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柏油马路被烈日烤得有些发软,空气里弥漫着一种近乎焦糊的热浪。苏予宁靠在出租车的后座上,额头抵着冰凉的玻璃窗,目光失焦地落在窗外飞速倒退的街景上。城市的面貌正在逐渐改变,从她熟悉的、带着烟火气的旧街区,驶入一片规划整齐、绿树成荫的陌生境地。
一种不真切的朦胧感包裹着她,仿佛隔着一层毛玻璃在看世界。司机师傅操着本地口音热情地介绍着刚路过的新建商场,母亲林蓉在一旁勉强应和着,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绷和努力挤出的轻快。
苏予宁只是沉默着,手指无意识地反复抠着帆布书包上那个洗得发白的小熊图案。
林蓉予宁
林蓉到了
母亲的声音将她从恍惚中拽回,
林蓉以后……这里就是我们的新家
车停了。
映入眼帘的是一栋雅致的二层小楼,米白色的外墙,深灰色的屋顶,搭配着一个修剪得一丝不苟的小花园。铁艺栏杆上攀着几株叫不出名字的藤本月季,开得正艳,却奇异地显得异常安静,甚至有些肃穆。这里太安静了,静得能听到知了在远处不知疲倦的鸣叫,静得和她过去住惯了的老城区那永远充满邻居喧哗、电视声、锅铲碰撞声的筒子楼截然不同。一种无形的距离感扑面而来。
母亲付了车费,司机帮忙从后备箱取出了两个不大不小的行李箱——她们大部分家当都处理掉了,是要与过去彻底割裂。阳光白晃晃地打在行李箱上,有些刺眼。
就在这时,一个气质温和儒雅的中年男人从屋里快步迎了出来,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令人放松的笑容,
马文涛来了?
马文涛路上还顺利吧?
马文涛快进来快进来
马文涛外面太阳太毒了。
他是马文涛,她的继父。照片上见过,比照片上显得更年轻些,笑容也更有温度,但那份刻意保持的客气和距离感,还是隔着几步远就能感受到。
林蓉文涛
母亲唤了一声,脸上飞起一抹不易察觉的红晕,声音也柔软了几分。
苏予宁马叔叔
苏予宁垂下眼睫,低声跟着叫了一句,声音轻得像蚊子哼哼。她不太习惯这个称呼。
马文涛哎
马文涛好孩子
马文涛自然地应着,上前接过了林蓉手里的一个行李箱,又看向苏予宁,目光温和,
马文涛东西不多吧?
马文涛我一起拿进去就好
马文涛嘉祺!
马文涛嘉祺?
马文涛下来搭把手!
嘉祺。
马嘉祺。
苏予宁的心莫名地、不受控制地提了一下。这个名字,母亲在她耳边提过几次,语气总是带着点小心翼翼的夸赞。
“你马叔叔的儿子,成绩特别好,很懂事的一个哥哥。”
以至于在她模糊的想象里,勾勒出一个或许戴着眼镜、书卷气十足、至少应该是礼貌温和的少年形象。
门口的光线暗了一下,一个身影出现在楼梯口。
少年正从楼上下来,穿着最简单的白色棉质T恤和灰色运动长裤,身姿挺拔清瘦。他的皮肤很白,是那种近乎冷调的白皙,鼻梁高挺,唇色很淡,抿成一条没什么情绪的直线。最引人注目的是那双眼睛,黑得像墨玉,清亮透彻,但看过来时,却像是蒙着一层终年不散的薄雾,带着一种与这炎热夏日格格不入的凉意和疏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