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玄幻奇幻小说 > 孙悟空与六姐妹兄弟之花果山篇全文
本书标签: 玄幻奇幻 

第103回佛界议遇难题 问计长姊破迷律

孙悟空与六姐妹兄弟之花果山篇全文

第103回:佛界议事遇难题 问计长姊破迷律

灵山雷音寺,万道金光自琉璃穹顶漫溢,映得阶前九品莲台愈发莹润。迦叶尊者持锡杖立于殿门,望着云层中盘旋的八部天龙,眉头微蹙——已过三刻,佛陀座下十八罗汉、四大菩萨仍未就“尘缘未尽者能否证得罗汉果位”达成共识,殿内檀香凝滞,竟比西天门外的罡风还要沉郁。

“文殊师利菩萨,”普贤菩萨白象坐骑鼻端卷着的青莲忽然垂落,“前日那凡僧慧能,于岭南破柴时悟得‘本来无一物’,却因牵挂病母未肯剃度。依律,尘缘未了者不得受具足戒,可其慧根之深,百年难遇啊。”

文殊座下青狮低吼一声,似在应和。他抚着念珠沉吟:“律法乃佛陀涅槃前亲定,若开此例,恐后世弟子以‘孝亲’‘报恩’为由拖延修行,终堕轮回。”

“可我佛亦言‘众生平等’,”观音菩萨玉净瓶中柳枝轻摇,几滴甘露落在金砖上,化作朵朵转瞬即逝的水莲,“那慧能每日诵经时,殿外总有白雀衔花相赠,此等福德,难道不比死守戒律更合佛心?”

争论声中,燃灯古佛从莲座上睁开眼,琉璃盏中灯花“噼啪”爆响:“去请旃檀功德佛来。”

不多时,玄奘法师身披锦襕袈裟步入殿中,身后跟着的孙悟空刚要习惯性地跳上供桌,被沙僧一把拉住。“师父,这帮老和尚又拿鸡毛蒜皮的事磨叽?”悟空挠着虎皮裙嘟囔,却被玄奘以眼神制止。

“旃檀功德佛,”如来佛祖的声音似从亘古传来,“你曾历九九八十一难,度化过白骨夫人、红孩儿等带业修行者,对此事可有见解?”

玄奘合十行礼,声音平和:“弟子以为,律法如筏,渡人至彼岸则弃筏登岸。当年弟子在五行山下见悟空,他尚是顽劣石猴,若执于‘妖猴不得入沙门’之律,何来今日斗战胜佛?”

话音未落,地藏王菩萨从地狱道现身,宝相上沾着些许业火:“玄奘法师此言差矣。地狱不空,誓不成佛,正是因坚守戒律方能度化恶鬼。若连‘尘缘尽’这最基本的门槛都放宽,何以服众?”

悟空听得不耐烦,掣出金箍棒在地上一顿,殿内金砖竟裂开细纹:“我说地藏老儿,当年你放我师父过奈何桥,不也破了‘阳人不得入冥府’的规矩?怎么到了慧能这儿就较真了?”

地藏王叹了口气:“那是因唐王有旨,关乎人间气运,与今日之事不同。”

就在众佛争执不休时,韦陀菩萨忽然开口:“诸位可还记得长姊佛?她居于须弥山北麓的无忧林,自混沌初开时便证得罗汉果位,后为度化一只灵狐,自毁修为重入轮回,千年后方才重返佛界。她既经历过尘缘,又通晓戒律,或许能解此难题。”

众佛闻言皆默然。长姊佛在佛界中资历极老,却极少参与议事,只终日在无忧林与鸟兽为伴。当年她自毁修为一事,曾引得如来佛祖亲自前往劝说,却被她一句“若不能度己,何以度人”挡回。

如来佛祖微微颔首:“善哉。玄奘,你与悟空同往无忧林一趟吧。”

 

须弥山北麓的无忧林终年弥漫着白雾,林中听不到鸟鸣,只有一种名为“忘忧草”的植物在风中沙沙作响。玄奘与悟空刚踏入林界,便见一只通体雪白的狐狸趴在一块青石上,见有人来,竟口吐人言:“长姊佛说,贵客远来,让我引路。”

悟空挑眉:“这狐狸倒有灵性,莫不是当年长姊佛度化的那只?”

