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脑洞小说 > 未定稿
本书标签: 脑洞  作者脑洞大 

初级社

未定稿

共和国历3年的秋收时节,李家村的打谷场上,气氛却不如往年那般纯粹喜悦。临时互助组的成员们围着刚打下来的粮食堆,脸上混杂着丰收的满足和一丝难以言喻的疲惫。

---

李老栓蹲在石磙旁,闷头抽着旱烟。他眼前仿佛还是夏天那场争得面红耳赤的场面——为了先给谁家玉米地浇水,组里五六户人足足吵了三个晚上,最后还是李铁柱拍板,按地块旱情紧急程度排了顺序,可王老五家还是觉得自家吃了亏,嘟囔了好几天。

“铁柱啊,”李老栓吐出一口浓烟,声音有些沙哑,“这互助组……好是好,抢了农时,力气是省了。可这心累啊!天天算工分,夜夜掰扯先干谁家后干谁家,我那半袋有点受潮的麦子该打几折抵给你家牛工,算得我脑仁疼。”

赵寡妇也叹了口气:“谁说不是呢。俺家劳力弱,总怕占大家便宜,心里不踏实。有时候想想,还不如当初……”

“还不如当初单干?”李铁柱接过话头,目光扫过众人,“可单干的日子,咱们没过够吗?一场雹子、一场大旱,就能让一家人一年白干!遇到个病啊灾的,地就得撂荒!互助组再麻烦,至少咱们抱成团,把地种上了,收成也比单干强!”

道理大家都懂,但现实困境如同田里的杂草,割了一茬又长一茬。

就在这时,乡里传来了消息,说是中央开了会,专门讨论互助合作的事,还鼓励条件成熟的地方,试办一种叫“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新组织。

李铁柱特意去邻乡的红星初级社考察了几天。回来那天晚上,他在李老栓家的油灯下,眼睛里闪着光,给互助组的核心成员描绘着他看到的景象:

“不一样!跟咱们这临时凑合完全不一样!”他激动地比划着,“人家的地,不分你家我家了,都合起来,成了一大片!由社里统一规划,哪儿种玉米,哪儿种小麦,清清楚楚!耕牛、骡子、大车、犁耙,全都折价入了社,归社里统一调配使用!你再也不用算计我家牛今天拉了你家车该算多少工分了!”

李老栓听得瞪大了眼:“地……地合了?那收成咋算?那可是我的命根子!”

“地还是你的!”李铁柱解释道,“这叫土地入股!根据你入社土地的好坏、多少,年底算总收成的时候,给你土地分红!你出的耕畜、大农具,社里也折价,给适当的报酬。但最重要的是——干活挣工分! 社里统一派活,壮劳力干重活挣高分,妇女干轻活挣分少点,多劳多得,按劳分配!年底,除了扣掉给国家的、留作社里公共积累的,剩下的粮食和钱,就按工分和土地分红来分!”

这番话,像一把钥匙,打开了众人心中的一把锁。

王老五琢磨着:“地还是我的,还能分红……干活挣工分,不用再为先后顺序吵架了……好像,是省心多了。”

赵寡妇也盘算着:“俺家地少,但俺能干活,挣工分……好像比现在这样总怕欠人情强。”

初级社的方案,巧妙地绕开了互助组无法解决的深层矛盾。

它没有取消土地私有制,保护了农民刚刚获得的土地所有权,减少了改革的阻力。通过土地分红和生产资料报酬,承认了私有产权的收益。同时,它通过统一经营、集体劳动、按劳分配为主的方式,初步实现了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更有效配置,避免了互助组那种没完没了的内部交易成本。

更重要的是,它开始积累公共财产,为将来更大规模的农业机械化和社会化大生产奠定了基础。这不再是临时性的劳力互换,而是向着社会主义集体经济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秋收结束后,经过反复讨论和民主表决,李家村互助组的绝大多数成员,决定联合附近另外两个互助组,共同成立“曙光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李铁柱被选为社长。

在签订入社协议的那天,李老栓在自己那八亩地的地契上摩挲了许久,最终郑重地按下了手印。他看着合作社规划图上那连成一片的土地,喃喃道:“这地,往后就不是我一个人刨食吃的命根子了,是咱们大伙儿一起奔好日子的指望了。”

从互助组到初级社,这并非自上而下的强制命令,而是在现实困境的挤压下,农民为了寻求更高生产效率、更稳定生活保障而做出的自发选择与制度创新。共和国顺应并引导了这一趋势,将其纳入国家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的宏大蓝图之中。这条合作化道路,在斗罗大陆的田野上,开始扎下更深的根系。

上一章 互助 未定稿最新章节 下一章 互助组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