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睿电子的研发中心坐落于城市高新区,现代化的玻璃幕墙大楼在雨水中显得冷峻而神秘。吴所谓和赵雷在前台经过严格的身份登记和安检,才被一位穿着得体的助理引领着,走向位于大楼深处的会议室。
走廊安静而明亮,偶尔有穿着白色防静电服的研究人员匆匆走过,空气中弥漫着一种高科技公司特有的、混合着精密仪器和咖啡因的味道。赵雷显得有些紧张,下意识地捏紧了背着笔记本电脑包的肩膀带。吴所谓则面色平静,步伐沉稳,只有仔细观察,才能发现他眼底深处凝重的光芒。
会议室的门被推开。
这是一间中型技术研讨室,环形会议桌中央是嵌入式的大屏幕。桌旁已经坐了五六个人,大多穿着商务休闲装,神色严谨。为首的一位四十多岁、戴着金丝眼镜、气质儒雅的男人站起身,微笑着迎上来。
“欢迎辰星的同事,我是科睿研发中心的负责人,李哲。”他主动伸出手,态度客气但带着距离感,“这几位是我们智能家居项目组的技术骨干。”
吴所谓上前一步,与他握手:“李总您好,我是辰星集团项目部的吴所谓,这位是我们的核心技术工程师,赵雷。”
双方简单寒暄落座。吴所谓能感觉到,科睿这边的人目光中都带着审视和评估,并没有因为他们的到来而表现出过多的热情。这是一次纯粹的、基于技术实力的对话,甚至可能是一次下马威。
李哲寒暄了几句,便直接切入主题:“吴总监,感谢你们之前提供的详细技术报告,很有见地。我们内部也进行了讨论,确实对我们新协议的兼容性测试提供了一些新的视角。今天邀请二位来,也是希望能更深入地交流一下,看看是否存在协同优化的空间。”
话说得漂亮,但潜台词很明显:拿出你们真本事让我们看看,值不值得我们花时间。
“李总客气了,能有机会与科睿的专家交流,是我们的荣幸。”吴所谓不卑不亢地回应,对赵雷点了点头。
赵雷深吸一口气,打开笔记本电脑,连接投影。屏幕亮起,显示出简洁的汇报封面。
汇报的前半部分由吴所谓主导,他逻辑清晰地复述了兼容性问题的技术分析,强调了生态共建的重要性,言辞得体,姿态专业。科睿的技术人员偶尔插话提问,问题都相当尖锐,直指核心,吴所谓和赵雷均谨慎而准确地予以回应。
气氛看似平和,实则暗流涌动。吴所谓能感觉到,科睿的人虽然认可他们的专业度,但并未感到惊艳。如果只是这样,这次会谈很可能最终沦为一次礼貌的技术交流,无法达成任何突破。
时机到了。
吴所谓话锋一转,目光扫过全场,最后落在李哲身上:“李总,各位专家,基于我们对贵司新协议和辰星网关的深度分析,我们的工程师赵雷有一个非常初步的、或许有些大胆的技术构想,希望能借此机会,向各位请教一下。”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集中到了略显紧张的赵雷身上。
李哲推了推眼镜,露出感兴趣的表情:“哦?赵工程师请讲。”
赵雷操作电脑,调出了那个加密的演示程序界面。他输入复杂的密码,启动程序。屏幕上的界面变得复杂起来,充满了代码流和动态拓扑图。
“我们注意到,贵司新协议在时序上的优化,虽然提升了响应速度,但在高并发、多设备复杂组网环境下,可能会引发隐藏的链路冲突和优先级错乱风险。”赵雷的声音起初有些干涩,但一进入技术领域,立刻变得流畅而自信,“这种风险在常规测试中很难发现,但一旦在用户端爆发,会导致设备掉线、指令紊乱等严重问题。”
他一边说,一边演示程序模拟出科睿协议在极端压力下的数据流变化,几个关键参数开始出现异常波动。
