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回:二兄细说变化道 闹天宫时曾暗援
五行山巅的风带着些微铜锈气,卷得崖边的古松簌簌作响。孙悟空被金箍儿勒得正昏沉,忽觉一股清清凉凉的气息顺着天灵盖往下淌,那股子撕扯骨髓的疼竟消了大半。他猛地睁开眼,见一道青影斜斜倚在一块卧牛石上,手里把玩着枚核桃大小的玉如意,不是杨戬又是谁?
“你这三只眼的,来瞧俺老孙笑话?”孙悟空扯着嗓子喊,锁链在岩壁上拖出刺耳的声响。他虽被压五百年,那股桀骜劲儿半点未减,只是嗓音里多了几分沙哑。
杨戬轻嗤一声,将玉如意抛起又接住,银白的发丝被风拂到眼前:“若要笑你,五百年前凌霄殿上便笑够了。倒是你,被个凡胎和尚的咒语折腾成这样,就不嫌丢人?”
“你懂个屁!”孙悟空怒目圆睁,“那唐僧是俺师父,念咒不过是管教俺。倒是你,当年在南天门外耀武扬威,真当能困住俺老孙?”
“困住你?”杨戬踱步到他跟前,三只眼在日头下泛着冷光,“当年若不是俺故意卖个破绽,你以为能从灌江口逃掉?”
这话如同一道惊雷,炸得孙悟空愣在当场。他盯着杨戬那双竖瞳,忽然想起大闹天宫时的蹊跷——那日他与杨戬斗得难分难解,明明被对方的三尖两刃刀逼到绝境,却偏偏在兜率宫方向传来一声钟鸣,杨戬的攻势竟迟滞了刹那。就是那一瞬间,他得以化作金光脱身,还顺带偷吃了老君的金丹。
“你说什么?”孙悟空的声音发颤,不是怕,是疑。
杨戬蹲下身,指尖在孙悟空手腕的锁链上敲了敲,那锁竟泛起一层淡淡的青光,随即隐去。“你当玉帝真信得过俺这‘听调不听宣’的外甥?那日他派十万天兵天将围你,明着是擒妖,实则是想借你之手,削俺灌江口的兵权。”
孙悟空眉头拧成个疙瘩:“所以你故意放俺走?”
“不全是。”杨戬站起身,望着云海翻腾的东方,“你那七十二变,原是我师父玉鼎真人早年游历洪荒时,偶然记下的玄功残卷。后来不知怎的流落到斜月三星洞,被菩提老祖补全了。你变庙宇时尾巴变旗杆,变麻雀时翅尖带火星,这些破绽,只有学过同源功法的人才能看穿。”
孙悟空听得心头剧震,他一直以为自己的变化之术天下无双,却没想竟与杨戬同出一源。难怪当年两人赌斗变化,对方总能精准识破——他变鱼,杨戬便变鱼鹰;他变蛇,杨戬便变灰鹤,原来竟是这个缘故。
“那你为何要暗助俺?”孙悟空喉结滚动,“俺闹天宫,打的是你们天庭的人,砸的是你们玉帝的宝座。”
“因为玉帝老儿早就该敲打敲打了。”杨戬冷笑一声,眼中闪过一丝不屑,“他整日躲在凌霄殿里,听着那帮文臣搬弄是非,把三界搞得乌烟瘴气。你闹这一场,虽没掀翻天庭,却也让他看清了哪些人是真心护道,哪些人是混吃俸禄的废物。”
他顿了顿,忽然从袖中摸出个巴掌大的葫芦,倒出三粒殷红的丹丸:“这是俺用八九玄功炼化的凝神丹,你含在舌下,能抵那金箍咒的三成威力。”
孙悟空望着那丹丸,又看看杨戬,忽然哈哈大笑起来:“你这三只眼,倒是个妙人!当年俺只当你是天庭的走狗,没想到还有这等心思。只是俺如今是取经人,受佛门管束,吃你的丹药,岂不是欠了你的人情?”
“人情?”杨戬挑眉,将丹丸丢过去,“你若能护着那唐僧取回真经,让东土百姓少受些轮回苦,便是还了俺这人情。再者说——”他话锋一转,眼中闪过一丝复杂,“五百年前你打翻八卦炉,炉砖掉在凡间成了火焰山。那山下压着的,是俺妹妹三圣母的一缕残魂。你取完经,若能去那火焰山走一遭,把她的残魂送入轮回,俺便再传你三招变化的精要,保你日后遇着灵山的佛陀,也能有几分底气。”
孙悟空接住丹丸,入手温润,一股暖流顺着指尖直窜心口。他将丹丸塞进嘴里,只觉一股清凉直冲天灵,果然那金箍带来的胀痛减轻了不少。
“好!这忙俺帮了!”孙悟空拍着胸脯道,“不过你也得答应俺,日后若俺师父遇着难处,你灌江口的兵将,得借俺调遣三次。”
杨戬朗声大笑:“一言为定!”他转身欲走,又忽然停下,“对了,你那师弟猪八戒,他的三十六变虽不如你的七十二变花哨,却胜在根基扎实。下次他再笑你变化有破绽,你便问他,当年在天蓬元帅任上,是不是偷学过俺师门的炼体术,才敢那般托大。”
说罢,他化作一道青光,转瞬消失在云层里。
孙悟空望着他离去的方向,摸了摸下巴,忽然嘿嘿笑了起来。原来这三界之中,藏着这么多弯弯绕绕。他低头看了看压着自己的大山,又望了望西天的方向,眼中重新燃起了精光。
“师父,师父!”不远处传来唐僧的呼唤,夹杂着猪八戒的嘟囔,“猴哥定是又惹祸了,不然怎的半天没动静?”
孙悟空清了清嗓子,朗声道:“呆子休要胡吣!俺老孙在这儿悟禅呢!快些过来,咱们该赶路了!”
夕阳将他的影子拉得老长,锁链上的青光渐渐隐去,只留下五行山巅的风,还在低低诉说着五百年前那场惊天动地的大闹中,那些未曾被人知晓的暗涌。而孙悟空含在舌下的凝神丹,正缓缓释放着暖意,仿佛在预示着,这趟西行之路,注定不会那般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