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回 三郎初显守护才 击退来犯小妖魔
暮色四合,青石镇笼罩在一片朦胧的炊烟里。镇口老槐树下,三郎正帮着王大娘把最后一筐草药搬上牛车,额角的汗珠顺着晒成麦色的脸颊滑落,在夕阳下闪着细碎的光。
“三郎这孩子,真是顶顶能干的。”王大娘用围裙擦着手,笑得眼角堆起细纹,“要不是你日日来帮衬,我这把老骨头哪扛得住这些活儿。”
三郎咧嘴一笑,露出两排整齐的白牙:“大娘说的哪里话,您平时总给我留着热乎饼子,这点事算什么。”他今年刚满十六,身形还带着少年人的单薄,可手上的力气却比镇上同龄后生都大些,一双眼睛亮得像浸在溪水里的黑曜石。
这青石镇坐落在青云山脉脚下,寻常日子里平和安宁,镇上百姓多以采药、打猎为生。只是近来山里头不太平,常有猎户说夜里听到怪声,还有人丢了晾晒的兽皮,大伙虽嘴上不说,心里却都揣着几分不安。
“轰隆——”
一声沉闷的巨响突然从镇西头传来,紧接着是此起彼伏的惊叫声。三郎猛地直起身,望向声音来处,只见西边的天空竟泛起一片诡异的暗红,像是被打翻的朱砂染了半边天。
“那是……什么?”王大娘的声音发颤,手里的药筐“哐当”一声掉在地上。
三郎心头一紧,拉起王大娘就往镇中心跑:“大娘,您先去祠堂那边,那里人多!”他的声音比平时沉了几分,带着一种连自己都没察觉的镇定。
镇子不大,不过半盏茶的功夫,呼救声已近在耳畔。转过街角,眼前的景象让三郎倒吸一口凉气——七八只青面獠牙的怪物正围着杂货铺撕扯,那些怪物约莫三尺来高,浑身覆盖着暗绿色的鳞片,爪子像铁钩似的,一抓下去就把木柜台刨出个大洞。杂货铺老板缩在墙角,吓得面无人色,他儿子抱着一根扁担,却抖得连站都站不稳。
“爹!”那少年哭喊着,被一只小妖甩过来的陶罐砸中胳膊,顿时疼得瘫坐在地。
三郎瞳孔骤缩,想也没想就抄起路边的石臼,朝着最近那只小妖的后脑勺狠狠砸了过去。
“嗷——”小妖吃痛,猛地转过身,一双铜铃大的眼睛恶狠狠地盯着三郎,涎水顺着尖利的獠牙往下滴,“哪里来的小崽子,敢管你家爷爷的事!”
三郎虽心头发怵,握着石臼的手却没松:“光天化日之下,也敢在青石镇撒野!”他这话是吼出来的,声音里带着少年人的冲劲,竟真让那小妖愣了一下。
这片刻的停顿给了杂货铺老板机会,他连滚带爬地扑到儿子身边,将人护在怀里。
“找死!”另一只小妖反应过来,嘶吼着朝三郎扑来,腥臭的风扑面而来,带着山里腐叶的气息。三郎下意识地侧身躲闪,那小妖扑了个空,爪子在地上划出五道深深的沟痕。
“这些是山魈!”人群里有人喊道,“是山里的精怪成了气候,听说专吃人肉!”
恐慌像潮水般蔓延开来,镇民们吓得连连后退,却又舍不得离开,毕竟这里是他们世代居住的家。
三郎定了定神,他小时候听镇上的老猎户说过,山魈虽凶猛,却怕铁器和阳气盛的东西。他扫了一眼四周,看到杂货铺门口堆着些铁制的农具,当即大喊:“大伙拿家伙!它们怕铁器!”