白狐瞥了他一眼:“正是。当年若不是长姊佛以自身功德换我开灵智,我至今仍是山间野物。”说罢纵身跃起,引着二人穿过一片花海。

花海尽头有一间竹屋,屋前坐着一位身着粗布僧衣的老尼,正低头编织草篮。她看起来与凡俗间的老妪并无二致,只是双手抚过的忘忧草会泛起淡淡的金光。

“长姊佛。”玄奘恭敬行礼。

老尼抬起头,目光浑浊却又仿佛能看透人心:“玄奘法师,斗战胜佛,不必多礼。你们来此,是为慧能之事吧?”

悟空咋舌:“您老未卜先知啊?”

长姊佛笑了笑,将编好的草篮放在一旁:“佛界议事,万佛心念相通,我虽在无忧林,亦能感知。你们且坐,听我讲个故事。”

她拿起一根忘忧草,缓缓道:“三千年初,我刚证得罗汉果位,在灵山脚下遇到一只狼妖,它因误食凡人祭品,被天雷劈断了腿,却仍护着窝里的三只幼崽。依当时戒律,妖物不得靠近灵山百里,我本应将它打杀。”

玄奘问道:“那您如何做的?”

“我给它治好了伤,又每日送去食物,”长姊佛望着远处的云雾,“众佛都说我破了戒律,可你们知道后来如何?那狼妖临终前,将三只幼崽托付给我,叮嘱它们永世守护灵山脚下的村落,千年间从未伤过一人。”

悟空抓了抓耳背:“可这和慧能有什么关系?他是凡人,又不是妖。”

“无论是人是妖,尘缘皆是修行,”长姊佛拿起另一根草,“当年我自毁修为,并非为了那只灵狐,而是忽然明白,戒律是死的,人心是活的。佛陀定下戒律,是为了让弟子不堕邪道,而非困死慈悲之心。”

她转头看向玄奘:“法师当年在高老庄,明知猪八戒有凡心,却仍收他为徒,不也是破了‘沙门不得与妖为伍’的旧律?可最终,他不也成了净坛使者?”

玄奘一怔,随即合十:“弟子明白了。”

长姊佛继续道:“慧能牵挂病母,正是慈悲的体现。若强行让他抛下母亲入佛门,即便证得罗汉果位,心中也会留下执念,反倒成了修行的阻碍。不如让他先尽孝,待母亲百年后再剃度。佛度有缘人,不在一时,而在一心。”

悟空挠头笑道:“还是长姊佛说得透彻!依我看,那些死守戒律的,倒像是被笼子困住的鸟,忘了佛本是自由身。”

长姊佛将编好的草篮递给白狐:“把这个送去给慧能吧,让他知道,佛在心中,不在寺中;戒律在己,不在人言。”

白狐衔过草篮,化作一道白光消失在雾中。

 

返回雷音寺的路上,悟空忽然停住脚步:“师父,我总算明白为啥长姊佛不愿参与议事了。”

玄奘问:“为何?”

“因为她知道,真正的佛法不在殿上的争论里,而在山间的草屋里,在慧能的柴刀上,在那只白狐的感恩里,”悟空晃了晃金箍棒,“就像当年咱们取经,不是为了那本经书,是为了路上遇到的那些人、那些事啊。”

玄奘望着远处的灵山,轻轻点头。

雷音寺内,众佛仍在等待。当玄奘将长姊佛的话复述一遍后,殿内陷入良久的沉默。

如来佛祖忽然开口:“长姊佛说得好。‘佛在心中,不在寺中;戒律在己,不在人言’。传我法旨,允慧能待母百年后再受具足戒,另将‘尘缘未尽者,若心向佛,亦可得度’写入律典,以补旧律之缺。”

迦叶尊者闻言,将手中锡杖一顿,殿外忽然响起百鸟齐鸣,八部天龙盘旋的云层中降下甘霖,落在灵山各处,忘忧草的香气竟顺着风飘入了雷音寺。

悟空咧嘴一笑,拍了拍玄奘的肩膀:“还是长姊佛有办法,一句话就把这帮老古董给点醒了。”

玄奘合十道:“不是长姊佛点醒了谁,是她让我们想起,佛性本就藏在最朴素的道理里。”

此时,须弥山北麓的无忧林,长姊佛正看着白狐带回的消息,将一株刚开花的忘忧草种在竹屋旁。风过林梢,草叶的沙沙声中,仿佛有无数生灵在轻声念佛。

上一章 第102回:洞天深处寻三姊 习得催生草木术 孙悟空与六姐妹兄弟之花果山篇全文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104回:妖界生乱犹安宁 二兄变化探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