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王爷的茶,只给侧妃温
本书标签: 古代  府斗 

第十九章 景渊首次为撑腰,加派守卫护院落

王爷的茶,只给侧妃温

汀兰院的紫藤刚落尽,青碧的藤蔓还绕着竹架缠得紧,风一吹,就晃出满地细碎的影子。沈清沅坐在廊下整理医案,案上摊着刚抄完的“时疫防治方”;春桃在旁边择新采的薄荷,指尖还挂着露水,气氛比前些日子松快多了——自打昨天洗清了冤屈,府里那些瞧热闹的眼神少了,就连送份例的小厮,说话都客气了几分。

“姑娘,周管家来了,说王爷让他来捎句话。”云芝从院门口进来,手里还提着个食盒,又补充道,“周管家说,这是王爷特意让厨房做的江南藕粉糕,给您垫垫饥。”

沈清沅放下笔刚起身,周福就跟着走进来,手里捧着卷明黄色绸缎,神色比往常恭敬不少:“侧妃娘娘,王爷有令——您这几日受了委屈,汀兰院得添些人手守着,免得再有人无故滋扰。这是王爷从京营调过来的两位侍卫,往后就守在院门口,娘娘要是有任何吩咐,直接差遣他们就行。”

话刚说完,两个穿青色劲装的侍卫就进了院,身形挺拔得很,对着沈清沅行了一礼:“属下见过侧妃娘娘,往后定尽心守护汀兰院。”

沈清沅愣了一下——她没料到萧景渊会特意为她调侍卫来。这在王府里本是稀罕事,就连柳玉茹的澄瑞堂,也只配了两个府里的老仆守着,看来这次,他是真打算给她撑腰了。

“劳烦替我谢过王爷。”沈清沅接过周福递来的绸缎,指尖触到光滑的面料,心里悄悄泛起丝暖意,又问,“周管家,王爷还有别的吩咐吗?”

“王爷还交代了,”周福往近凑了凑,声音压得低了点,“昨天李姬身边的丫鬟,还在花园里嚼舌根,说您是‘靠算计脱了罪’。王爷已经让人打了那丫鬟二十大板,还罚李姬禁足三天,算是给娘娘赔不是。往后府里再有人敢乱传闲话,娘娘直接跟侍卫说,他们会禀给王爷处置。”

春桃在旁边听得眼睛都亮了,忍不住插嘴:“太好了!这下看谁还敢说姑娘的闲话!李姬先前跟着正妃娘娘欺负您,现在也该受点教训了!”

周福笑了笑,又道:“还有件事——王爷让老奴分您一把府里药库的钥匙。说您懂医理,往后府里丫鬟婆子生病,您要是需要药材,不用再经柳妃娘娘那边,直接去药库取就行。”

沈清沅接过钥匙,沉甸甸的铜钥匙上刻着“靖王府药库”的字样,心里更暖了。萧景渊不光给她加派守卫,还放权让她管药材——这是把她当成能信任的人,不是只会惹麻烦的后宅姬妾。

送走周福和侍卫,春桃兴奋地围着新侍卫转了两圈,又跑回沈清沅身边:“姑娘,王爷这次可真向着您!有这两位在,咱们再也不怕澄瑞堂的人来捣乱了!”

“王爷是为了王府的规矩,不是特意偏我。”沈清沅嘴上这么说,嘴角却忍不住微微上扬,“往后咱们更要谨守本分,别让王爷失望。”

正说着,院外传来轻轻的脚步声。沈清沅抬头一看,竟是萧景渊来了。他没穿平日里的官服,只穿了件素色便袍,手里提着个木盒,脸色比往常温和多了。

“王爷怎么来了?”沈清沅起身相迎,让春桃沏了杯刚煮好的薄荷茶。

萧景渊在廊下坐下,打开木盒——里面是一套精致的铜制药具,小锅、药碾、药筛样样齐全,打磨得锃亮。“边关的军医说,你之前给的风寒方很管用,特意让匠人打了这套药具,说煮药省火,你在府里用着方便。”他把药盒推到沈清沅面前,又补了句,“还有你父亲那边,我已经让人递了信,说你在府里安好,让他放心。”

沈清沅看着那套药具,心里又是一暖。他不光记着她懂医理,还想着她的家人——这份细心,是她入府以来从没感受过的。“谢王爷费心,臣妾……很感激。”

萧景渊见她眼眶泛红,忽然觉得有些不自在,转开目光看向院中的藤蔓:“你不用谢我。之前错信证据让你受了委屈,这是我该做的。往后在府里,再有人敢欺负你,不用忍,直接告诉我。”

这话虽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沈清沅轻轻点头,没再多说,只把刚抄好的医案递给他:“王爷,这是臣妾整理的时疫防治方。春日容易爆发时疫,府里人多,提前预防总没错。”

萧景渊接过医案仔细翻着,见上面不光写了药方,还标着“每日煮水供下人饮用”“院落每日通风”这些细节,眼底多了几分赞许:“你想得周全,明天我就让周福按你的方子办。府里有你在,倒省了不少事。”

两人就着薄荷茶,又聊了些医理和后宅的事。萧景渊偶尔会说些边关的趣事儿——比如老将军下棋总爱悔棋,将士们冬天会用雪煮茶;沈清沅听得认真,时不时还问两句“边关的药材是不是很缺”,气氛比往日融洽多了。

直到日头偏西,萧景渊才起身离开。刚走到院门口,看见两个侍卫挺直地站在那儿,跟其他院落松散的看守完全不一样,他满意地点点头,对侍卫道:“好好守着,别让任何人惊扰侧妃娘娘。”

侍卫齐声应道:“属下遵令!”

