫于压力,真的开始联系他们退款了!虽然钱还没全到手,但看到了希望。他多转了二十块,说是感谢。

七十块钱。张野去楼下吃了一碗加肉的牛肉面。

口碑,像水渍一样,在绝望的土壤里慢慢渗透。第二个客户,是那个买了天价药的患者家属。张野帮他梳理了医保目录、医院采购记录(部分公开)、以及药品通用名和商品名的区别,写了一份逻辑清晰的说明,指导他去哪个部门、依据哪条政策申请复议。

第三个,是被黑装修坑了的年轻夫妻。张野挖出了那家装修公司频繁更换法人代表逃避债务的记录、网上大量的类似投诉,并帮他们起草了一份极具威慑力的、准备同时发往工商、消协、行业协会和媒体的投诉信框架。

收费从五十到一百,最多不超过两百。他像个数字时代的“民间讼师”,或者说,像一个在数据垃圾场里淘金的清道夫。他不保证成功,只提供“武器”——基于公开信息梳理出的逻辑、证据和路径。

日子过得极其清苦。收入不稳定,交了房租水电,往往只剩下面包钱。他一天只吃两顿,很多时候就是馒头就咸菜。网吧的包夜券是他最常买的“奢侈品”。

但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踏实。每一步,都踩在具体的问题上;每一分钱,都来自切实解决了别人一点小小的“不公”。他没有触动任何宏大的权力结构,只是在它无暇顾及或者不屑顾及的缝隙里,一点点挤出一点微光。

深夜,回到铁皮屋。暑热蒸腾,蚊虫嗡嗡。他擦一把汗,对着屏幕的微光,记录下当天的心得:

“愤怒需要出口,但更需要工具。大多数人不是不想反抗,而是不知道如何有效反抗。” “信息差,是最大的不平等之一。打破它,有时比法律更有效。” “权力厌恶真空。在它缺席的地方,用规则和逻辑填上去,哪怕只有一点点。”

他攥着那枚存有“区块链监督方案”的U盘,它像一块冰冷的烙铁,贴在他的胸口。

他知道,这只是开始。在尘泥中扎下根须,是为了将来,能长得更高。

脚下的路,还很长。但他一步一脚印,走得异常沉稳。

(作者大大熬夜更新 写作 希望大家支持)

上一章 釜底抽薪 野旷朝际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1块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