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泠舷月
本书标签: 古代  HE  古代言情   

第7章顾明昭

泠舷月

泠繁站在森林边缘,山风迎面吹来,带着久违的清爽。她回头望了一眼幽暗的密林,那些救命的标记早已隐没在树影之中。

"多谢了..."她在心中默念,干裂的嘴唇轻轻颤动。若不是那些刻在树上的箭头,她恐怕早已成为这密林中的一具枯骨。

而那些刻在树干上的箭头,每一个都是延续的生命——是某个同样迷失过的人,在熬过绝望之后,依然为后来者刻下的生路。

转身时,她的身子晃了晃,却固执地没有倒下。七八日的饥饿早已掏空了她的身体,此刻每迈一步都像是在拖动千斤重物。膝盖不自觉地打着颤,视线里浮动着黑斑,但她仍死死盯着不远处那条平整的官道。

干裂的嘴唇渗出血珠,她却浑然不觉。脚下一步深一步浅地往前挪,像是个蹒跚学步的孩童。有两次险些栽倒,她都及时扶住了路边的山石。指甲抠进石缝里稳住身形时,指尖传来钻心的疼,但这疼痛反而让她清醒。

离官道还有二十步时,泠繁的双腿终于不堪重负。

“不能...停在这里..."她咬着牙对自己说,声音嘶哑得几乎听不见。

一步。肘部在粗砺的地面上拖行,衣袖瞬间被磨破。

又一步。尖锐的石子划破手臂,血珠渗进干裂的土壤。

再一步。身后蜿蜒的拖痕里,散落着细碎的血迹和布条。

每一次挪动都像是耗尽全身力气,但官道就在那里,她甚至能看清青石板上闪烁的阳光

当她的指尖终于碰到第一块青石板时,一滴混着血和汗的液体嗒"地落在石面上,在阳光下折射出微弱的光。

最后的意识里,远处似有若无地飘来车轮碾过青石板的辘辘声,那声响忽远忽近,如同隔着一层厚重的纱幔,还未等她辨明虚实,无边的黑暗便如潮水般漫上眼帘,将最后一丝知觉也彻底淹没。

############################

西宁凤临,三皇子府—清晏居。

清晏居内,檀香袅袅,一室清幽。窗外秋意渐浓,几片梧桐叶随风飘落,轻轻拍打在雕花窗棂上,发出细微的沙沙声。那声音极轻,却在这寂静的午后格外清晰,仿佛在提醒着居室内的人:又是一年秋风起。

三皇子顾明昭正立于紫檀案前,手腕悬空,一支狼毫在宣纸上徐徐游走。一袭月白色锦袍衬得他愈发清俊,腰间玉带上悬着的羊脂玉佩随着他运笔的动作微微晃动,在秋阳下流转着温润的光泽。

他的眉目如画,却比画中人多三分凛冽。额前几缕未束的乌发垂落,在宣纸上投下细碎的阴影,与墨迹交融。笔锋转折间,他薄唇微抿,眼睫低垂,整个人凝神静气得如同一尊玉雕,唯有那执笔的腕骨时而突起,显露出内敛的力道。

"爷,您的字越发精进了。"一旁研墨的小厮阿福低声赞叹,手中的墨锭在端砚上划出均匀的圆。

顾明昭笔锋未停,目光仍凝在宣纸上:"忠叔回来了吗?"

"爷放心,"阿福垂首低语,声音里带着几分踌躇,"忠大人临行前说...沈姑娘这些年,从未掉过一滴眼泪……"

顾明昭手中的狼毫微微一顿,墨汁在宣纸上晕开一片暗色。

"可奴才瞧着,沈姑娘越是这般隐忍,反倒越见情深。"阿福小心翼翼地续道,"忠大人临行前特意带了爷亲手雕的那支白玉簪子,若沈姑娘知道那是爷熬了三个通宵做的,必定十分高兴…”

窗外一阵秋风卷着落叶打在窗棂上,发出细碎的声响。

"而且爷既派忠叔亲自去接,沈姑娘见了他,定会明白爷这些年不得已的苦衷。"阿福偷眼瞧着主子的神色,轻声道,"说到底...沈姑娘待爷的心,从来都是最明白不过的。"

笔尖在"娪"字的最后一捺上微微一顿,墨色顿时深了几分。顾明昭搁下狼毫,从袖中取出一方素帕,慢条斯理地拭着指尖:"传话下去,把西厢房的暖阁收拾出来。"

上一章 第6章脱困 泠舷月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8章忠叔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