萧景渊走后,春桃凑到沈清沅身边,笑得眉眼弯弯:“姑娘,您没瞧见王爷刚才的样子,多上心啊!有这两位侍卫在,咱们再也不用怕澄瑞堂的人来闹了!”

“是啊姑娘,”云芝也跟着点头,“之前李姬、张姬她们见了您,要么绕着走,要么假客气。刚才我去浣衣局,张姬还主动跟我打招呼,问您要不要新晒的布料呢!”

沈清沅看着院门口的侍卫,心里清楚——萧景渊这是在给府里人递信号:她沈清沅,不再是任人拿捏的软柿子。可她也知道,柳玉茹虽被禁足,绝不会善罢甘休;苏婉柔那边也藏着心思,这深宅里的风浪,还没停。

果然没过多久,孟瑶就悄悄来了汀兰院,手里还攥着张纸条:“清沅妹妹,我听马房的小厮说,苏婉柔让晚翠去澄瑞堂了,好像是给柳玉茹送东西,还说什么‘别灰心’‘往后还有机会’的话。”

沈清沅接过纸条,上面是孟瑶记下的苏婉柔与晚翠的对话,虽只有只言片语,却能看出苏婉柔还在暗中挑唆柳玉茹,想让她们接着斗,自己坐收渔利。

“我知道了。”沈清沅把纸条烧掉,语气平静,“她想挑事,咱们偏不上当。柳玉茹现在被禁足,又没了中馈权,翻不起什么大浪;苏婉柔没了柳玉茹当枪使,也只能暗中搞些小动作,成不了气候。”

孟瑶点点头,又凑近了些:“还有件好事——我父亲以前的老部下,现在在京营当差,他说王爷近日在查瑞王的人,好像跟你父亲弹劾的那个官员有关。你父亲那边,说不定很快就能洗清冤屈了!”

沈清沅眼睛一亮,心里的石头落了一半:“真的?那太好了!等父亲回来,咱们在院里摆桌酒,好好庆祝庆祝!”

孟瑶笑着应下,又聊了会儿府里的事,才悄悄离开。送走孟瑶,沈清沅回到廊下,拿起萧景渊送的药碾轻轻转了转——铜制的药碾很沉,却磨得光滑,显然是用心打造的。她看着药碾,又想起萧景渊刚才温和的模样,心里忽然生出个念头:或许在这深宅里,她不光能守住自己,还能找到一个可以信任的人,一起面对往后的风浪。

而此刻的苏婉柔院里,晚翠正低着头汇报去澄瑞堂的情况:“娘娘,柳玉茹虽被禁足,却还不甘心,说等禁足期过了,定要找沈清沅算账。咱们要不要再推一把,让她们斗得更凶些?”

苏婉柔坐在镜前,手里捏着支珠钗,眼神冷得很:“急什么。”她望着镜里的自己,嘴角勾出点算计的笑,“沈清沅现在有王爷撑腰,柳玉茹刚受了罚,这会儿斗起来,柳玉茹讨不到好,反而会让沈清沅更得势。咱们再等等——等沈清沅父亲的案子有了结果,等柳玉茹禁足期过了,再找机会挑事,到时候才能一击即中。”

晚翠恍然大悟,连忙应道:“娘娘说得是,是奴婢太心急了。”

苏婉柔没再说话,只拿起帕子轻轻擦了擦指尖。沈清沅,你以为有王爷撑腰就能高枕无忧?这靖王府的后宅,还轮不到你做主。

汀兰院的灯亮了,暖黄的光透过窗棂,落在廊下的药碾上,泛着点淡淡的光。沈清沅坐在灯下接着整理医案,春桃在旁边缝补衣裳,云芝在灶房煮夜宵,偶尔传来几句说笑,满院都是安稳的气息。她知道,这安稳只是暂时的,往后还有更多挑战等着她,但她不再害怕——有萧景渊的撑腰,有孟瑶的支持,还有自己的医理与智慧,她定能在这深宅里,一步步走得更稳,直到父亲洗清冤屈,直到自己能真正安身立命。

上一章 第十八章 当庭对质揭真相,洗清罪名证清白 王爷的茶,只给侧妃温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二十章 王爷踏院询医理,对弈闲话渐生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