科睿的一位工程师立刻皱眉反驳:“这个模型是否过于理想化?现实家庭环境很难达到这种并发压力。”
“问得好。”赵雷似乎早就料到有此一问,手指飞快操作,“我们基于公开的智慧城市物联网节点数据模型,叠加了未来智能家居设备增长预测,构建了这个压力测试模型。请看,即使压力阈值下调30%,异常依然存在,只是爆发概率降低。”
屏幕上数据随之变化,印证了他的说法。科睿的几位技术人员交换了一下眼神,表情变得严肃起来。
“不仅如此,”赵雷趁热打铁,眼神发光,“我们尝试了一种逆向补偿算法,不是简单地要求贵司修改协议,而是在网关固件层面,通过动态学习预测和资源预分配,主动适应贵司的时序特性,从而在不大幅牺牲性能的前提下,规避上述风险,甚至……能进一步提升整体网络的稳定性。”
他展示了演示程序的核心部分——那段充满巧思和极客精神的算法逻辑,以及模拟运行后堪称惊艳的稳定数据曲线。
会议室里安静下来。
只有服务器运行的轻微嗡鸣和赵雷清晰坚定的讲解声。
科睿的技术人员们身体前倾,紧紧盯着屏幕,有人下意识地记录着,有人眉头紧锁陷入思考。李哲脸上的客套微笑早已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专注和凝重。
吴所谓的心跳加速,他知道,关键时刻来了。
演示结束。赵雷关闭程序,会议室里陷入短暂的沉默。
几秒钟后,李哲率先鼓起掌来。虽然节奏不快,但足够清晰。
“非常精彩,赵工程师。”李哲的语气里带着毫不掩饰的赞赏和一丝惊讶,“这个构想确实很大胆,也很有启发性。尤其是那个逆向补偿的思路,跳出了常规的兼容性思维定式。”
他看向吴所谓:“吴总监,你们这位工程师,水平很高啊。辰星在技术研发上,看来是藏龙卧虎。”
吴所谓微微颔首:“李总过奖了。我们只是希望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思路很好。”李哲点点头,沉吟片刻,“这个演示的数据和模型,方便留一份给我们内部研究评估吗?”
吴所谓心中一动,知道鱼饵已经被咬住,但绝不能轻易松口。
“当然可以,李总。不过目前这还只是一个非常初步的构想验证,很多细节还需要完善和优化。我们可以提供核心算法的白皮书和部分测试数据供贵司参考,完整的演示环境和代码,可能需要在我们双方达成更进一步的合作意向后,由我们的工程师团队进行深度对接和交付。”他语气诚恳,却又牢牢守住了核心筹码。
李哲眼中闪过一丝了然,笑了笑:“理解。吴总监很谨慎。”他站起身,“今天收获很大。我们会尽快内部评估。期待后续与辰星有更深入的交流。”
会谈在一种友好而充满潜力的氛围中结束。离开科睿大楼时,雨已经停了,天空露出一抹亮色。
坐进出租车,赵雷才长长舒了一口气,瘫在后座上,仿佛虚脱了一般,但眼睛里却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好像……成了?”
“第一步,走得不错。”吴所谓看着窗外飞速掠过的街景,嘴角终于勾起一丝不易察觉的弧度。
然而,他的手机就在此时震动了一下。
是一条新信息。
来自池骋。
内容依旧简短:
[表现尚可。回公司汇报。]
吴所谓看着那“尚可”二字,刚刚放松的心弦又微微绷紧。
而几乎在同一时间,另一条短信也悄然而至,来自那个未知号码:
[看来,你赌赢了第一局。恭喜。游戏继续。]
吴所谓盯着屏幕,刚刚泛起的一丝喜悦瞬间被冰冷的现实冲刷得干干净净。
锋芒已试,但真正的博弈,远未结束。暗处的眼睛,从未离开。