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哲派下来的客户问题列表,像一捆湿漉漉的稻草,压在了吴所谓本就繁忙的日常工作上。但他并没有像孙哲期望的那样,被完全困在这些琐碎且耗时的泥潭里。
他花了半天时间,快速梳理了那份客户名单。其中大部分确实是需要耐心安抚和解决技术故障的常规问题,但有一个案例引起了他的注意——一家规模不小的智能家居集成商“智创未来”,他们抱怨辰星现有的某款网关设备与科睿电子最新推出的一款智能照明系统兼容性极差,导致项目交付受阻,对方态度强硬,威胁要转投星海。
科睿电子。
吴所谓的目光在这四个字上停留了片刻,嘴角几不可查地牵起一丝冷冽的弧度。
孙哲恐怕没想到,他扔过来的石头,里面可能藏着一把钥匙。
他没有立刻联系“智创未来”,而是先内部调取了该网关设备的所有技术文档和兼容性测试报告。然后,他再次私下叫来了赵雷。
“赵工,有个紧急的兼容性问题,需要你帮忙分析一下。”我将“智创未来”的案例和技术资料推过去,语气平常得像在分配一件普通工作,“重点是,搞清楚问题到底出在我们的网关,还是科睿那边的协议设计得更激进,或者两者都有。我需要一份详尽的技术分析报告。”
赵雷接过资料,虽然疑惑这种常规兼容性问题为何需要他这样的核心技术人员来做,但出于技术人员的本能,他还是立刻沉浸了进去:“这个啊…科睿这套新系统确实有点特别,他们用了点非标准的扩展协议…给我点时间,我拆包抓个包分析下。”
“尽快。这份报告很重要,关系到客户满意度。”吴所谓强调道,却没有透露其真正的意图。
“明白。”赵雷不疑有他,抱着资料匆匆回了工位。
打发走赵雷,吴所谓开始处理列表上的其他客户问题。但他处理的方式极其高效且……懂得授权。他将大部分问题拆解,找出核心点,然后通过邮件或内部通讯,巧妙地“请求”孙哲手下的其他工程师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或“分享已知解决方案”,语气客气但带着不容拖延的紧迫性,并同时抄送给了孙哲。
这一手既快速推进了问题解决,避免了完全摆烂授人以柄,又将大量实际工作分散了出去,自己只充当协调和汇总的角色,节省了宝贵的时间和精力。孙哲看到邮件,即使不爽,也无法在明面上指责什么——吴所谓正是在“积极”处理他指派的工作。
下午,吴所谓的内部通讯软件弹出一条消息,来自赵雷。
[吴副总监,初步分析出来了。问题主要出在科睿那边,他们为了追求响应速度,私自修改了标准协议的握手时序,但我们的网关固件也确实存在容错性不足的问题。详细报告我发您邮箱了。]
[收到,辛苦了。]
吴所谓点开邮箱里那份技术报告,赵雷的工作做得极其扎实,数据详尽,逻辑清晰,甚至指出了科睿协议修改的潜在风险以及辰星网关可以优化的方向。
这份报告,就是他的“敲门砖”。
他没有立刻行动,而是等到临近下班,办公室气氛稍微松懈时,才拿起手机,走到了消防通道无人处。他没有直接联系高铭,那样太突兀。他凭着记忆,找到了一个大学时因为社团活动而存下的、与高铭关系不错的一个同学的号码。多年未联系,他只能赌对方没有换号。
电话响了几声后,居然通了。
“喂?哪位?”对面传来一个略显陌生的男声。
“李浩?我是吴所谓,A大计算机系的,以前一起在电竞社待过。”我尽量让声音听起来轻松自然。
对面愣了一下,显然很意外:“吴所谓?哇塞!好久没你消息了!听说你现在混得不错啊?在辰星?”
“还行吧。有点事想麻烦你一下。”我寒暄两句,切入正题,“你还有跟高铭联系吗?我这边有个项目,涉及到他们科睿的产品,遇到点技术问题,想找他们那边的技术沟通一下,但好像渠道不太顺,想着你是不是能帮忙搭个线,问问高铭或者他助理的联系方式?”
他刻意模糊了项目重要性,将目的包装成纯粹的技术沟通,并通过第三方绕开直接求人的尴尬。
李浩似乎没想太多:“高铭啊?有联系有联系,那小子现在可是高总了!行,我帮你问问,把他助理邮箱发你吧?直接找他本人估计够呛。”
“助理邮箱就行,太感谢了!”吴所谓语气诚恳。
挂了电话没多久,李浩的短信就来了,附带了一个邮箱地址和一句话:[说是他行政助理的,你试试看。]
第一步,成了。
吴所谓回到办公室,整理了一下思绪,开始起草一封邮件。发件人是他官方的工作邮箱,收件人是高铭的行政助理。
邮件标题措辞谨慎:[关于科睿电子智能照明系统与辰星网关兼容性问题的技术沟通邀约]
邮件正文里,他丝毫没有提及私人关系,完全是从商业合作的角度出发,附上赵雷那份扎实的技术报告,客观地指出了问题所在,并委婉表示希望能与科睿相关技术负责人建立沟通,共同寻求解决方案,提升用户体验。语气不卑不亢,专业而诚恳。
他知道,这封邮件大概率不会直接到高铭手里,但只要能被助理转给技术部门或稍高层级的管理者,就有机会进入科睿的视野,从而为后续接触埋下伏笔。
点击发送的那一刻,他轻轻吁了口气。这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但至少,他已经在孙哲的眼皮底下,悄无声息地朝着目标迈出了一小步。
就在这时,他的电脑屏幕右下角弹出一条新邮件提示。
发件人赫然是:池骋。
主题只有两个字:[进度?]
吴所谓的心跳猛地漏了一拍。池骋就像一座无声的冰山,始终笼罩在他的上空,注视着他的一举一动。
他深吸一口气,点开邮件。正文空空如也,只有那冰冷的两个字。
这是一种无声的催促,更是一种压力的传递。
吴所谓沉吟片刻,没有汇报孙哲的刁难和自己的小动作,那显得像抱怨。他简单地回复道:
[池总,已初步接触目标关联方,技术铺垫完成,正在等待反馈。内部资源协调中。]
他选择了“内部资源协调”这个中性词,既暗示了有困难,又表明自己在积极解决。
邮件发送成功,仿佛石沉大海,没有立刻收到回复。
吴所谓盯着屏幕,仿佛能透过网络,看到那头男人冰冷而深邃的目光。
他知道,这只是开始。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