这话像是一剂强心针,几个胆大的后生立刻冲过去,拿起锄头、镰刀。有个铁匠铺的学徒还拖来一把烧红的铁钳,那铁钳散发着灼热的气浪,逼得靠近的小妖怪连连后退。
“小子,你敢坏我好事!”最先被砸的那只山魈怒吼着,再次朝三郎扑来。这次三郎有了准备,他不再躲闪,而是瞅准时机,将手里的石臼狠狠掷出。石臼带着劲风砸在山魈的胸口,只听“咔嚓”一声,像是骨头碎裂的声音,那山魈惨叫着倒飞出去,撞在墙上晕了过去。
“三郎好样的!”人群里爆发出喝彩声。
三郎却不敢松懈,他知道这只是开始。果然,剩下的几只山魈见同伴被打倒,更加狂暴起来,朝着人群猛冲。一时间,惨叫声、怒喝声、铁器碰撞的声音混杂在一起,青石镇成了混乱的战场。
一只山魈绕过众人,径直朝着缩在角落里的一对孩童扑去。那是镇上教书先生的一双儿女,吓得缩在一块儿瑟瑟发抖。三郎眼疾手快,一个箭步冲过去,用后背挡住了山魈的利爪。
“嗤啦——”布料被撕裂的声音格外刺耳,三郎只觉得后背一阵剧痛,像是被火烧着一般。但他顾不上疼,反手抽出旁边一根铁叉,用尽全身力气插进了山魈的腹部。
山魈发出一声凄厉的哀嚎,绿色的血液喷溅出来,落在三郎的背上,那剧痛竟减轻了几分,反而有种奇异的麻痒感。三郎来不及细想,一脚将死透的山魈踹开,转身将两个孩子护在身后。
“别怕,有我在。”他喘着气说,声音因疼痛有些发颤,眼神却异常坚定。
两个孩子看着他染血的后背,又看了看他紧握着铁叉的手,竟真的止住了哭声。
此时,镇民们也渐渐稳住了阵脚。有了三郎带头,大家不再一味恐惧,而是合力对抗山魈。一个老猎户一箭射穿了一只山魈的眼睛,铁匠铺学徒用烧红的铁钳烫得另一只山魈满地打滚,还有几个妇人端来滚烫的开水,朝着山魈泼去。
剩下的几只山魈见势不妙,对视一眼,发出几声不甘的嘶吼,竟转身朝着镇外逃窜。
“别让它们跑了!”有人喊道。
三郎却摇了摇头:“穷寇莫追,它们受了伤,短时间不敢再来了。先看看大伙的伤势。”他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让人信服的力量。
镇民们这才如梦初醒,纷纷去查看受伤的人。万幸的是,除了几个皮外伤,并没有人丢了性命。
“三郎,你怎么样?”王大娘颤巍巍地走过来,看到他背上的伤口,眼泪顿时涌了出来,“这伤……这伤得赶紧找郎中!”
三郎咧嘴笑了笑,想摆摆手说没事,一动却牵扯到伤口,疼得他龇牙咧嘴:“没事,皮外伤……”话没说完,就觉得眼前一黑,直直地倒了下去。
再次醒来时,三郎发现自己躺在自家的床上,窗外已是月上中天。后背的伤口被妥善处理过,敷着清凉的药膏,疼痛感减轻了不少。
“你醒了?”一个温和的声音响起,三郎转头一看,竟是镇上最年长的张爷爷。张爷爷年轻时走南闯北,见多识广,镇上的人都敬重他。
“张爷爷。”三郎挣扎着想坐起来,被张爷爷按住了。
“躺着吧,你流了不少血。”张爷爷端来一碗汤药,“这是我配的药,喝了能好得快些。”
三郎接过药碗,一股苦涩的药味扑鼻而来,他仰头一饮而尽,咂咂嘴说:“谢谢张爷爷。”
张爷爷看着他,眼神有些复杂:“三郎,你知道你后背的伤为什么好得这么快吗?”
三郎一愣:“不是因为您的药膏好吗?”
张爷爷摇了摇头,伸手搭在三郎的手腕上。三郎只觉得一股温和的气流顺着手臂游走,浑身暖洋洋的,舒服得想叹气。片刻后,张爷爷松开手,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好孩子,你身上有守护之气,是天生的灵根,只是以前没被激发出来。今日你为了保护镇上的人,那股气才醒了过来,不仅帮你挡了山魈的利爪,还在加速愈合你的伤口。”
“守护之气?灵根?”三郎听得一头雾水,这些词他只在说书先生讲的故事里听过。
“简单说,你有修仙的天赋。”张爷爷的声音带着一丝郑重,“这青石镇地处青云山脉脚下,本就灵气充裕,只是寻常人察觉不到。那些山魈恐怕只是开胃小菜,往后说不定还有更厉害的东西来。你愿不愿意学些本事,将来守护这镇子?”
三郎看着窗外皎洁的月光,想起白日里山魈的凶相,想起镇民们惊恐的眼神,想起那两个孩子依赖的目光,重重地点了点头:“我愿意!只要能保护大家,我什么都愿意学!”
张爷爷笑了,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好!从明日起,你就随我学些基础的吐纳法门。记住,能力越大,责任越重,守护二字,可不是说说那么简单。”
三郎用力点头,心里仿佛有什么东西破土而出,带着蓬勃的生机。他知道,从今夜起,自己的人生或许将变得截然不同。而青石镇的平静,也需要有人用双手去守护,他愿意成为那个人。
夜色渐深,小镇在经历了一场惊魂后重归宁静,只有偶尔传来的虫鸣,和少年心中悄然燃起的火焰,在月光下交织成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