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脑洞小说 > 未定稿
本书标签: 脑洞  作者脑洞大 

试图

未定稿

共和国历八年的仲夏,在成功击退了所谓“Rightist猖狂进攻”之后,星罗城的天空并未如外界想象的那样立刻全面转向单一的“反右”风暴。在那间静谧与喧嚣并存的书房里,霍雨辰摊开一张信笺,用他那特有的、带着凝重笔锋的字迹,勾勒着运动下一阶段的蓝图。他的思绪,依然固执地试图拉回最初设定的轨道——整顿风气。

在他的构想中,反击Rightist只是整顿风气运动中的一个插曲,一个必要的、清除干扰的步骤,但绝非终点。他并未设想就此停止整顿风气,转而进行一场无限扩大化的、纯粹惩罚性的反右斗争。相反,他依然怀抱着通过运动涤荡bureaucracy主义、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的初衷,希望将斗争的烈度和范围控制在一个可以驾驭的尺度内。

“大鸣大放阶段(边整边改),反击右派阶段(边整边改),着重整改阶段(继续鸣放),每人研究文件、批评反省、提高自己阶段,”他清晰地规划着,“这是四级整顿风气的四个必经阶段。”

这番设想,体现了他试图将“破”与“立”、“批判”与“建设”结合起来的努力。即便是处于“反击Rightist”这个看似最富对抗性的阶段,他仍然在后面括号里标注了“边整边改”,强调运动不能脱离解决实际问题的初衷。而将“着重整改”和“每人研究文件、批评反省、提高自己”列为后续不可或缺的阶段,更是明确表达了运动最终要落实到ABC社自身的革新与提升上,要回到“治病救人”、增强团结的最终目的。反击右派,在他此时的规划中,更像是一个为真正整顿风气扫清道路的“清场”动作,而非运动的全部。

这份体现着霍雨辰复杂意图和某种“节制”设想的指示,通过组织系统向下传达。然而,当它离开书房,进入共和国庞大而层级分明的bureaucracy机器时,其命运便不再完全由发起者掌控。

在中央层面,如胡服等部分负责人,或许能理解并倾向于执行这种相对克制的方案,他们关注着国民经济建设的正常秩序,担忧运动过度扩大带来的混乱和人才损失。

但是,对于已经在这场“钓鱼”或“锄草”斗争中尝到“甜头”、或是被斗争热情点燃的许多中下层cadre和积极分子而言,霍雨辰这份强调“四个阶段”、意在继续整顿风气的指示,其核心信息很可能被简化和扭曲。他们的注意力更易集中在“反击Rightist阶段”这个当前任务上,并将其视为运动的最高潮和核心体现。“边整边改”的要求,在斗争惯性的冲击下,很容易被弱化、忽略。而所谓的“四个必经阶段”,在实践层面也可能演变为前两个阶段(尤其是反击阶段)被无限拉长和强化,后两个阶段(整改与自我提高)则流于形式,甚至被悄然搁置。

运动的巨大惯性,以及bureaucracy体系内部本身存在的宁“左”勿右、善于揣摩上意(有时是片面理解甚至曲解)的机制,开始显现出强大的力量。一股将“反右”斗争扩大化、深入化、持久化的暗流,正在霍雨辰设定的轨道之外蓄积能量。基层单位为了表现“坚决”,开始深挖细查,将更多言论上稍有出格、历史上略有瑕疵、或仅仅是人际关系紧张的知识分子和干部打入“Rightist”行列。

霍雨辰在书房里,陆续收到了一些关于地方反右斗争扩大化的报告。他或许会皱起眉头,再次强调“实事求是”、“不可过分”的原则,但他可能也意识到,一旦打开了潘多拉魔盒,想要完全控制住所有飞出的幽灵,已是难上加难。他最初的设想——一场受控的、有节奏的、最终回归初心的运动——正面临着被其自身释放出来的巨大能量所吞噬和异化的危险。

他站在理想与现实的断裂层上,一只手试图挽回运动的初衷,另一只手却不得不支撑着因斗争而绷紧的政权弓弦。这精心规划的“四个阶段”,最终能否按照他的脚本顺利演进,已然打上了一个巨大的问号。风暴眼中的舵手,此刻感受到的,或许不仅仅是驾驭风浪的豪情,更有身不由己的波澜涌动。

上一章 反击 未定稿最新章节 下一章 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